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權威統計數字表明,河南火腿腸的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80%。而河南最大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兩家火腿腸生產廠家即洛陽春都集團和漯河雙彙集團的產量,約占河南省總產量的80%。
在茫茫的商海上,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經濟狀況呈波浪式的變化,企業要振興,它們有一條共同的途徑,那就是在生存和發展的強大的壓力下,尋找自己的生路。生存與發展的巨大壓力使每一位企業家都迫切地尋求獲得競爭優勢的策劃。如何在市場紛爭中脫穎而出?如何脫胎換骨,大步邁向國際化?如何得以進入世界貿易大國,昂首而立等這些問題都成為走向市場,走向國際的中國企業所麵臨的世紀性挑戰。
懶惰是索價極高的奢侈品,一旦到期清付,必定償還不起。
——廖靜文任何高層次複雜的競爭,幾乎都是腦力的競爭,策劃其實也是一場頭腦的競賽,優秀的策利家憑著自身的智慧和才華,總能打敗自己的競爭對手。
最好的競爭機遇就是對手還沒有絲毫的準備,尚未覺醒的階段。
據權威統計數字表明,河南火腿腸的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80%。而河南最大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兩家火腿腸生產廠家即洛陽春都集團和漯河雙彙集團的產量,約占河南省總產量的80%。
從1992年至今,“春都”的帶頭人高鳳來和“雙彙”的帶頭人萬隆,進行一場市場展銷大戰。戰至今日,高鳳來和萬隆成為中國火腿腸產業的兩巨頭,形成了諸侯割劇,勢不兩立的局麵。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者,1986年小心翼翼上馬第一條火腿腸生產線的洛陽“春都”,其開創火腿腸市場的經曆,經曆了別人料想不到的重重困難。直到1989年,“春都”的火腿腸生產線才增加到7條,年產量不足萬噸,年利潤充其量100多萬元。4年的奔波,寵大的10億人市場,大多數人竟然還不相信那一根根“紅蠟燭”能吃!直到1991年,高鳳來走進中央電視台廣告部的大門後。“春都”火腿腸,走向大紫大紅的局麵,老高才開始大規模地招兵買馬,擴大生產線。
1991年10月,蘇聯解體了,中國最大的肉類出口基地——年出口創彙達1500萬美元的漯河肉聯廠(雙彙集團的前身),很快陷入了低穀:占該廠出口總量85%的蘇聯市場一去不複返了!這時,萬隆斷然拍定了上火腿腸生產線,而且拿出了全部家底——用1000萬元換來了全部從德、日、美等國進口的10條火腿腸生產線。
1992年2月10日,第一根雙彙火腿腸誕生啦!萬隆和他的部下的雙彙人再竭再勵,不畏堅難險阻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不久便以咄咄逼人之勢攻城奪地,占據了不少大好河山,令洛陽春都火腿腸刮目相看。
自此,老萬和老高便蹩足了勁似的明爭暗賽起來。1991年當時作為中國最大的火腿腸生產企業的春都集團,年產量僅8000噸,而1992年剛上馬火腿腸的雙彙集團,便把當年的目標定在了1萬噸。春都火腿腸哪肯落後,於是竭盡全力來擴大生產。到了年底,“雙彙”幹了1.2萬多噸,“春都”幹了3萬多噸。到了1993年底,“雙彙”年產量達到了近7萬噸,“春都”幹了9萬多噸。而到1994年,“雙彙”提出了年產12萬噸的宏偉目標,“春都”就發出15萬砘的誓言。如今,“雙彙”的生產線已達到了65條,建起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麵積達2萬多平方米的現代化綜合性肉製品大樓;“春都”則把生產線擴到了108條……一時間“雙彙”、“春都”的產品是風靡神州大地,走進千家萬戶。
