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時會覺得生活乏味無聊,是否間或認為自己不快樂,是否常常詢問自己生命的意義何在,不知你曾有過這些悲觀的想法嗎?若有,偶爾有,這些悲觀的想法很正常,但是生活並會不因此而能輕鬆些。要是你任由消極的思想蔓延,你就會陷入嚴重的沮喪情緒。但是,你想過嗎?隻要你能舍棄消極情緒,隻要你能從精神困境中超脫出來,幸福快樂就是在自己眼中,天堂和地獄隻是轉念間的區別。
做人首先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其次才是想辦法克服消極的情緒。這裏首先講一個古代書生趕考做夢的故事。
從前,有位秀才第三次進京趕考,住在一個經常住的店裏。考試前兩天他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戴了鬥笠還打傘,第三個夢是夢到跟心愛的表妹脫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著背。
這三個夢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趕緊去找算命的解夢。算命的一聽,連拍大腿說:“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牆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鬥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跟表妹都脫光了躺在一張床上了,卻背靠背,不是沒戲嗎?”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準備回家。
店老板非常奇怪,問:“不是明天才考試嗎,今天你怎麼就回鄉了?”秀才如此這般說了一番,店老板樂了:“喲,我也會解夢的。我倒覺得,牆上種菜不是高中嗎?戴鬥笠打傘不是說明你這次有備無患嗎?跟你表妹脫光了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說明你翻身的時候就要到了嗎?你這次一定要留下來。你想想……”
秀才一聽,更有道理,於是精神振奮地參加考試,居然中了個探花。
這是一個頗具啟發性的故事,因為同樣一個夢,不同的解讀會造成截然相反的效果,對秀才的心理影響是可想而知的。事物本身並不影響人,人們隻受對事物看法的影響。重要的是,我們有選擇的自由,怎麼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就會獲得一個怎樣的心境,成就一段怎樣的人生。
在太平洋的一個島嶼上,這天來了兩個分別屬於英國和美國的皮鞋廠的推銷員,他們在島上分頭跑了一圈,發現島上竟無人穿鞋,於是第二天分別給工廠發了電報,英國推銷員的電文說:“此島無人穿鞋,我於明天飛返。”而美國推銷員的電文卻是:“此島無人穿鞋,皮鞋銷售前景極佳,我擬駐留此地。”
第二天,英國推銷員飛離此島,美國推銷員則留下來張貼“廣告”。他的廣告沒有文字說明,隻是畫著一個當地人模樣的壯漢,腳穿皮鞋,肩扛虎、豹、狼、鹿等獵物,威武雄壯,煞是好看。當地的土著看了這張廣告,紛紛打聽在哪兒能弄到那廣告畫麵上的壯漢腳上穿的東西,於是美國推銷員所推銷的皮鞋逐漸打開了銷路。
上述故事中的英國推銷員為什麼沒有成功?答案是很明顯的,那就是缺乏良好的心態,囿於常人的定向思維,為什麼沒有想到去改變島上居民的習慣呢?為什麼看到無人穿鞋後那麼失望地離開呢?這就是消極情緒在作怪,人們往往一遇到不順心的事,哪怕與自己的猜測與期待就會抱怨牢騷一通,而不去想事情的反麵看一看,把情況往好的方麵思考,以轉變糟糕的境況。美國推銷員就是好樣的,是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的。他一個轉念,就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可行化了,可以想見他將擁有多麼大的一個新市場和多麼源源不斷的傾銷地。轉變心態,擺脫消極思想,從而開辟了市場,打開了銷路。
塞爾瑪陪伴丈夫駐紮在一個沙漠的陸軍基地裏。丈夫奉命到沙漠裏去演習,她一個人留在陸軍的小鐵皮房子裏,天氣熱得受不了——在仙人掌的陰影下也有華氏125度。她沒有人可談天——身邊隻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們不會說英語。她非常難過,於是就寫信給父母,說要丟開一切國家去。她父親的回信隻有兩行,這兩行信卻永遠留在她心中,完全改變了她的生活:
兩個人從牢中的鐵窗望出去。一個看到泥上,一個卻看到了星星。
塞爾瑪一再讀這封信,覺得非常慚愧。她決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塞爾馬開始和當地人交朋友,他們的反應使她非常驚奇,她對他們的紡織、陶器表示興趣,他們就把最喜歡但舍不得賣給觀光客人的紡織品和陶器送給了她。塞爾瑪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種沙漠植物,又學習了有關土撥鼠的知識。她觀看沙漠日落,還尋找海螺殼,這些海螺殼是幾萬年前,這沙漠還是海洋時留下來的……原來難以忍受的環境變成了令人興奮、流連忘返的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