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戰勝人性的弱點,細節是關鍵(1)(2 / 3)

控製情緒的能力有幾種不同的層次,每個人要逐漸了解自己的脾氣,並且有節製的控製自己。要知道三國時代的梟雄劉備,上場時的第一個形容就是“喜怒不形於色”。

另外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在即將做一件事情之前,還不知道具體進展會怎樣呢,就進行了一係列消極的推想,越想越覺得希望渺茫,隻往糟糕的地方聯想,這樣當然就隻會把自己置於不利的境地。事情還沒去做,你就失去了理性,那麼這件事情十有八九就會朝你所想象的壞的結果去發展。那你可真就是“料事如神”了。

控製情緒,改掉壞脾氣

故事發生在一位日本禪師和一位日本武士之間。

武士信重向白隱禪師請教:“禪師,真的有天堂和地獄嗎?”

白隱禪師問武士:“你是做什麼的?”

“我是一名武士!”

“看你的麵孔,猶如一個討飯乞丐!有哪個蠢主人會要你做他的門客?”白隱禪師大聲說。

“你說什麼?”武士信重哪受過這樣的侮辱!他非常憤怒,按住劍柄,作勢欲拔。

“哦,你有一把寶劍,但是你的寶劍也太鈍了,根本砍不下我的腦袋。”白隱禪師毫不在意地繼續說道。

信重勃然大怒,立刻拔出一把寒光閃閃的利劍來,對準了白隱禪師的胸膛。

“地獄之門由此打開。”禪師緩緩說道。

武士心中一震,當下有所悟,遂收起劍向白隱深深鞠了一躬。

“天堂之門由此敞開。”禪師麵帶微笑,溫和地對武士說道。

時任陸軍部長的斯坦頓先生來到林肯的辦公室,氣呼呼地向他抱怨,有一位少將竟敢用侮辱的話指責他在偏袒一些人。林肯當即建議斯坦頓寫一封內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夥。

“可以惡狠狠地罵他一頓。”林肯說。

斯坦頓聽從了林肯的建議,立刻寫了一封措辭強烈的信,然後拿給這位偉大的總統看。

“對了,對了。”林肯高聲叫好,“要的就是這個!好好訓他一頓,真寫絕了,斯坦頓。”

但是當斯坦頓把信疊好裝進信封裏時,林肯卻叫住他,問道:“你幹什麼?”

“寄出去呀。”斯坦頓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不要胡鬧。”林肯大聲說,“這封信不能發,快把它扔到爐子裏去。凡是生氣時寫的信,我都是這麼處理的。這封信寫得好,寫的時候你已經解了氣,發泄完了,現在感覺好多了吧,那麼就請你把它燒掉,然後再冷靜下來寫第二封信吧。”

學會控製我們自己的情緒是我們成功和快樂的要訣。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情緒都控製不了,你還指望他能控製什麼呢?在各種情緒裏,以憤怒、生氣的情緒危害為最大,所以尤其在怒發衝冠之際,最需要坐下來冷靜一下。一旦你發起脾氣,對人家說出一兩句不中聽的話,你會有一種發泄感。好像把你的不快部分地轉移到了別人身上,像是把自己的心理垃圾倒在了對方頭上一樣。但是對方呢?他會分享你的痛快嗎?你那火藥味的口氣、敵視的態度、憤怒的表情,能使對方更容易讚同你嗎?隻會給自己的人際關係埋下隱患。控製不好自己的情緒,隨便對身邊的人發怒,就像是自己給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親手埋下了地雷,而且還忘記了地雷的位置!

林肯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人,他對自己的情緒掌控得就非常出色。他認為,性格的力量一般會包含兩個方麵——意誌的力量和自控的力量。它的存在有兩個前提——強烈的情感以及對自己情感的堅定掌控。善於控製自己情緒的人,當然也就會善於駕馭人生。而不能控製自己情緒的人,往往一事無成。所以,讓我們努力提高這方麵的能力,及時、迅速、有力地趕走壞脾氣。

住在北美的西裏先生對他公司裏的員工們最近的工作狀態感到十分不滿,他為此專門開了一個全公司都必須參與的紀律整頓會,在會上嚴厲地批評了最近工作中出現的遲到、早退等不良現象,並在會後把經過修改的公司製度下發到了每個人手上。

應該說,西裏先生的意圖是好的,修改的製度裏也算是獎罰分明,但遺憾的是,就在幾天後的一個午後,西裏先生看報看得太入迷了,以至於忘了時間。他一看表,吃驚得幾乎把咖啡碰倒,“上帝,我就要遲到了。”他飛奔到停車場,跳進汽車。他的車在公路上以每小時90英裏的速度飛馳,結果很快便被交通警察逮住,他得到了——張罰單。

