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談判的雙方而言,在勝負未定之前,雙方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盡量摸清楚對方的“底”,從“底”部去尋找對方的弱點,然後集中火力進攻。這樣,不戰則已,一戰定勝。
談判中的雙方,若有一方的“底牌”被摸清了,肯定是輸家,因為對方已心中有數,早已盤算好了。
對談判的雙方而言,在勝負未定之前,雙方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盡量摸清楚對方的“底”,從“底”部去尋找對方的弱點,然後集中火力進攻。這樣,不戰則已,一戰定勝。
所以,在談判之中,誰能掌握主動優勢,誘敵深入,往往就是贏家。
反過來說,能夠回避對方的“陣法”,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定能凱旋而歸。這種“請君入甕”式的談判,我們稱之為“畫箭頭”式談判。
真理喜歡批評,因為經過批評,真理就會取勝;謬誤害怕批評,因為經過批評,謬誤就要失敗。
——[法]狄德羅作為企業領導,或者廣告策劃者,為了能弄清這種技巧,必須注意下麵情況。
第一種情況:要能準確地預測對方可能會提到的問題,運籌帷幄。
第二種情況:在不了解問題之前,必須不露聲色,毫無反應,保持沉默,聽對方述說,或直接回答他“不知道”、“不了解”,便於有充足時間作思想準備。或逃避問題,顧左右而言他,也可用資料不全為借口,爭取下次再談的機會。
第三種情況:對方因急於想獲得談判的明確答案,對方往往自圓其說,這樣你就會有充分的時間去了解,去思考對方的條文解釋。深思後才做回答,否則你一開始認為最好的答案,卻可能是最笨的。因為,所有的談判者在問話這前,都會先“畫好路標”,所問的話,都是投石問路,探聽虛實,最終取得圓滿意圖,隻不過對方代勞而已。
例如:問到“賓士車坐起來舒服嗎?”
對方的回答一定是肯定的,困為在這裏,已經為對方畫了一個他“勢必接受”的箭頭。
在修理場迫使客戶問:
“你是不是正在為昂貴的維修費傷腦筋呢?”
對方的回答一定也是肯定的。因為,這裏也畫了一個箭頭,引誘對方照著這路標走。而接下來的問題,也都畫了箭,讓對方自陷甕中。
事實上,各種談判都可能或多或少事先預測對方的答案。如能使用“畫箭頭法,”使對方按著路標回答,將可提高勝率。而對付這種畫箭頭式談判,最好的方法就是毫無反應。
交易談判中,當對方開始讓步時,可以再進一步試著提出更多的要求,或許可以探出真正的底價來。
一般人在買任何一項商品前,都會試探性地問銷售小姐,“便宜賣嗎?”當她答九折為最低價時,則一般都會再要求打八折,這就是“得寸進尺”是人的一種本能,也即是投石問路的又一說法。
就賣方而言:買主來現場看房子,各方麵條件都適合、滿意,客戶也會習慣性地問:“最低多少錢可以賣?”如果銷售員先行讓價的話,買主會來一個“回馬槍”,大殺你個“下馬威”。或者銷售員已經接受以買主所開出的價錢成交,買方卻又借口拖泥帶水,再緩一時,而後再聯絡時,買方總會又“得寸進尺”地再開出一個更低價,緊逼業務員進退兩難。不但買賣成交倍加困難,同時在服務費與傭金上的利潤,又連降了幾個百分比。這正是“得寸進尺”的高檔交易法寶。
作為賣主,如何應付這種“得寸進尺”型的客戶呢?
第一點:在客戶詢價時,銷售員得立即判斷出這個客戶自己是否當家,再就是讓價的過程中,若主動降價太少,買主不感興趣,不但買賣沒成交,反而讓客戶掌握實底極為不利,也許買賣砸鍋。即使自動讓價後,買方仍可能得寸進尺。如果讓價太少,反而嚇倒了客戶。為避免這種尷尬的局麵;還是讓買方主動出價,然後,賣方反敗為勝。
“對不起!這已是最低價了,如果你真的喜歡,這價格快差不多了,這樣吧,請付預約金或訂金。我將會努力地將您的誠意帶給賣方,促使這處緣分成為福分”。
就買方而言:許多的業務員銷售同一款汽車,而每個業務員所開出的條件不盡相同,有的送贈品,有的送更多附件,有的加強配備,有的業務員則直接給予價格優惠……
真理屬於人類,謬誤屬於時代。
——[德]歌德買方若再提出:
“我還是覺得太貴,還能便宜嗎?”
這時,多半業務員都會費盡心思,再找出其他的優惠辦法,爭取讓客戶滿意,如:免費保養次數增加,或保養、保證期限增長等。
當客戶很長時間才有一位願意讓步的業務員時,更不應輕易放棄機會,可運用“得寸進尺法”,投石問路,大開“殺價”最後買方勝利。
當然,站在業務員的立場,當你遇上好客戶時,則千萬不要得寸進尺,要本著誠信原則服務,由於薄利多銷,不必一下子嚇跑客戶,否則門前冷落無人問!
