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人格,做人的魅力所在(5)(1 / 2)

劉表把禰衡轉送給黃祖,是因為他知道黃祖性情暴躁,其用意顯然也是借刀殺人。禰衡初到江夏,黃祖對他也很優待,也讓他做秘書,負責文件起草。禰衡開頭頗為賣力,工作幹得相當不錯,凡經他起草的文稿,“輕重疏密,各得體宜”,不僅寫得十分得體,而且許多話是黃祖想說而說不出的,因而甚得黃祖愛賞。有一次,黃祖看了禰衡起草的文件材料,拉著他的手說:“處士,此正得祖意,如祖腹中之所欲言也。”禰衡和黃祖的長子、章陵太守黃射是要好的朋友,禰衡隻要稍微收斂一下鋒芒,稍微克製一下過強的個性,對周圍的人稍微禮貌些,黃祖雖然是個急性子,但總不會無緣無故亂殺人吧?然而讓人扼腕的是:有一次黃祖在戰船上設宴會,禰衡的老毛病又犯了,竟當著眾賓客的麵,盡說些刻薄無禮的話!黃祖嗬斥他,他還罵黃祖這個“死老頭,你少囉嗦!”當著這麼多的人麵,黃祖哪能忍下這口氣,於是命人把禰衡拖走,吩咐將他狠狠地杖打一頓。禰衡還是怒罵不已,黃祖於是下令把他殺掉。黃祖手下的人對禰衡早就憋了一肚子氣,得到命令,黃祖的主簿便立時把他殺了。時為建安元年,禰衡僅二十六歲。

禰衡的死使人感到惋惜,卻不讓人覺得意外。他太傲慢了,而且正如顏之推所說的,是一種“誕傲”,即不合情理、荒唐的傲慢。他要是能自重一些,有一點自知之明和容人之量,在態度上肯讓人,在言辭上肯饒人,就不會死得這麼早。特別是作為一個秘書,禰衡對領導既不尊重,對同事又不禮貌,如此恃才傲物,看不起任何人,這樣的性格脾氣怎麼與人友好共事?禰衡是生於亂世,才遭遇了不幸;就是生在和平年代,像他這樣的性子,即使沒有殺身之禍,但要在社會上立足也是很難的。一個秘書如果沒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得不到領導的支持和同事的幫助,不能與大家友好共事,本事哪怕再大,也是做不好工作的。驕傲使人失敗,是千真萬確的真理。這樣說,當然不是要為舊時代的軍閥們開脫什麼責任,而是對秘書人員的一點忠告。

人都有性子,而且各人性子不同。作為秘書,當然不能患軟骨病,一天到晚看別人臉色行事,生就一副見風使舵、奴顏婢膝的樣子,但也不能目中無人、心高氣傲、出言不遜、狂傲無禮。人不可無骨氣,但絕不能有傲氣,這是禰衡留給我們最深刻的教訓。

做事切忌太急促

我們都知道欲速則不達的道理,無論做什麼事,如果急於求成,效果一定不會太好。一個人鑒定的意誌,健康的身心,都不是短時間內能形成的,都必須向鋼鐵一樣反複磨礪修煉才行。俗話說得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們做事不要急於求成,還是腳踏實地為好。

中國著名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長》最能說明這個道理。

有一個宋國人靠種莊稼為生,天天都必須到地裏去勞動。太陽當空的時候,宋國人頭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渾身的衣衫被汗浸得透濕,但他卻不得不頂著烈日躬著身子插秧。下大雨的時候,也沒有地方可躲避,宋國人隻好冒著雨在田間犁地,雨打得他抬不起頭來,和著汗一起往下淌。

就這樣日複一日,每當勞動了一天,宋國人回到家以後,便累得一動也不想動,連話也懶得說一句。宋國人覺得真是辛苦極了。更令他心煩的是,他天天拿著鋤頭去田裏累死累活,但是不解人意的莊稼,似乎一點也沒有長高,真讓人著急。

這一天,宋國人耕了很久的地,坐在田埂上休息。他望著莊稼地,不禁一陣焦急又湧上心頭。他自言自語地說:“莊稼呀,你們知道我每天種地有多辛苦嗎?為什麼你們一點都不體諒我,快快長高呢?快長高、快長高……”他一邊念叨,一邊順手去拔身上衣服的一根線頭,線頭沒拔斷,卻長出來了一大截。宋國人望著線頭出神,突然,他的腦裏蹦出一個主意:“對呀,我原來怎麼沒想到,就這麼辦!”宋國人頓時來勁了,一躍而起開始忙碌……太陽落山了,宋國人的妻子早已做好了飯菜,坐在桌邊等他回來。“以往這時候早該回來了,會不會出了什麼事?”她擔心地想。忽然門“吱呀”一聲開了,宋國人滿頭大汗地回來了。他一進門就興奮地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把每一根莊稼都拔出來了一些,它們一下就長高了這麼多……”他邊說邊比劃著。“什麼?你……”宋國人的妻子大吃一驚,她連話也顧不上說完,就趕緊提了盞燈籠深一腳淺一腳地跑到田裏去。可是已經晚了,莊稼已經全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