西裏先生立刻火冒三丈,大聲抱怨:“今天真是倒黴,這個警察居然有空跑來找我這樣一位善良、守法的納稅公民的麻煩,真是可笑!警察該做的是去抓小偷與強盜。”他在職員們的注視下走進辦公室,為了轉移這種尷尬的氣氛,他把銷售經理叫進辦公室。他很生氣地問一樁並購案是否已經敲定了,銷售經理說:“先生,我不知道在哪兒出了差錯,我們丟掉了這筆生意。”

西裏先生一聽到這個壞消息心裏更加煩亂了。他向銷售經理吼道:“先生,我們好不容易有機會做一筆大生意,它能使我們擴大生產線,增加收入。而你到底做了什麼呢?你把它搞砸了。那麼,讓我告訴你,你最好馬上把這筆生意爭回來,否則我就開除你。雖然你在這裏已經待了18年,但並不表示你有終身雇用的合同。”

被劈頭蓋臉訓斥了——頓的銷售經理氣急敗壞地走出西裏先生的辦公室,抱怨說:“真是薄情寡義,18年來我一直為公司賣力工作,所有的生意都是我拉來的,公司有我在才得以經營下去。僅僅因為我失去一筆生意,他就恐嚇要開除我,豈有此理!”

氣憤難平的銷售經理把秘書叫進他的辦公室問:“早上交代給你的那幾封信打好了沒有?”她回答說:“沒有。你不是說那幾位客戶還有點問題沒有定下來嗎?所以我一直在做其他的事情。”銷售經理的火猛地冒了出來,他說:“不要找任何借口。請你把這些信件趕快打好,如果辦不到,我就交給其他人去做。雖然你在這裏待了7年,但並不代表你可以幹到退休。這些信件今天一定要寄出去,不得有誤。”

秘書用力關上銷售經理辦公室的門,苦惱地說:“真是煩透了。多年來我一直盡力做好這份工作,加班幾百小時卻從未有過一點加班費,我比其他人做的多得多。現在就因為我無法同時做兩件事情,他就恐嚇要辭退我,豈有此理!”

她走到接線小姐那裏,說:“我有一些信件要你幫忙。雖然這不是你分內的工作,但你每天除了偶爾聽聽電話,並沒有其他什麼事可做。這些信今天就要寄出去,如果你無法辦到,最好讓我知道,我會叫別人做。”

秘書走後,接線小姐大發脾氣:“這是什麼意思?我是這裏最努力的職員,而待遇是最低的。他們忙不過來時,總要找我幫忙,要我幫忙還用這種態度,認為這是我應該做的,真是可笑。如果不是我盡心盡力,公司的事情早就停頓了。再說他們即便用兩倍的薪水也沒有辦法找到任何人來接替我的工作。”不過她還是把信件打出來了,盡管她心裏很不是滋味。

接線小姐回到家時心裏仍然很生氣。她進了屋子,猛地摔上門。她看到9歲的兒子正趴在地板上看電視,短褲被戳了一個大洞。她的火氣騰地冒了上來:“我告訴你多少次了,放學回家後先把你的髒衣服換下來。我不僅要上班,還要做全部的家務,已經被折磨得要死了。從現在起,三個星期內不準看電視。”

沮喪的兒子走進自己的小房間,自言自語道:“真是莫名其妙,一回來就罵我,還不準我看電視。”孩子越想越氣,無處發泄,正好看見他家的貓臥在地板中央。兒子便狠狠地踢了它——腳,罵道:“你給我滾出去!你這隻該死的貓!”

這個略帶趣味性的故事其實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與一個社會學的常識,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鏈條關係,每一個人都不是獨立存在於社會上的,你的不良情緒也將像擊鼓傳花一樣傳下去。最後肯定要有個可憐的人來承受這些負麵的情緒。而且,這個情緒鏈條裏的每一個人都度過了一個非常糟糕的晚上,大家不妨問問自己,這樣又何苦呢?在這樣的負麵情緒鏈條裏,終止這一切的肯定是一位智者。

美國某個政黨有位在政壇剛剛嶄露頭角的年輕候選人,為了以後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托人把他引薦到一位資深的政界要人那裏,希望這位政界要人能告訴他一些政治上取得成功的經驗,以及如何獲得選票。

但這位政界要人提出了一個條件,他說“你每次打斷我的說話,就得付我五美金。”

候選人說:“好的,沒問題。”

“那什麼時候開始?”政客問道。

“現在,馬上可以開始。”

“很好。第一條是,對你聽到對自己的詆毀或者汙蔑,一定不要感到憤怒。隨時都要注意這一點。”

“噢,我能做到。不管人們說我什麼,我都不會生氣。我對別人的話毫不在意。”

“很好,這是我經驗的第一條。但是,坦白地說,我是不願意你這樣一個不道德的流氓當選的……”

“先生,你怎麼能……”

“請付五美金。”

“哦!啊!這隻是一個教訓,對不對?”

