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好人緣要善於交流溝通(2)(2 / 3)

交友最重要的是善於辨別,請看下麵的這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賣煤炭的商人,每天從城外運煤炭到城裏去賣,由於賣煤炭的利潤不很好,所以生活過得很清苦。他心裏想:“如果我在運煤炭的同時,也幫別人運送別的東西,就可以多賺一些錢了。”有一天,在路上遇到了一個漂布夫,就跟他聊了起來。賣煤炭的商人說:“你和我一樣,每天都要進城一趟,浪費時間也浪費力氣,為什麼我們不合作,一起搬運呢?這樣一來,你就不必這麼辛苦了,而且我也隻要收你一點費用就好了。”

但是,漂布夫看了看全身髒兮兮的煤炭商人之後,用非常有智慧的口氣對他說:“是啊!如果我的布拜托你搬運,的確可以省下不少功夫,但是,我的布卻會被你的煤炭弄得髒兮兮,而沒人敢買。這重大的損失和你給我的那一點點好處比起來,是絕對不值得的。”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要像漂布夫一樣,懂得去分辨益友和損友。在交友問題上,的確應記住:一萬個口惠而實不至的泛交,抵不過一個同生死共患難的知心。朋友有良莠之分,交往有損益之別。如果交往不慎,就會身不由己,陷入困境,不會有好的結果。

人們常說:“人生如下棋,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如果不該交的朋友交了,不該參與的活動參與了,而導致越陷越深,最終隻能追悔莫及。

所以,一旦交到了“損友”,就必須與之一刀兩斷,毫不猶豫地中止交往。損友給人們的工作、生活、經濟、感情等方麵帶來損失是毋庸置疑的。與損友的交往輕者浪費時間和金錢,重者可能會帶來事業和情感的損害使人刻骨銘心。

人生在世,不能沒有朋友,因為無朋友者,必是天下最不幸的人了。你的社會閱曆越豐富,年歲越大,離家門越遠,你的這種體驗就會越深刻,越刻骨銘心。但交朋友要選擇,因為親近賢能益友,令你增加智能。親近愚癡損友,則會增加壞習慣。

在交友的問題上,首先,交友要交君子之交。君子之交,確是知己之交的最美妙篇章。君子之交,可以超越貧富、身份等等的差別,可以超越民族、語言、年齡和地域等等的隔閡。君子之交,注重的是心的相通,而不僅是酒肉意氣的相投。還是古人說得好:“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其次,提高人生修養,克製私欲。現在有些人總是挖空心思為自己找“靠山”,為其不正當行為尋找機會,其中一個手段就是與一些貪吃貪玩、喜歡占小便宜的人吃吃喝喝,拉拉扯扯,誘其上鉤,拖其下水。有些就是因為交友不慎,而被拖下水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這樣的例子是不勝枚舉的。不為非分的利益所動,就是挺直脊梁保持自己高尚獨立的人格。每個人都應該懂得一個道理,天底下不會有免費的午餐,你要想得到一些分外的東西,就會失去一些分內的,有時甚至會因小失大,得不償失。切莫為了貪一時之利而拿原則做交易,丟了人格。

其三,君子之交,是肝膽相照之交,是與友為善之交。有一類人當你擁有權勢、富貴的時候,他把你捧得高高的,凡事奉承你、隨順你;一旦你功名富貴沒有了,失去了利用的價值,他就背棄你,離開你。這不是真正的友誼,真正的友誼恰恰會經得住曆史的任何風風雨雨的考驗,不會因歲月的流逝而受到損害或削弱,歲月的塵埃不會掩蓋住友情的燦爛光芒。相反,歲月越久,友情就越純,磨難越多,友情也越真摯。益友使人進步。損友使人落後。益友患難見真情,損友遇難離你而去。益友可以相伴一生,損友隻可相守一時。

識人是一門學問

古今中外的有識之士對識人的重要性都看得非常清楚,他們產生了極為相近的一種共識:要想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安居樂業,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完善,可以不識字,但不能不識人。因此,在很早年間,古人就提出:為治以知人為先。即治理國家以了解、識別人為最首要的事情。可以說,非知人不能善其任,非善任不能謂知之。這很富有哲理的良言告訴世人,不了解人就不能很好地使用人。

劉邦是中國曆史上最會用人的皇帝之一,是一個了不起的“將將之才”。他手下有很多桀驁不馴的傑出人士,張良、韓信、蕭何等一大批政治軍事奇才都在他麾下,最終才能打敗項羽稱王天下。

劉邦用人首先是坦誠相待。張良、韓信、陳平等重要將領有什麼問題找劉邦談論,無論大事小事,劉邦全部都是如實回答,不說假話,哪怕這樣回答很沒麵子,他也不說假話。坦誠相待,不僅僅是反映一個人的素質問題,更是為人處事的一條原則,你是否坦誠以待別人,別人通常也會坦誠的對待你。這些人之所以能夠幫助劉邦提出自己的計策來,就是由於劉邦的這一個前提,這樣信任對方,尊重對方,得到了對方同樣的回報,同樣的信任和尊重,盡心盡力地幫他出謀劃策。這也是我們一些做領導的,非常值得借鑒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