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爾頓旅館遍及全球,為世界各地顧客提供優質服務。其旅館的管理風格、文化並不是千遍一律,而是根據此地實行情況來確定,從而具有更強的適應性,深得顧客的喜愛。這正是希爾頓名牌企業的經營策劃的基本準則。
希爾頓從一個偏僻小鎮的小店員起家,既無顯赫的背景,也沒有充足的資金,卻能成為擁有67家世界大旅館、資產達到十億美元的飯店大王,這在廣闊的商海中,可以是一個驚人的奇跡,但在這奇跡的背後,他要負出多大的代價啊!一次次的柳暗花明,一回回的起死回生,希爾頓總能力挽狂瀾,扶大廈於將傾,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他依賴的是什麼法寶?還是一個令人猜不透的謎?
旅人沒有常識,如同飛鳥沒有羽翼;理論家沒有實踐,如同樹林沒有果實。
——[波斯]薩迪希爾頓對基督教的信仰來自母親瑪麗的熏陶。他的母親信仰非常虔誠,信仰每時每刻都浮現在他的腦海裏,不論大小事情,她都有一個答案、一個處方即:禱告。對於母親,禱告是生活的一部分,與食物、空氣同等重要。她不僅在星期天老遠地帶著孩子們上教堂作彌撒;平常的日子每天早晚,她都把孩子聚集在身邊,向耶穌表示自己的誠心。
希爾頓從這種虔誠的信仰中獲益匪淺,堅定的信仰賦予他堅韌不拔的心理素質,使他能夠做到“每臨大事有靜氣”。每當希爾頓的事業遇到挫折時,上神就使他恢複心情。晚年的希爾頓曾在他的自傳中說:“得意時產生的是遠見和自信心,失意時則體會到真正的謙卑。我發現任何事物都有山窮水盡的那一天,隻有對上帝的信仰,才是唯一的保證。”
希爾頓走過的人生旅程並不是平平坦坦的,那是條坎坷不平而又布滿荊棘的路,他當過政客、礦主,他也曾遭受過許許多多的挫折和打擊,在他的經營中也曾遇到過破產的危險,但他麵對失敗和挫折沒有沮喪,沒有失望,從沒有停息過追求和奮鬥,是什麼在支持著他,也許是他的上神。
在30年代初的大蕭條時期,希爾頓債台高築,窮困潦倒。一次,一筆債務將他拖上法庭,律師要幫他作破產的宣告,希爾頓堅決不肯,他說:“一宣告破產,就表示對上帝的信心不夠堅強。希望一旦流失,我會失去自己的靈魂。”
信仰和禱告使希爾頓一次次走出泥潭,躍上人生和事業的新巔峰。希爾頓把“不斷禱告、充滿信心”作為他成功的經驗告之於世人:“禱告是一種與神的交流,你可以隨時向它傾訴,無論晝夜,它隨時會傾聽你的心聲。你需要幫助,你需要鼓勵,給你帶來很好的機遇,使你走向成功之道。”
成大事者必有崇高而堅定的信仰。一個優秀的企業家絕不是隻知道賺錢的“經濟動物”,商海無情,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使企業時時麵臨險風惡浪,如果一個企業家沒有一種崇高的信仰來支撐,他就很難在競爭中獲勝。
信仰是什麼?是一種超越於世俗關懷、超越於感官享受和物質利益的人生價值。浩浩宇宙,茫茫人世,單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而崇高的信仰卻使我們與他人、自然、宇宙結為一體,於是,我們不再孤獨寂寞,我們不再彷徨無依,在人生的漫漫長夜,信仰是我們前進路途中的燈塔,給我們指引出正確的方向。
希爾頓曾經把他從母親那裏學到的兩樣法寶向他的孩子們傳授,這就是禱告和勤奮,但他的次子巴倫卻提出質疑:
“我知道很多人工作努力又很用心禱告,結果也沒成什麼大事,一定有什麼因素是不能用禱告給予解釋。”
一句話把希爾頓問得愣住了。稍後,他坐飛機到紐約。在華爾道夫落下腳來時,回顧他當年創建偉業時的雄心壯誌,突然大悟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就是——你必須懷有夢想。”
希爾頓說:“我的夢想與空想不同,空想等於白日做夢。並配合以禱告、工作,否則禱告就浪費了。這二者仿佛是夢想的手和足。也許,有那麼點運氣的成分在,不過,我敢保證,如果沒有一份完備的藍圖,一切都是白費。”
