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尚的話充滿禪意,仔細想想,也是人生的道理。人的一生像是一次長途跋涉,不停地行走,沿途會看到各種各樣的風景,曆經許許多多的坎坷,如果把走過去看過去的都牢記心上,就會給自己增加很多額外的負擔,閱曆越豐富,壓力就越大,還不如一路走來一路忘記,永遠保持輕裝上陣。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時光不可能倒流,除了記取經驗教訓以外,大可不必耿耿於懷。
人生在世,憂慮與煩惱有時也會伴隨著歡笑與快樂的。正如失敗伴隨著成功,如果一個人的腦子裏整天胡思亂想,把沒有價值的東西也記存在頭腦中,那他或她總會感到前途渺茫,人生有很多的不如意。
所以,我們很有必要對頭腦中儲存的東西,給予及時清理,把該保留的保留下來,把不該保留的予以拋棄。那些給人帶來諸方麵不利的因素,實在沒有必要過了若幹年還值得回味或耿耿於懷。這樣,人才能過得快樂灑脫一點。
一位哲人說過:“快樂之道無他,就是自己力量所不及的事不要去憂慮。”善忘的確是老年人的養生良方,它能使人更坦然、更平淡地麵對生活,從而永葆愉悅健康的身心。
繆塞說:“寬恕他人的過失,對於弱者來說,盡管要作很大的努力,但至少可以從憎恨他人的苦惱中解脫出來。如果不能寬恕,那麼至少忘記其過失吧!”歲月如水,總是無情。它可以帶走你的一切,自然也會帶走你的生命。等一切的一切糾纏在多年之後再也尋不到一絲漣漪時,那時再回味如今的癡傻消沉,恐怕也隻是一笑而過。如此,何不在各奔東西的時候,就開始學著遺忘呢?
有這樣一首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記住某些事某些人,忘記某些事某些人,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灑脫人生,心無掛礙,你便會覺得生活是如此美好那些曾經刻骨銘心的往事,會隨著時間不斷淡化,有的早已隨風飄散了,但是該忘記的,都應該忘記。唯有善忘,才有了以後的日子的如水的平靜和悠長。
凡事都不要做得太滿
人生凡事都不能滿,滿則招損。然而不滿,則又是一種欠缺,怎麼辦才好呢?答案是:人生能小滿最妙。這樣一來既不易招損,又不會缺欠,是一種富足感與幸福感雜糅的小康生活情調。正所謂“水滿則溢,月盈則損”,說的真是這個大自然最簡單的道理。
有一天,孔子帶著幾個學生到廟裏去祭祀,剛進廟門就看見座位上放著一個引人注目的器具,據說這是一種盛酒的祭器。學生們看了覺得新奇,紛紛提出疑問。孔子沒有回答,卻問寺廟裏的人:“請問您,這是什麼器具啊?”守廟的人一見這人謙虛有禮,也恭敬地說:“夫子,這是放在座位右邊的器具呀!”於是孔子仔細端詳著那器,口中不斷重複念著:“座右”、“座右”,然後對學生們說:“放在座位右邊的器具,當它空著的時候是傾斜的,裝一半水時,就變正了,而裝滿水呢?它就會傾覆。”聽了老師的話,學生們都以驚異的目光看著他,然後又看著那新奇的器。孔子看出大家的心思,和藹地問大家:“你們有點不相信嗎?咱們還是提點水放到器裏試試吧!”說著學生們就打來了水。往器具裏倒了一半水時,那器具果然就正了。孔子立刻對他們說:“看見了吧,這不是正了嗎?”大家點點頭。他又讓學生繼續往器具裏倒水,器具中剛裝滿了水就傾倒了。孔子趕忙告訴他們:“傾倒是因為水滿所致啊!”
那位直率的子路率先發問:“難道沒法子讓它不傾倒嗎?”孔子深深地望了大家一眼,語重心長地說:“世上絕頂聰明的人,應當用持重(舉動謹慎穩重)保持自己的聰明;功譽天下的人,應當用謙虛保持他的功勞;勇敢無雙的人,應當用謹慎保持他的本領……這就是說要用退讓的辦法來減少自滿。”學生們聽了這含義深刻的話語都被深深地打動了。
燕昭王就是一個低調謙虛,禮賢下士的好君主,以下是關於燕昭王求賢的故事。
燕昭王收拾了殘破的燕國以後登上王位,他禮賢下士,用豐厚的聘禮來招納賢才,想要依靠他們來報齊國破燕殺父之仇。為此他去見郭隗先生,說:“齊國乘人之危,攻破我們燕國,我深知燕國勢單力薄,無力報複。然而如果能得到賢士與我共同治理國家,以雪先王之恥,這是我的願望。請問先生要報國家的大仇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