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人格,做人的魅力所在(4)(1 / 2)

人人都向往成功,但成功是在低和高之間懸起的一種互反落差,是在下和上之間樹起的一把互比尺度,而低調做人與高調做事正是這種落差和尺度的哲學定式。高調做事,要求做事的高標準、高目標、高要求、高姿態和高誌向。有了高標準才能高屋建瓴,有了高目標才能高瞻遠矚,有了高要求才能高歌猛進,有了高姿態才能高義薄雲,有了高誌向才能高視闊步。學會低調做人,就要不喧鬧、不矯揉、不造作、不故作呻吟、不假惺惺、不卷進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你認為自己滿腹才華,能力比別人強,也要學會藏拙。而抱怨自己懷才不遇,那隻是膚淺的行為。

舉凡古今中外之大成者,皆為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的典範,這對我們當今社會追求成功、追求卓越的奮鬥者來說,不啻為做人做事的永恒嘉勉。低調做人,指的是在做人方麵必須檢點的一種內斂行為,必須擺正的一種穩重姿態,必須按捺的一種謙遜言辭,必須平抑的一種處世風格。低調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態來看待世間的一切,修煉到此種境界,為人便能善始善終,既可以讓人在卑微時安貧樂道,豁達大度,也可以讓人在顯赫時持盈若虧,不驕不狂。

在社會上,很多人都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欲。跟別人打交道時,他們總是誌得意滿、神氣十足,逢人便誇讚自己的聰明才幹,炫耀自己的優異成績和獨到眼光,對別人卻習慣於吹毛求疵、大肆貶低。用這樣的方式與人交往,肯定不討人喜歡,還會讓對方覺得顏麵無光。驕傲自大、高調張揚的言行從表麵上看似風光無限,實際上卻是為自己四麵樹敵。

人生在世,誰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生老病死在所難免,眾叛親離時常有之,而積極人生應該是選擇把災難沉澱,這樣在談笑風生的背後,卻有著人生沉甸甸的重量,但洋溢在表麵的,依然像泉水一樣的清澈見底,和藹可親而又平易近人不論自己成就多大,能力多強,要想適應千變萬化的社會風雲,就時時要有水那樣的,之柔,之韌,要學會謙虛低調,要知道,有一種奢華叫低調,有一種堅強叫從容,叫淡定!

謙遜是終生受益的美德:一個懂得謙遜的人是一個真正懂得積蓄力量的人,謙遜能夠避免給別人造成太張揚的印象,這樣的印象恰好能夠使一個員工在生活、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與能力,最後達到成功。

萬不可目中無人

做大事的人,其性格都有他獨特之處,不張狂,不浮躁,在小事上不與一般人計較。偉大總是孕育在平凡之中,就好像成熟的麥穗總是低垂著頭,不是因為它自卑,而是由於他謙卑。有巨大成就的人往往不會自明清高,孤芳自賞,而常常是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

東漢末年的禰衡,是一個狂傲之士,追中導致自己“誕傲致殞”。

禰衡,字正平,平原般人。禰衡少年時代就表現出過人的才氣,記憶力非常好,過目不忘,善寫文章,長於辯論。但是,他急躁怪誕、狷狂無禮,目中無人。他喜歡動不動就開口罵人,因而得罪了不少人。這麼一個人物,又生活在天下動亂、軍閥割據專權的東漢末年,注定了他悲劇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