“我的夢想比某些人大,卻也比某些人小。有些人的夢想不切合實際,往往尚未成形即已破滅;另外有些人即使有充沛精力,缺少健全計劃,方向錯誤,自然也達不到自己的目的,所謂一步錯,全盤輸,所以一步也錯不得。”
沒有行動,思想決不能成熟為真理。
——[美]愛默生我們可以設想,假如希爾頓滿足於父親給他留下的那份足以安身立命的產業,那麼他就不會名揚全美,同時也得不到那麼多的利益;假如他滿足於足以使他過上富裕生活的毛比來旅館,那麼他充其量是個精明的店掌櫃。可希爾頓卻是個敢於夢想的人,當他的連鎖店遍布德州時,他便夢想著把他的店推向全美國;當美國東西海岸到處聳起“希爾頓”大廈時,他又夢想著讓自己走向全球。
希爾頓曾在他的自傳中這樣總結道:“你自己做的模子有多大,你的創造盡可能充滿模子的空間。做一個好家庭主婦,好廚子,精練的木匠,不需要付出太多的精力來期望。有很多人一事無成,就是他們自謙自卑,做什麼事總是膽膽怯怯的,這樣就釀出甜甜的‘蜜’來。一塊價值全無的生鐵鑄成馬蹄鐵後,可以值十塊半,若製成工業上的磁針之類,必值300多元,倘若製成手表發條以後,身價即跳躍至25萬元之巨。”
希爾頓就是這樣的一個敢於夢想的人,他總覺得,眼前的一切不能滿足自己的理想,於是他竭盡全力的拚搏奮鬥,來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
一次,他受托聖約翰醫院征募10萬元,那些董事會的成員們都認為他擔當此事絕無問題,但他實在覺得難以勝任。他突然很想向他們承認,他不像他們想象的那麼偉大。
他已快向他們開口說:“我不行——”,這種火光一現,刹那間,他發覺他必須完成此事。隻要想一下征募方法就可以了,不要這裏幾百萬元,那裏幾百萬元的,幹脆找上兩千人,每人捐兩百元,就用這個大辦法。
於是,他寫了一份連鎖信給他自認為信得過的人,並再列了一份候補名單,一旦連鎖信中的某人不願出錢,就從候補人中選出兩個補上去,找這兩個不行,再找四個,最後,他以堅強的毅力終於完成這件事。
試想:一個人連想都沒有想過的事,他能做得出來嗎?如果一個要想完成某頂事情的人,隻能做困難的奴隸,永遠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愛迪生曾說:“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生命,他的才能就是上天給他的召喚……他習慣幹某事情,也容易把某些事情做好,說不定這事是別人做為好的……一個人的抱負也會與自己的能力相當,而顛峰的高度,正和基礎的高度成正比。”
天生我才必有用,正如我們每個人指紋不同,我們的才能也迥然不同。三百六十行,到底哪一行是我們的用武之地?這就需要我們去自我設計,自我發現,自我創造。
對於一個企業家或想成為企業家的人來說,發現自己的獨到才華尤為重要。希爾頓就花了整整32年的時間去發掘自己的長處,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他從13歲起作店員、販子、礦主、政客、銀行家、軍人……但他永不滿足,不斷尋找自己的最佳人生座標,最後終於在旅館業上如魚得水,施展出自己的才華。
希爾頓以自己從商的經驗告誡世人:“發掘出獨具的才能,這是第一步。如果我們一味地人雲亦雲,沒有自己的主見,表麵上的成功將不足以遮掩那極大的挫敗。別為了要花時間找立足之處而煩惱。”
希爾頓第一次當經理,是為妹妹伊娃和她的兩個同學組成的三人樂隊當經紀人。他們利用暑假到各地旅行演出,首場演出隻賣出6張票,以後幾次演出都不驚奇。此番“冒險”虧本24元,希爾頓明白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必須切合自己的實際情況。
希爾頓也曾把自己的事業定位做一個銀行家身上,雖然他為此投注了極大的熱情並少有收獲,但當時的經濟情況和他自己多方麵知識與才華的局限卻使他最後遭致失敗,希爾頓放棄了這一種事業。
