建設學習型家庭是每個家庭增進幸福的杠杆。一個人的知識含量越多,掌握信息越豐富,他在競爭中獲勝的機率就越大,越有可能使自己生活中的各種狀態得到提升,因為機遇屬於有知識準備的人。
3.轉變觀念,把學習放在首位
建設學習型家庭是每個家庭培育子女成才的需要。盼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當今大多數父母的願望。
在家庭中,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成長,父母首先應該成為學習的主體。要孩子好好學習,父母自己首先應該天天向上。要不斷更新知識,提高綜合素質,努力成為智慧型的父母。父母良好的願望也才能夠在孩子身上產生積極的教育影響和教育效果。
4.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
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在家庭成員的發展與成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創造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是創建學習型家庭的關鍵。“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說明父母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5.共同學習,向孩子學習
英國大文豪肖伯納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交換彼此的蘋果,得到的隻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如果我們交換彼此的思想,那麼,我們將擁有兩種思想。”我們不僅經常和孩子一起學習,還一起讀書、看報、看電視,然後進行討論,交流彼此的看法、體會,讓孩子在討論、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在和孩子交流中,雙方要遵循尊重、聆聽、理解、和藹、平等、健康、耐心的原則,這有助於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有助於建立暢通無阻的溝通渠道,使兩代人在心靈上產生了雙向互動,親子關係從“聽話”變成了“對話”。父母要樹立“向孩子學習”的理念,在學習上家庭成員都是平等的。比如,女兒參加了拚音班,學會了很多的拚音,回來的時候不認識拚音的奶奶總是向他請教,而且還和孩子一起參加拚音班的學習,此時,我也會對孩子不失時機的教育,“看你都成為媽媽和奶奶的老師了”、“雖然奶奶年齡大了,但每次學習都那麼認真,有不會的地方還問我們,奶奶的學習精神真值得表揚”。通過我的評價,孩子懂得了有不會的地方要會詢問,同時,提示孩子要認真堅持學習。在學習拚音時兒子從沒間斷過,他對拚音的學習興趣有增不減,無論在家還是在公園,他都會把想說的話拚給我們聽。
6.利用多種形式進行學習
除了書本學習知識外,還要利用多種形式、多種渠道進行學習,以開闊視野,拓寬知識麵。如雙休日或晚飯後,我們一起觀看《新聞聯播》或閱讀當天的報紙,了解和掌握時事政治和國內外大事。由於工作需要,丈夫對電腦的研究更多一些,於是,就下載了很多小故事、古詩、歌曲等動畫孩子可以通過點擊自己學習。平時引導孩子通過網絡查資料,孩子天生好問,在他的頭腦裏裝著許多的問題,有些是我們能夠回答出來的,但有些卻不能給予準確的答案,這時,我們可以引導孩子說:“你能給媽媽提出這麼多的問題,真了不起,但是,這個問題我也不能說出準確的答案,回去我們請電腦幫忙查一下吧。”當我們一起尋找到答案後,一種成功感油然而生。不僅如此,我們還利用傳統節日,重大曆史事件紀念日適時地對孩子進行曆史文化、革命傳統教育。
學習是21世紀家庭生活的主題,學習成果將是21世紀家庭財富的重要標誌。創建學習型家庭將對家庭教育、個體發展、社會進步都有鮮明的時代意義。社會在不斷進步,科技在不斷發展,知識在不斷更新,我們要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創建學習型家庭的新方法、新手段,為構建學習型社會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