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快樂家庭的綠葉——有益的交往(2)(1 / 3)

在與他人交談時,要注意傾聽他的講話,並給予適當的反饋。聚神聆聽代表著理解和接受,是連接心靈的橋梁。在表達自己思想時,要講究含蓄、幽默、簡潔、生動。含蓄既表現了您的高雅和修養,同時也起到了避免分歧、說明觀點、不傷關係的作用,提意見、指出別人的錯誤,要注意場合,措詞要平和,以免傷人自尊心,產生反抗心理。幽默是語言的調味品,它可使交談變得生動有趣。簡潔要求在與人談話時掌握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不說。與人談話時要有自我感情的投入,這樣才會以情動人。此謂之生動。當然要掌握好表達自己的技巧,需要不斷的實踐,並不斷的增加自己的文化修養,拓寬自己的視野。

4.要抽時間和周圍的人打成一片

培養自己多方麵的興趣,以愛好結交朋友,也是一種好辦法。另外,互相交流信息、切磋自己的體會都可融洽人際關係。

搞好人際關係是一門藝術。所有的人都需要不斷的學習和實踐、才能臻於嫻熟。希望你能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作一個自我分析,從而衝破自我封閉的籬笆,虛懷若穀,去建立一個和諧的人際關係。

中國人認為“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靠不靠得住,就看關係如何。另一方麵,中國人又希望凡事憑本事,而討厭“拉關係”的行為。殊不知,一個毫無能力的人,是無法依靠人際關係而成功的。但是,缺乏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力再強,也無法順利地獲得成功。

具體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對上司——先尊重後磨合。

任何一個上司,做到這個職位上,必定有某些過人之處,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精彩的過去和驕人的業績。當然,每一個上司都不是完美的。要讓上司心悅誠服地接納你的觀點,應在尊重的氛圍裏,有禮有節、有分寸地磨合。

2.對同事——多理解慎支持

對同事,我們不能太苛求。在發生誤解和爭執的時候,一定要換個角度、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為別人想想,理解一下對方的處境,不可情緒化。同時,對工作我們要擁有摯誠的熱情,對同事則必須選擇慎重地支持。

3.對朋友——善交際勤聯絡

多交一些朋友很有必要,朋友多了路好走嘛。因此,空閑的時候給朋友掛個電話、寫封信、發個電子郵件,哪怕隻是片言隻語,也拉近了距離。

4.對下屬——多幫助細聆聽

幫助下屬,其實是幫助自己,因為員工們的積極性發揮得愈好,工作就會完成得愈出色,也讓你自己獲得了更多的尊重。而聆聽更能體會到下屬的心境和了解工作中的情況,為準確反饋信息、調整管理方式提供了詳實的依據。

5.向競爭對手——露齒一笑

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處處都有競爭對手。當你超越對手時,沒必要蔑視人家,別人也在尋求上進;當人家在你前麵時,也不必存心添亂找茬。無論對手如何使你難堪,露齒一笑,既有大度開明的寬容風範,又有一個豁達的好心情,還擔心敗北嗎?

良好的人際關係無論對個人的成功還是單位的發展都顯得十分重要。美國卡耐基教育基金會對成功人士的研究發現,“一個成功的人,15%靠專業知識,85%靠人際關係與處世技巧”。因此,每個人都必須學習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處理人際關係,世界上普遍認同兩個基本法則:“黃金法則”和“白金法則”。黃金法則的精髓是:“你想人家怎樣待你,你也要怎樣待人。”白金法則的精髓是:“別人希望你怎麼對待他們,你就怎麼對待他們。”現代人際關係的原則方法很多都源自這兩個法則。除此之外,還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1.平等——最基本的現代理念

平等是人際關係賴以生存的基礎。對有優越才能的人來說,懂得平等待人,是最偉大、最可貴的品質。堅持平等交往,就要把他人放在與自己平等的位置上,以禮待人,以誠相見。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做人的尊嚴和法律賦予的權利與義務,無論職務高低、資曆深淺、知識多寡、生活貧富、身體強弱、年齡長幼,人格上都是平等的,相互之間的關係也是平等的。

2.換位——心理學稱為“心理位置互換”

換位就是換位思考,站在別人的立場去考慮問題,善於從對方的角度和處境認知對方的觀念、體會對方的情感、發現對方處理問題的個性方式,實現共情傳達,達到感情上的共鳴。有的人對於人際關係處理不好,總是埋怨別人而不檢討自己,總希望別人理解自己而不去理解別人,總習慣從自己的主觀判斷出發為人處世而忽略別人的價值判斷,總喜歡根據自己的經驗來指導別人而不顧及別人的心理感受,這樣是搞不好人際關係的。如果能夠體諒對方,站在對方的角度來處理問題,矛盾就會化解,關係就會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