實踐——科學的皇後。
——[英]弗蘭西斯·培根希爾頓的事業無著,父親去世等接連的打擊之後沒有氣餒,又去德州尋夢。當時正值德州發現了蘊藏豐富的石油礦,許多冒險家紛紛而來,把目光對準石油開采上。希爾頓也從報紙上看到,單單蘭吉一個產地,兩年就出產了價值兩千億的石油。在希爾頓住宿的毛比來旅館,本來生意十分興隆,但老板卻羨慕那些因開采石油而在一夜間成為百萬巨富的人,老板被那奇跡所迷賣掉旅館來開采石油。然而希爾頓卻沒有被這種開采熱所迷惑,因為他明白,自己對石油開采一無所知,所以他瞅準這一機會,買下了毛比來旅館,走上自己的經營之路,尋求到了自己的歸宿。
希爾頓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窮希臘人到雅典一家銀行去應征一個門衛工作,人家問他會不會寫字,他搖搖頭說,隻會寫自己的名字。他沒有得到工作,借了一些資金來到美國。
若幹年後,一位希臘大企業家在華爾街的豪華辦公室召開記者招特會,結束時一位記者對他說:“你應該寫本回憶錄的。”
“不可能!”這位紳士笑道,“我根本不會寫字。”記者大吃一驚。
他接著說道:“任何事有得必有失。如果我會寫字,恐怕我今天就不會在這裏。”
對於一個生意人來說,選擇自己的經營項目至關重要,一個傑出的推銷商也許是個經驗十足的經紀人,一個金融家在股票期貨的天地如魚得水,但讓他去經營一家工廠也許就力不從心了,每個人的天賦、知識結構、人生經驗、興趣愛好都不同,隻有選擇最適合自己、有利於揚己所長避己之短的行業,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才華,從而來實現自己的價值。
機遇是給有準備的人的,這話說得不錯,但還應該補上一句,機遇是給善於把握它的人的。
希爾頓走向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把握好了機遇。
希爾頓在父親去世後,生意十分不景氣,他想卷土重來,但又不知從何做起,這時,母親用一個生動的比喻來啟示他:“要放大船,必須先找到水深的地方。”
這句話看似淺顯,實則揭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一個人想幹大事業,首先要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地利,就是一種機遇。
在母親啟發下,希爾頓離開了偏僻的家鄉,來到更為繁華的阿爾布格,幸遇生命垂危的華海先生,華海先生告訴他:
“到得克薩斯去,你一定可以在那裏找到一條出路,也許能幹出一番大事業。”
當時,德州發現了石油,到外都開采,到處都在建設,這無疑是開拓事業共同致富的一個得天獨厚的機遇,希爾頓抓住這一機遇。
聽從華海先生的勸告,希爾頓帶著他僅有的5000元錢闖德州,在堪薩斯經營各行,又來到席斯可,終於在這裏找到了最後的歸宿,從事自己的旅館生意。
天時,也是一種機遇。聰明的企業家總是善於窺濺進機。在時機未到時就遠遠地預測到了它的來臨,時機到來,他就立即抓住它,並且利用它。
在三十年代初的大蕭條時期,許多好旅館因為不景氣而破產,落入不懂經營的外行人手中,這些人把旅館當作包袱,急於脫手,希爾頓雖然當時經濟也很拮據,但他看中了這一大好時機,想法設法先把那些低價旅館買過來,到經濟回升時,這些旅館全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在旅館業一片蕭條之時,希爾頓開始默默地以每股四角半的價錢收購“華爾道夫——亞斯陀利亞”旅館的股票,當時許多朋友都不理解,說他是“聖誕老人”,是來救濟旅館業的。
一個人怎樣才能認識自己呢?絕不是通過思考,而是通過實踐。
——[德]歌德可是,後來股市好轉,四角五分買來的股票以85元脫售,希爾頓付出了2.25萬元,卻得到了50萬元。