“哦,是的,這是一個教訓。但是,實際就是我的看法……”資深政客輕蔑地說。

“你怎麼能這麼說……”新人似乎要發怒了。

“請付五美金。”

“哦!啊!”他氣急敗壞地說,“這又是一個教訓。你的五美金賺得也太容易了。”

“沒錯,又是一個五美金。總計十美金,你是否先付清錢,然後我們再繼續談?因為,誰都知道,你有不講信用和喜歡賴賬的‘美名’……”

“你這個可惡的家夥!”年輕人發怒了。

“請付五美金。”

“啊!又一個教訓。噢,我最好試著控製自己的脾氣。”

“好,收回前麵的話。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這樣,我認為你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物,因為考慮到你低賤的家庭出身,又有那樣一個聲名狼藉的父親……”

“你才是個聲名狼藉的惡棍!”

“請付五美金。”

其實這正是這個年輕人學會自我克製的第一課,他為此付出了高昂的學費。當然,要比所謂的每次打斷談話的“五美金”多太多了,那隻是一個遊戲罷了。實際上,他交給了這位老師上萬美金的學費。但是作為一個想要在政界發展的人,這當然是值得的。然後,那個政界要人說:“現在,就不是五美金的問題了。你要記住,你每發一次火或者對自己所受的侮辱而生氣時,至少會因此而失去一張選票。當然,一般來說絕不會隻少一張。對你來說,選票可比銀行的鈔票值錢得多。而且在我們這裏,也不像別的國家,也不是錢能買來的。”

平靜之後再做決定

飛機場總是人來人往,但還不至於像火車站那麼混亂,有一位女士正在候機,她買了一包薯條和一杯可樂。小店裏沒有可以單獨坐的地方,她選擇了一個穿著很考究看上去很紳士的男人桌子旁邊的空椅子坐下來。可當她開始吃第一根薯條的時候,男人突然惡狠狠地盯著她,像一個獵手盯著他的獵物。

然後,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他的手竟然慢慢地伸進她的薯條袋,掏出一根放到自己的嘴裏……她簡直憤怒至極,剛才那個第一眼看上去安詳而有教養的中年紳士突然之間變成了一個邪惡、粗野、危險的家夥……兩個人僵持著,互不相讓,你拿我也拿,兩隻手在薯條上你來我往,倆人怒目而視,刻意沉默,像是一場無聲的戰爭。他們就這樣吃完了一包薯條,直到離開的時候,那位女士的心髒還因惱怒而狂跳不已——自己竟然碰到了一個在餐館裏毫無顧忌地從陌生人盤中取食的無禮之人!可就在這時,她在手提包裏發現了自己的那一袋薯條。原來,是她自己忘了把薯條掏出來,那個挑起戰爭的人竟然就是她自己!她覺得羞愧難當,從出生以來也沒有感覺這麼丟人,這麼難堪過。

這個故事給了我們很多啟示,比如說,在現實生活中,人的心情和情緒的好壞其實隻跟我們打量生活的眼神有關,也就是說,相由心生,你心情好的時候,看什麼都是好的,心情壞的時候,看什麼都是壞的。即使明明是同一種狀況——例如,你正在耐心地等公共汽車,突然有個人猛地從後麵推了你一把,你會有什麼感覺?如果你當即判斷這個人是有意推你,你一定會很氣惱,甚至憤怒;但是當你轉過身來,發現那個推你的人戴著墨鏡,拄著一根拐杖,在你認定他是個盲人的時候,你肯定對自己最初的憤怒感到尷尬和歉疚;可假如你把他扶上車,幫他找到座位時,這個人卻摘下墨鏡,開始讀報,你的感覺又將如何?看到這裏,你一定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對周圍所發生的事情的情緒反應,是直接建立在我們對事物如何思考的基礎之上的,隻要你的思維模式發生變化,你的心情也就隨之發生變化。我們的憤怒和狂躁,甚至難以自控的歇斯底裏,很多時候源於不明晰、不合邏輯和方向錯誤的思維模式。所以如果想要改變的話也應該在這裏下手,應該在平息了自己的憤怒之後,平靜地作出反應,作出決定。