在下列的條件下,不妨采用“一次出價探底價”的策略,快刀斬亂麻,速戰速決,大部分能優惠價做成:
A。對方居於市場優勢。
B。對行情與商品比較熟悉。
C。對手滑頭。
D。本人沉默寡言。
談判時,開門見山,對行情與商品,滿有把握明如清水。也許真有底價,也許沒有,但這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含而不露。為了省掉不必要的麻煩,隻允許對手開一次價。如果你是買方,賣方開價低於自己的估價,則二話不說,痛快拿走,如果高於自己的估價,則隻有再見了!
這時候,對方不得不想重新考慮議價,在隻有一次開價機會的壓力下,他隻能重新精確地計算自己的成本,再將利潤壓到自己願意接受的最低標準,然後報出一個價格來!
有一次,為了業務的需要,小王必須換一部較有氣派進口車,隻有先將手上已經“二歲”的熱門國產車脫手。小王跑了五家車行問價,結果問出了五個價格,最高價二十三萬,於是小王以二十三萬為基礎,再找一個中古車商來談判:
“老板:你看這中古車還值多少錢?估計看,如果價錢合適,我賣給你。不過,在你開價之前,我心目中已經有了一個底價,而這個底價是別的車行開出來的,絕對行情。為了節省大家的時間,我希望你開一個‘不二價’,我絕不接受第二個價格。如果你的價錢比我的底價高,則買賣就成交,不然,就對不起了。”
車商一聽,立刻傻了眼,他大概從來沒有碰過這種議價的方式,一時之間,他競無可奈何。價錢開高了,會少賺;開低了,則買賣就做不成。沉吟良久,他終於慢騰騰地說:
“這樣好了,你說個數目吧!”
這時,特別要當心,你決不能開價。隻要你一開價,你就會立刻連連失利,很難取勝。因為對方會根據你的價格,重新展開談判,“馬拉鬆賽跑”開始了!
“對不起!我沒辦法告訴你價格,因為我隻想賣最高價!”
對方無奈,苦思冥想,最後下了很大決心似的,脫口而出:
“二十四萬,多一毛錢,我就沒辦法了!”
短短十分鍾內,小王又多賣了一萬塊錢!
自己作為買主說,對於自己較不熟悉的商品,記住:不必和對手“拉大鋸”長談,以免暴露自己的淺薄無知,這個策略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議價讓對方去思吧。在這種情況下,以對方報出來的價格,通常是成本價加上一點合理的利潤而已,這樣,對你點有好處的。
自己作為賣主說,如果對方報出來的價格低於自己的底價,那麼,就別和對手談了,另找對手再同樣談判。如此不斷重複,絕對可以“套”出一個最高的合理價來。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多找幾個同行來,讓他們競價,其效果將更佳,也最令你滿意成交。
真理不會由於有人不承認它而蒙受絲毫的損害。
——[法]席勒一般人腰部最怕癢,稍微在腰部一搔,他會立即產生強烈反應,甚至抗拒。但若在腰部與背部之間,他的反應就不明顯,無所謂反應。告訴他,有一隻螞蟻在背後爬,難道不會癢?他就會讓人趕緊搔搔。不告訴他,也就若無其事。所以,在最癢處癢,抗性最強:離最癢處越遠,抗性越小。所以搔癢要搔得恰到好處,就是最癢處的邊緣。
在商業談判中,如能了解對方所能忍受的極限,然後才進行談判,最容易為自己爭得最大利益。然而,所提出的條件,又盡量靠近對方所能接受極限,對方就會沉默思量,這時再加強說服,動搖對方的想法和決心,將可以最好的價格成交。
你去逛街購物時,年輕模特兒身上穿著一件漂亮的衣服,標價一千元,立即出價七百元,賣方不但不會理你,倒說你神經病。“殺頭的買賣有人幹,賠錢的生意沒人做”。本錢已經七百元了,加上營銷、運輸費,連成本都不夠,怎麼可能成交?如果出價八百元,賣方也可能商量商量再說。隻要你能想辦法說服他,就像,身上沒帶那麼多錢等理由,在最癢處旁搔癢,交易就更可以達成了。
在某車行裏,某汽車進價一百萬,經整理、打蠟、修補烤漆後,開價一百五十萬。客戶經過參觀試車後,表示滿意,於是雙方展開議價。客戶出價九十五萬,賣方不願賣,並讓他參考別的同類車價。客戶不同意,於是雙方暫停議價。
隔天,買方再來光臨,加價十萬,並聲明:這個價錢再不賣,他就放棄,絕不再加價。這一來,賣方暗暗盤算:
“這個價格太勉強了。賣了,沒啥利潤;不賣,囤積產品,現金無法周轉運用,還得貼利息。似乎這無所謂。”
而雙方在商議時,客戶一再表示,希望能買到這輛車,以後換車、買車、還會來這裏,希望車行做一個長久的生意,不要做絕路生意。
五分鍾後,對方決定以一百零五萬元拍板成交。
不久前,有人讓小王代銷一棟房子,底價五百萬,開價五百三十萬。買方在參觀之後,開出了截至價錢,五百一十萬,不管小王怎麼爭取,買方硬是不加價。在買方不加價,而又未出現第二位買主的情況下,隻好自己和自己商議,說服自己:
“景氣這麼差,就算再出現第二位買主,也不見比這價錢高,若賣掉,好歹也有點賺頭,若不賣,將是無可奈何花落去,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