策劃對商品銷售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廣告宣傳則是創造名牌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從1986年到1990年,“春都”火腿腸走了5年的道路,可年產量仍在幾千噸左右徘徊。1991年,高鳳來抱著試探的心情,走向電視台的樓房,他不惜重金,要求中央電視台給“春都”作廣告,結果廣告效果非常可觀,上門訂貸者絡繹不絕。此後,老高便每年不惜重金展開宣傳廣告攻勢。
當電視觀眾為會跳舞的“春都”火腿腸而津津樂道時,1992年剛起步的“雙彙”很快以事半功倍的後發優勢,立即開展聲勢浩大的廣告宣傳。當馮鞏、葛優兩位著名幽默大師,每天晚上在中央電視台黃金時刻來一段類似小品的表演時,兩位名人給“雙彙”注入了強大的吸引力。
1994年6月28日,“雙彙”又成功地把汽球廣告飄揚在天安門廣場,迅速引起《中國商報》、《中國青年報》、《新民晚報》、《錢江晚報》等20多家報刊的關注與報道。這一成功的競爭策劃活動,轟動全國的大街小巷。
貧困不是恥辱,羞於貧困才是恥辱。
——[英]富勒幾乎與此同時,“春都”拿出“三個第一”在《經濟日報》連續刊登,宣傳自己在1993年中國企業家協會舉辦的一次公眾性調查中,獲得了“消費者心目中的理想品牌”、“實際購買品牌”、“94年購物自選品牌”三個第一。而“雙彙”也拿出了“三個第一”,在《人民日報》予以宣傳:“1993年全國質量檢測第一名”、“1994年全國‘3·15’維護消費者權益日電視晚會上中國消費者協會推薦商品第一名”、“中央電視台《名牌商品排行榜》第一名”。據悉,兩家每年的廣告宣傳費用都在2000萬元以上。
“春都”作為先行者,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先入為主而逐漸壯大,而後來居上的“雙彙”之所以迅速崛起,除卓有成效的競爭策劃外,還依賴高科技技術。上馬火腿腸生產線之初,老萬就給未來的產品定名為“雙彙”,即:彙集世界高科技,彙集世界新工藝。為此,他在日本、德國、美國、端士、意大利、荷蘭等國實地考察後,果斷引進了全部國際一流精良設備,又投資100多萬元,建起了國內一流的實驗研究所。之後,又耗巨資從國際著名食品專家西野博士手中和中國肉類食品研究中心購買了工藝配方。“功夫不負苦心人”,老萬用短短的時間走完了“春秋”的曆程,而且產品一舉在全國質量檢測中名列第一,榮獲了行業中唯一的“中國公認名牌產品”稱號等30多項國內外大獎。
春都人很快在拳頭產品豬肉腸的基礎上,研製開發出了清真牛肉腸、雞肉腸等係列產品,擴大了春都家族,形成了自己獨具一格的風味。他們的食品研究所也始終堅持不懈地開發研製新工藝、新產品,一年前又成功地推出了“養命寶”,很快上市,並且銷量是非常可觀幾乎是遍及全國各地。
為健全全麵質量保證體係,“雙彙”和“春都”都建立了數百人的龐大的衛生質檢體係,從原料的購進到投放、加工、包裝、運送等各個環節,實行嚴格的管理措施。拿他們的行話來說:“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大潮中,來不得絲毫的馬虎和粗心;誰鑽質量的空子,誰的產品就很難維持下去。”
激烈競爭的市場看似無情卻有情,她總是把友誼的雙手伸向勇敢的爭刨一流的寵兒。
軍人出身、做過十多年屠宰工的萬隆,在1992年“雙彙”火腿腸投產不久,他以堅定的毅力,派出以精幹業務人員和新進大學生為骨幹的銷售隊伍,很快在京津滬等全國各大省會城市設立了16個辦事處,把“雙彙”的企業迅速擴展到神州大地。“雙彙”各辦事處籌建之初,沉浸在供不應求中的春都人尚不以為然;我們在全國各地不設一兵一卒,仍然是暢銷不衰!
