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談判桌上無父子(7)(2 / 3)

當上司要求:“10號以前完成!”

你可千萬不要回答:“不行!”

你可以告訴上司:“12號完成可以嗎?我一定會努力做的。”

當上司詢問:“這件事你一個人做會不會有困難呢?”

你可以回答:“如果有一名助手的話,可以提早完成。”

至少“不”字不是從你口中說出來的,這一點就可以讓上司對你另眼看待,認為你是一個積極的工作者。

但是,你可不能因為不可說“不”而輕易地答應任何事,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

做個老狐狸

在公司裏,白領表現自己的長處,要把握好分寸,最好是做一隻埋頭苦幹的老狐狸,出力又討好。

(1)表現勤快些,可以給上司留下幹練的印象

現在有這樣一種不良的風氣:工作效率低,做事拖拉,上司交給的工作不能及時完成,在上司麵前擺架子等。患有這種“病”的人為數不少,特別是剛剛走出校園踏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他們中的一些人往往不屑於做那種掃地打水之類的小事,而大事又做不了。這種下屬是不可能給上司留下好印象的。

相反,對於一個勤快的下屬,上司會青睞有加的。畢業於某名牌大學的張建軍在進了某公司後,勤勤懇懇,並沒有把自己在校園中的“傲氣”帶入機關。對公司的上司和年長的同事,他見麵時都熱情地打招呼,每天早晨提前半小時就趕到公司,把辦公室的地板拖幹淨,每個同事的辦公桌也擦幹淨,然後去打開水,給上司和同事先沏上一杯。上司對他的印象很好,同事們也交口稱讚。

這裏,我們奉勸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人:人際關係和業務能力對一個人的社會聲譽都是很重要的,千萬不要因為是件小事就不屑於去做。其實,小事更容易表現出一個人的處世態度和辦事效率,更容易在上司麵前表現自己。

(2)學會察言觀色,領會上司的意圖和潛台詞

上司交代你去做一件事,有時不便直截了當地告訴你。有時把話說到七分,剩下的三分就要靠你去揣摩。經常聽到上司說某某“悟性太差,一件事交代了幾遍也領會不了意圖”,也聽到有的上司說某某“腦瓜靈,一點就透”。

當然,“揣摩功”要想練好並非易事。李蓮英堪稱這方麵的大師級人物。李蓮英原來隻是一個給慈禧梳頭的很不起眼的小太監,慈禧性格喜怒無常,在李蓮英之前的幾個小太監都是因為悟性太差而被殺頭。白領要在工作中時時、事事、處處練習判明上司的意圖才能早日成功。

(3)該出手時就出手,換取上司青睞的目光

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一個人在公眾場合下表露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就是為了創造一個可比較的局麵。上司要提拔某個下屬,但怕眾人不服,隻有拿他的能力和業績與其他的人相“比”,讓事實說服眾人,上司才能免遭偏袒之嫌。因此,一個聰明的下屬應能體會到上司的這種難言之隱,多在公共場合下表現自己,以此換取上司的垂青。

(4)能謀大事,方能受到上司的器重

小事比較容易表現自己,但在小事上做得好隻能博得上司的好感,而不一定能得到上司的重用。因為,上司器重一個下屬的能力和業績,而不隻是他的品德,僅靠做小事博得上司好感的人也許隻能平平凡凡地度過一生。

因此,如果你想成大事,必須有自己的一手“絕技”,別人完成不了的事你能做得很好,這樣一比,上司對你的印象就深刻多了,以後你也許就紅運當頭了。

(5)自我表現時,不能與上司作比較,給上司一種滿足感

一些能力強、學曆高的人在表現自己的才華時往往恃才自傲,與上司形成對比,甚至貶低、蔑視上司。這樣的下屬很容易被上司打入“冷宮”,自己的優點再多,但因刺激了上司的自尊心而不能引起上司的心理共鳴,隻能束之高閣。

李才傑是某名牌外語大學畢業生,分配在外事部門工作。由於他一口英語講得很流利,開始時上司很器重他,準備派他出國深造,但一年後,這個很讓人眼紅的機會給了另一個和他一起進入這個公司的同事。而此後,李才傑在公司待得也很不順心,最後辭職去了另一家公司。

事後,有人問起他原因,他不無遺憾地悔恨在原公司自己太愛賣弄了,動不動就和上司交談兩句英語,正巧這個部門的一位副職上司是位老幹部,沒學過英語,所以小李的行為很讓這位上司厭煩,於是這位上司就把“小鞋”給他穿上了。

由此可見,具備出色的能力以後,白領還要學會低調做人,才能處理好各種關係,為自己贏得騰飛的機會。

晉升之路

晉升之路並非坦途,而是充滿了種種艱險與不確定性。白領們必須頭腦清醒、保持冷靜,才能一路走好。

(1)先要好好表現

在工作中,積極主動承擔新挑戰是使自己得到更高的位置的一種辦法。隻是往前邁一步——積極主動——常常會喚起你內心世界中獲勝的必要的東西。從某種角度講,你要積極主動做那些你認為完全有機會成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