當你確定自己是受害者的時候,你極容易從對方臉上捕捉到惡意,把他的原本無心當成故意。通常,我們就是用這樣的思維模式給自己糟糕的心情作乘法的——想想看,如果你在做飯的時候不小心劃了手,你驚慌失措地捧著流血的手跑出來,正在看拳擊的丈夫隻輕描淡寫地說創可貼在寫字台第二個抽屜裏的時候,看著他那張無動於衷的臉,你絕不會認為他隻是對自己喜歡的事情過於著迷,卻篤定地認為他原本就是對你再沒有了愛意,並因此而怒火中燒,甚至有一種把他從沙發上揪起來、從窗子裏扔下去的衝動;陪著高燒的孩子到醫院看病的時候,孩子燒得小臉通紅昏昏沉沉,看病的大夫卻漫不經心地看著雜誌,你多半會斷然認定他是個毫無同情心和職業道德,存心跟你過不去的家夥……

其實生活中的很多時候,也許你就是故事中那個正在等飛機的女士,你的惱怒、狂躁甚至失控僅僅是因為你錯誤地把自己放在了被人故意侵犯的受害者的地位上,而且,比那位女士還不幸的是,你一直沒有機會發現那包在你提包裏的薯條,無從意識到這原本是你的一場誤判。永遠地生活在痛苦和憤怒之中,而一旦明白了這些,你又將陷入懊悔之中。那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不要緊,也不用著急,從現在開始就來得及,但是再拖延下去可就說不準了,我們可以嚐試如下的辦法:讓我們在情緒難以自控的時候,先摸摸自己的手提包,看看那袋薯條是不是在自己這裏,那個作惡的人是不是你自己,這是個比喻,也可以說,你要冷靜下來,發現自己憤怒的原因,以及這個原因有沒有搞錯;另外,就算對方真是那個從你的薯條袋裏取食物的人,也不要輕易就判定他是惡意冒犯,也許他和你一樣,隻是忘了把薯條從自己的袋子裏取出來而已。人和人之間,多一些善意,少一些誤解,總是沒有壞處的。退一萬步說,就算他真的是有意冒犯你——可是一包薯條又算得了什麼呢,給他吃不就好了,何必與之置氣呢?千萬不要和沒有素質的人爭辯,這樣很容易讓別人分不清到底誰是那個沒有素質的人。

虛榮是沉重的枷鎖

村裏有一個女孩叫蘇菲亞,長得好看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又粗又長。同時,她也是一個非常愛美,非常會打扮自己的孩子,這在村裏可不多見。

每當春天來臨的時候,蘇菲亞總會從田野裏采來好多鮮花,裝點在自己的房間裏,土坯做的牆壁在她的裝扮下,顯得比皇宮都要華麗;夏天來了,她會在花叢中捕捉許多花蝴蝶,夾在筆記本裏做成標本,閑暇時翻開來笑嘻嘻地看;秋天,她還會到自家後麵的園子裏撿拾楓樹上凋零的落葉,那些楓葉火紅一片,像一個個寫滿夢想的青春請柬;冬天如約而至,她會和弟弟一起,在自家籬笆圍成的院子裏堆一個雪人,還會用菜窖裏的胡蘿卜給雪人裝上一個漂亮的鼻子。

所有的這些事,都是發生在蘇菲亞小時候的事情了,等到蘇菲亞長大後上了中學,家裏人開始發現她變了,以前那個天真無邪的“小蘇菲亞”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淑女一般文靜而且多愁善感的女孩。可能是青春期的緣故吧,爸媽們隻好無奈地這樣設想。

到了城鎮裏上學之後,她和同學們逛了幾次街,然後,蘇菲亞就再也沒有去過任何一條街道,除了不得已路過之外,她也會盡量強迫自己目視前方,從不左顧右盼。其實,她並不是害羞,而是怕街道兩旁櫥窗裏的時尚服裝傷了自己的自尊。

每當周末回家休息,回到她的家鄉,這個小小的,安靜的村莊。蘇菲亞向父母索要生活費時,逐漸加重了“力度”。由一開始的十美元,變成了現在的三十美元,這已經讓父母很難承擔了,但她甚至還嫌不夠。父母問她,怎麼了,孩子?學校裏的夥食漲價了嗎?