是希爾頓有神機妙算嗎?不。隻不過他比別人看得更遠一點,他把市場行情看到了未來的發展前途,這是極好的機遇。
希爾頓當機立斷地抓住了這個機遇。
一些生意人常常抱怨自己機遇不佳,並不懸沒有好的機遇,而是自已白白讓機遇從身旁溜走。關鍵是要像希爾頓那樣,有一雙洞察力極強的眼睛,能夠在機遇沒露頭時就捕捉到它,一旦機遇來臨,便像脫兔般追上它。
希爾頓曾說:“我知道有個法寶可使我們的旅館比別人出色,賺的錢比人家多,那便是”團隊精神。
什麼是團隊精神?希爾頓的解釋是:“所謂的團隊精神就是榮譽感加上獎勵。單是薪水,成不了大事。”
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精神鼓勵加上物質獎勵。
希爾頓一向把他的雇員當作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來尊重和關心,他對員工既從物質上給予幫助,又從精神上給予鼓舞從不虐待自己的員工。
在毛比來旅館改裝完畢後,希爾頓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他的20位雇員開會,這使雇員受到如此禮遇,雇員實在激動不已。希爾頓說:“你們是唯一用笑臉服務的人,毛比來的名聲就掌握在你們手裏,如果有朝一日毛比來旅館成為席斯可城的象征,功勞應全歸於你們。”毛比來旅館在這簡短幾句鼓舞下發展起來了。
希爾頓的一席發言不僅引來了雇員們的笑臉和掌聲,更激起了雇員們高昂的工作熱情,所有的雇員都像換了個人似地把毛比來旅館的興旺看作是自己的榮譽,衰弱是自己的恥辱。
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瀕臨破產的希爾頓能夠東山再起,也得益子這種團隊精神。在他債台高築、窮困潦倒之時,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和員工,他把自己的妻子兒女送到母親那裏,卻把員工的家屬接到旅館招待,想方設法保證他們的薪金,免費供應吃喝。他還要求他的員工們在夥食質量下降時,依然要笑口常開。正是這種精神,使希爾頓的企業產生了強大的凝聚力,這種團體的力量使員工們對未來永遠充滿信心,使企業渡過了難關。
在希爾頓最困難之時,一位侍者將一生的全部積蓄300元送到希爾頓手中,在希爾頓的旅館瀕臨倒閉時,他的部下和員工沒有一個離開他,甚至還有人投奔他,成為他後來發展的好助手。
在希爾頓的言傳身教下,他的員工對工作是一絲不苟,極端負責,態度和藹,接待顧客彬彬有禮。希爾頓曾坦率地說過:“我的確希望我所有員工都富裕一點,都能以店為家,盡心工作,而最有效的方法是鼓勵各部門經理以及所有員工向本店投資。旅館的興衰與每個員工的‘心’都相連,這樣員工的積極性必是很高的。”
希爾頓的用人之道也體現了他的團隊精神,許多高級職員是從基層逐漸提拔起來的,對提升的每個人他都很信任,敢於放手讓他們在職權範圍內發輝聰明才智,大膽負責地工作。這些員工們和希爾頓一起同甘共苦,為希爾頓的事業成功做出了很大貢獻,因此,希爾頓的企業才能立足不敗之地。
對待下屬希爾頓能夠寬嚴有道,下屬犯了錯誤,他常單獨把他們叫到辦公室,先鼓勵安慰他們,告訴他們:“當年我工作中犯過更大的錯誤,你這點小錯算不了什麼,凡是工作的人都難免出錯。”然後他客觀地幫助下屬找原因,研究改進辦法。他說:“隻要企業的高級領導,特別是總經理和董事會的決策是正確的,員工的小錯也沒有什麼大的影響。如果一味指責,反倒搞得人人自危,從根本上動搖企業的根基。”
行動吧,因為隻有在行動中才能說明你是什麼。
——[法]薩特但是希爾頓絕不是一味地“一團和氣”,對員工“得罪顧客”的錯誤,他總是十分嚴厲。公司裏員工工資不公開,依照員工的服務態度、工作成績、顧客反映等情況,經上一級考核決定是否提升。若員工態度不好,經查證要予以處罰甚至開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