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

照片中正在上課的王蘭老師手指投影,和藹可親,那時的她已年過六旬。早在20世紀七十年代末,王蘭老師就率先把幻燈投影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的實踐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在1983年召開的第一次全國電化教育工作會議中,王蘭老師作為唯一的小學教師代表介紹了經驗,受到教育部領導和與會代表的一致好評。九十年代末期,王蘭老師又帶領老師們把現代教學技術引進課堂,為提高課堂效率再創輝煌。

學生喜愛王蘭老師,不僅僅是因為她把濃濃的愛融入到平時的工作中,溫暖關心著每一個孩子,更重要的是在王老師的課堂上,學生總能學得輕鬆、自在。拚音教學中,王老師把一個個毫無意義的抽象符號變得具體、形象、生動,讓學生不僅會讀會寫,更讓學生輕鬆愉快地掌握了規律,習得了方法。

黑板上板書的“寶塔、小山、田野、樹枝”等詞語,體現的正是王蘭老師創造的隨文識字法。把字詞教學貫穿於閱讀教學全過程,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識字,把枯燥的識字變成一種樂趣。

——南京市長江路小學 錢辭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