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談判桌上無父子(1)(2 / 3)

③倘若你不明白對手的虛實,或者不了解談判事務的真正價值,即先讓對手提出適當建議。

④應對自己做高度評價,因為自信心是最佳的商議力量。

⑤應造就目標,不應造就自我。在談判過程中,應將眼光放在所追求的目標上,不應因個人情緒的影響而將注意力轉移到與目標實現無關的事物上。

⑥顯示合作與友善的態度,以防談判對手采取無理性的回應。

⑦對談判對手的提議采取既態度開放,但同時維持非承諾的原則。

⑧在提出“不合情理的要求”時,應顯示客氣與堅定的態度,以便獲得談判對手較大幅度的退讓。

⑨假如你無法單獨從談判中獲得利益,則設法與可獲共同利益者聯手或結盟。

⑩切忌輕視談判對手,在談判之前應先設法了解他們的動機、心緒、態度、目標、強處、弱處以及道德感。

探索談判對手的需要,不要假定他(們)的目標與你相同。

掩飾你的談判策略以及談判成敗所可能引致的利益得失。

在談判過程中一旦發覺已獲得意想中的效果,則設法盡快結束談判。

在重大的談判開始之前,盡早以瑣碎的事務與談判對手交手,以測驗其議商技能。

爭取有利於自己的談判環境,例如由自己主動提出談判時間、地點、程序以及由自己布置談判場所。

在談判之前應深入演練防禦性論點及攻擊性論點,以避免遭受談判對手的奇襲而束手無策。

萬一在談判中迷失了自己,則應立即要求對手澄清有關的一切,千萬別讓對方故意將你導入歧途。

精心研究談判對手是否擁有終極決策權。如對手並無終極決策權,則盡量逼其退讓;如對手擁有終極決策權,則自己可以適當地退讓。

應令自己的承諾顯得肯定不移,但承諾的內容應屬一般性,以自留修正的餘地。

避免逼使談判對手走上無回旋餘地的死胡同。盡量引進新的辦法或方向以使對手逐漸趨近你自己的目標。

設法使談判對手所追求的目標顯得無足輕重。

倘若談判過程中所達成的若幹協議對你有利,則要求立刻以書麵載明該協議,以免口說無憑或對手變卦。

從談判的基本策略上看:

①帶一點瘋狂。酌量情勢,表現一點嚇唬式的情緒化行為。必要時,可以提高嗓門兒,逼視對手,甚至跺腳,這一招或許可以讓對手為之氣餒,但卻可顯示你的決心。

②給自己留些餘地。提出比預期達成目標稍高一點的要求,就等於給自己留點妥協的餘地。記住:目標定得高,收獲便比較多。

③裝得小氣一點,讓步要慢,並且還得帶點勉強的樣子。由小讓步獲得的協議,對你有利,因為這可顯示你的熱忱。

④不要以“大權在握”的口吻進行談判。經常說:“如果由我做主的話……”便能占優勢。告訴對方,你無權做最後決定,或是你能做的最後決定有限,便能讓你有時間思考、堅持以及充分了解對方手裏的底牌。這樣做的最大好處就是為對方提供一種不失麵子的讓步方式:他能接受你的處境,而自己也不致看起來像是一個失敗的談判者。

⑤不要輕易亮出底牌。對手對你的動機、權限以及最後期限知道得越少越好,但盡可能了解對手這方麵的資料。

⑥運用競爭的力量。即使買主認為他所提供的是獨門生意,你不妨告訴對方,你可以在買新產品與二手貨之間選擇,還可以讓對方知道你可以在買、不買,要、不要之間作選擇,以創造一種競爭的態勢。

⑦伺機喊“暫停”。如果談判即將陷入僵局,不妨喊“暫停”,告訴對方你要跟合夥人、老板或專家進行磋商。如此的“暫停”,可以讓對方有機會懷疑和重新考慮,而且讓你有機會以重獲肯定的談判地位,或以一點小小讓步,重回談判桌。

⑧當心快速成交。談判進行得太快,就沒有時間了解全貌,以至於來不及細加思考就亮出自己的底牌。除非你的準備工作做得非常好,而對方則毫無準備,否則,最好讓自己有充分的思考時間。

⑨出其不意。在談判過程中,突然改變方法、論點或步驟,以讓對方折服、陷入混亂或迫使對方讓步。這種策略可以簡單到改變一下說話的聲調、語氣,或戲劇性地勃然生氣等,都可以讓對方措手不及而軟化立場。

⑩采取“兵臨城下”的大膽做法。對對手大膽地威迫,看對方怎麼反應。這一招自然帶點冒險性,但可能非常管用,可以迫使對方接受修改的合同,或是重新開始談判。

運用“預算戰略”。比如說,“我真的喜歡你的產品,而且也真的有此需要,可惜我沒有能力負擔”。這項間接求助的策略可以滿足對方的自負,因而讓步。

聚沙成塔,小利也是利。縱使是對方小小的讓步,也值得你爭取。

要有耐心、耐性。不要期望對方立刻接受你的新構想。堅持、忍耐,對方或許終將接納你的意見。

不要逼得對方走投無路。總要留點餘地,顧及對方的麵子。所謂成功的談判,應該是雙方愉快地離開談判桌。談判的基本規則是沒有哪一方是失敗者,雙方都是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