時過不久,春都再不敢有半點輕視,不得不步雙彙的後塵,急急忙忙地四處扯旗掛牌,建立起自己銷售辦事處。然此招畢竟晚了一步,咄咄逼人的“雙彙”已造成了和“春都”二分天下的客觀事實。
1994年春節剛過,物價暴漲很快漫延到全國各地,時至年底,作為菜籃子裏不可少的豬肉,價格成倍地增長,每個城鎮居民都切實地感受到了這一點。以豬肉為主要原料的“春都”、“雙彙”集團,在貨緊價高的危急局麵下,紛紛派出了自己最得力的戰將,進入四川、湖南、山東、湖北、河南等產豬大省搶購原料,競爭之激烈程度,宛若戰場上的短兵相接,殺得難解難分。雙方的采購人員不時地會同時出現在同一個屠宰廠的同一間業務接待室內,然後像拍賣大廳裏的報價一般互不相讓。
在這場關係著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原料大戰中,全國不少肉類加工企業因資金不足在緊縮銀根的大氣候下紛紛落馬。而“雙彙”和“春都”卻靠著雄厚的經濟實力,不僅牢牢地站穩了腳步,而且都以驚人的速度發展。
我們所讚美的不是貧窮,而是那些在貧困麵前不低頭的人。
——[古羅馬]塞內加“向管理要效益”!在改善硬件的同時,“春都”和“雙彙”在內部管理上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人的管理,企業職工隊伍素質的高低是衡量一個企業管理水平、發展潛力的重要標誌。優秀的職工隊伍是企業得以生存的根本條件,國內外一些成功的企業都把素質的提高、人才的培養放在管理工作最重要的位置上。
1994年4月,《河南日報》一版報眼位置連續三次刊登廣告:雙彙集團高薪試招天下有識之士!於是,全國各地的各類奇才是紛紛而來。這是雙彙集團實施人才策劃的又一舉措。兩年多來,通過招工、招聘等途徑到雙彙集團謀職者達兩千多人。如今,在“雙彙”5000多名的職工隊伍中,中專以上的專業技術人才就達1500餘人,數十名高工的月薪在千元左右。有突出貢獻者年終還予以重獎。至今,自動上門的各類人才絡繹不絕。此外,老萬不惜重金,每年都要選派優秀人才到國內外去進修、培訓。反之,在重要的崗位上幹不出相適當的效果來,毫無疑問給撤銷。
對人的管理藝術,老高也有自己的一套。他認為企業在走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過分依賴獎金,將導致職工缺乏責任感和人際關係緊張。幾年來,他一直遵循以人為本、以仁義為中心的管理思想,使全體職工明確整個目標、自己的職責、工作的意義、相互關係等,從而使之能夠主動地、積極地、創造性地去完成自己的崗位職責。“以人為本、以仁義為核心”的管理方法行駛以來,使春都的所有員工都具有很高的積極性。
就在“雙彙”火腿腸投產不久,高鳳來於1992年6月成立了以洛陽肉聯廠為核心的春都集團,之後又在山西等外省地建起了聯營分廠,企圖戰據全部市場。後起之秀的“雙彙”奮起開拓,一麵在國內市場迅速膨脹自己的實力,一麵出擊國際市場,使雙方火腿腸大顯神威。1992年底,“雙彙”與台灣天暉寶石有限公司組建了第一個合資企業,即漯寶食品有限公司,不久便在香港開辦了自己的辦事機構即香港亞豪公司。1994年元月20日,“雙彙”與香港十大財團之一的華懋集團達成合資,雙方共投資2.54億元,組建了當時中國最大的中外合資肉製品加工企業——華懋雙彙實業有限公司。這之後,嚐到合資甜頭的“雙彙”以快得驚人的速度,又同日本的吳羽公司、中國台灣的味全公司、韓國的東亞公司、美國的佳能公司,分別達成了合資興建PⅥ)C薄膜腸衣、方便麵、口香糖、大型肉牛養殖廠的合資或意向。雙彙集團的經營規模的日益擴大,產品項目越來越多,在市場競爭中穩如泰山。從而塑造出一幅美麗動人的“雙彙”畫麵,這不能不說是策劃成功的結果。
受到資金不足威脅的春都人,在驚訝“雙彙”急速膨脹並無資金短缺憂患的同時,必須把注意力轉向國外財團身上。為在競爭中求發展,為在開拓國際市場上走捷徑,“春都”強烈意識到了對外合資的重要性,經過緊鑼密鼓的籌備,1994年11月18日,“春都”與國外4家實力雄厚的財團達成了合資,五方同投資5.6億元,組建了春都實業有限公司,因而取代“華懋雙彙”而成為中國肉類加工業中最大的中外合資企業,這也是策劃的巨大成就。
據悉,不甘丟掉“中國最大肉類合資企業”桂冠的雙彙集團,正在積極同美國某大財團密切洽談,力爭再創輝煌。
“雙彙”、“春都”的競爭策劃,使二者都得到迅速發展。1993年,雙彙集團和春都集團的年產值分別達到了近9億元和11.6億元,1994年產值均達到15億元以上,產值利稅比商戰前的1991年增長了10倍左右。
貧窮造成了饑餓,也造成了英雄。
——[奧]莫紮特兩者策劃的結果,改變了我國肉類加工行業產品單一、保質期短的生產結構,從而走上了更高層次。同時,也使長期困擾各級政府的“賣豬難”、“吃肉難”恫題得到根本性解決。1990年以前,河南省的生豬存欄量僅為1000萬頭,通過大量調出仍消化不掉,而現在全省生豬存欄2000萬頭,卻遠遠不能滿足兩大集團的需要,每年還要從四川、湖南、湖北甚至東北等省區調進大批生豬和原料肉。為此全國著名的產豬大省四川、湖南和老牌的肉製品生產大省山東、天津等,也隻好屈尊俯首,成為河南兩大集團重要原料基地。
“雙彙”一投產,便派出精兵強將,把業務很快擴展到全國各地,“春都”采取了同樣決策,造成了“雙彙”“春都”二分天下的格局。可見,在市場競爭中,必須製定正確的競爭策劃,才能在競爭中立足於不敗之地。
1992年春節前後,各地電視台好戲連台、五彩繽紛,處於興奮之中的國人將電視頻道轉換得像走馬燈一樣,處處尋找適合自己口味的節目。
“編輯部的故事,命根,別換頻道啦!”幾乎是眾口一詞。
電視連續劇《編輯部的故事》嬉笑怒罵、調侃打趣,用他獨具的魅力像夜蛾撲燈一樣吸引觀眾,帶給人們陣陣歡樂。尤其是“冷麵笑星”葛優和呂麗萍的精彩演出,讓人們是捧腹大笑。可是,每次播出之前,總有一段廣告讓人費解:
屋內靜悄悄的,微暗的光線中,葛優悄悄地走進去,他走向桌上的一個筒狀物品,伸手欲拿之時,燈光亮了,呂麗萍前來“抓賊”。於是,二人猜拳,葛優輸了,呂麗萍嫣然一笑,抱起那筒狀物而走,燈光下,筒狀物上“百龍礦泉壺”、“因為缺了我”赫然顯現。
“百龍礦泉壺是什麼?”“為何‘因為缺了我’?”,許多觀眾都大惑不解。
“一元錢買不了一瓶礦泉水,一分錢可買一杯礦泉壺製作的礦泉水”,廣告宣傳使人們明白了,原來,礦泉壺是用於製作礦泉水的。
人工製作礦泉水?這不是天方夜譚嗎?礦泉水來自礦泉,它是地下水在漫長的年月裏,在地層深處打“遊擊戰”、“地道戰”的產物,由於這些“戰鬥”,俘獲了地下岩層的礦物質成份,才叫作礦泉水,許多礦泉水對人體有益,這是外國人的發現,洋人喝礦泉水,那是一種時髦。有一句話是這樣的:國外飲礦泉水每年以10%的高速增長。
且慢,中國人也喜歡飲用礦泉水,君不見,在四川、貴州、河南、河北……礦泉一個勁兒地被發現,礦泉水的開采已風靡神州大地。中國出現了礦泉水熱,在旅遊勝地、各大城市瓶裝礦泉水標價2元多,人們已經司空見慣,甚至出現了以普通泉水、自來水冒充礦泉水者。礦泉資源分布不均而且不易開采,要是真能用自來水製作礦泉水,那該多好。
“百龍”成功了,製造出一種含有多種人體所需微量礦物質的人造礦石忒、將自來水注入,集殺菌、淨化、磁化、礦化於一次完成,人造礦泉水終於誕生啦。天然礦石難於用水溶解,一般需要很長很長的時期才能得到,人造礦泉水巧奪天工,簡直是瞬間完成,當然,大自然如果進行注冊,也要爭爭專利:不能叫礦泉水,隻配稱礦化水!
“因為缺了我”,讓人莫名其妙,是葛優因缺少礦泉壺、未飲礦泉水、智力不濟而輸了那一拳?還是因為他輸掉那一拳而深深遺憾?都不是,它隻是百龍礦泉壺主孫寅貴與女兒在生活中蹦出來的一句極普通的對話。用這句話為百龍礦泉壺進行廣告定位,是為了引發人們的好奇?還是暗示缺了此壺人們難與大自然的礦泉水進行有效溝通?或者兼有而之,或者還有它意。一千個人可以有一千種理解,不管怎樣理解,借此,百龍礦泉壺名揚天下,成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商品。
貧窮是“萬惡”之源。貧窮能招人恨,惹人罵,能使親信的人懷疑。窮人犯罪,窮人受屈。
——[阿]伊本·穆加發《編輯部的故事》影響巨大,“因為缺了我”狂轟濫炸,使百龍礦泉壺的名聲在中國大城市中幾乎是家喻戶曉。標價298元一台,價格並不算低,然而,在北京,平均每天銷量超過幹台;到天津試試,七天狂轟濫炸,各大商場日均銷量分別達到200台;進軍上海,生產此壺的百龍綠色科技所一位公關人員當眾將黃埔江之渾水灌入壺中,經礦芯濾出一飲而盡,讓上海人喜笑顏開,好事的新聞記者爭相傳說,“百龍”進入上海家庭。
綠色科技、綠色革命,靠攏大自然,回到大自然,“不能缺了我”,礦泉壺成了一把“魔壺”。當初,百龍綠色科技所讚助《編輯部的故事》,出資13.5萬元人民幣,現今,有人要出資1000萬元買下百龍礦泉壺的技術,孫寅貴壺主一口回絕。才剛剛幾個月,“百龍”月銷售額突破1600萬元。
1992年7月20日,是百龍礦泉壺誕生周年紀念,孫壺主為答謝萬千用戶邀請很多位藝界大人物為他宣傳,借紀念乘勝再“炒”。與此同時,壺價從每隻的298元提到312元。是不是名聲大了,人們不再看中“小錢”,提價反倒促得銷量直線上升,以至於出現了北京及外埠的售壺老板告急百龍綠色科技所、央求多給貨,快給貨。“百龍”所乘機又廣告一翻:由於本廠的生產力水平有限,未能滿足廣大客戶的要求,特請廣大客戶多多原諒,不過我廠正在想法設法擴大自己的生產,為期不長,將能滿足廣大客戶的要求。
礦泉壺生產能力不僅在擴大,而且是在膨脹,不再是獨家經營啦。就在《編輯部的故事》播放的同時,天磁公司推出了“天磁”礦泉壺。大概有一“天磁”杯的影響,此壺未能與百龍“同提並論”。
事情要追朔到1990年。北京亞運會正在舉行,韓國運動員們的反常之舉引起了國內有關方麵的關注:他們不僅不飲用其他各種飲料,連瓶裝的正宗礦泉水也置之不理。他們非本國產礦泉壺中之礦泉水不飲。“天磁”廠廠長林永寧不聲不響地飛往韓國,對當地的礦泉壺和市場大作文章,做了一番仔細的考查研究。
回到公司,經一番研討,礦泉壺攻關小組得出結論:自來水在常溫下營養最充分;冰點以下,水中礦物質沉澱;燒至沸點,營養成分蕩然無存,且鐵鏽、水垢懸浮物依然存在。要改變民族飲水習慣,要引導人們的消費。於是經努力攻關,采用雙重磁化裝置、特殊配製人工礦石的天磁礦泉壺研製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