每當聽到父母關心的詢問,蘇菲亞竟然會莫名地對著父母大發雷霆。

蘇菲亞像那個年紀的大部分女孩子一樣,她開始學著打扮自己,但是她把自己打扮得過於成熟,打扮的方式也過於繁複,時常會在鏡子前花掉一上午的時候,再用半個晚上的時間卸妝。她把自己弄得像一個過早開放的交際花。幾個室友私下裏也不禁談到她,總說她變了,別的室友圍了一條蘇格蘭格子的圍巾,她也會買一條;別的室友新添了一雙長筒的靴子,她也會給自己添一雙;別的同學定做了一條連衣裙,為了買到相同的款式,她會跑遍好幾條街。

她最恐懼的就是,別人喊她“土包子”,如果有人敢這麼叫她,她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地和那個人拚命的。不過幸運的是,其實她身邊並沒有那種不善良的人。她也一點都不像來自農村的人。可是她卻不知道,她從一個“土包子”蛻變成一個“水晶包”,她的父母在背後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父親在鎮上的建築工地上做瓦工,磕磕碰碰的,身上的傷長年不斷;母親在飲料廠給人洗藥材,遇見一些過敏的藥材,往往兩隻眼睛都腫得眯成一條線……可以說,她是在用父母的心血和苦累來編織自己虛榮的麵具。簡直就是和那些剝削她父母的資本家一樣,是吸血鬼!

然而這還不是最重要的,身為學生的她,連學習成績也一落千丈,這可是一個學生的根本。由當初進班時的第一名,滑落到中等偏下。理論測試甚至已經兩次不及格了。

在一次放學後,席拉老師特意把蘇菲亞叫到了自己家裏,給她講了這樣一則古老的寓言:

在古時候,有一匹小馬立下誌願,要做一匹馳騁天下的千裏馬。做千裏馬的第一條就是要比速度,然而,這匹小馬始終落在別人的後麵。幾次失敗以後,小馬淚流滿麵跑到媽媽那裏,把自己的苦衷說給了媽媽聽。

小馬的媽媽讓小馬按照比賽時候的樣子跑一遍給自己看,小馬準備了一個漂亮的起跑姿勢,然後每一步都很有規律地奔跑著。

媽媽笑得前仰後合,媽媽說:“孩子,一匹太在乎自己奔跑姿勢的馬是跑不快的。如果想成為千裏馬,你必須拋棄那些無用的姿勢,你的心裏隻有奔跑,不停地奔跑,你的眼裏隻有你前方的目標,我們的意義在於奔跑,而不是表演!”

後來,小馬按照媽媽的吩咐,刻苦練習,摒棄舊習,日後終於成為一匹迅如疾風的千裏馬。

這個簡單的寓言很快就講完了,隨後,希拉老師從兜裏掏出一大遝零錢給蘇菲亞說,這是你的父親給你送來的生活費,你不在寢室,我替你代收了,我聞了一下,上麵充滿了撲鼻的磚瓦的味道和藥材的香味……

蘇菲亞控製不住自己了,握著父親送來的那些零錢,第一次哭得這麼傷心,這麼懊悔。

後來,蘇菲亞謹記著希拉老師的故事,一改往常的陋習,刻苦學習,終於,考上了一所著名的大學,經過十年的奮鬥和積澱之後,她成了文學院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

蘇菲亞後來每次給自己的學生們講第一堂語言修辭課時,都會說這樣一句有感而發的話與大家共勉:

一匹正在忙著追趕春天的烈馬,哪顧得上其蹄聲是否抑揚頓挫呢?不管是華爾茲、倫巴,還是探戈,所有的節拍對於它來說都將是沉重的枷鎖。因此,最先到達春天的烈馬,都是不懂音樂、不懂優美姿態的,直奔真正目標的馬!

拋掉那些虛榮的外表吧,解開那沉重的枷鎖,這樣自己才會跑得更快,跑得更遠!

虛榮會葬送人生

虛榮不僅是嚴重的心理問題,更是人性中一個很大的缺陷,也是一種葬送前程的缺點,它會使人為了表麵光鮮,挖空心思地讓自己“好看一些”、“麵子上過得去”這是亞洲文化裏最不健康的地方。

有一隻老鼠生下了一個漂亮的女兒,老鼠總想把女兒嫁給一個有權勢的人。它看到太陽魅力非凡,就巴結太陽說:“太陽啊!你多麼偉大、能幹,萬物沒有你簡直就無法生存,你娶我的漂亮女兒做妻子吧!”太陽客氣地回答:“我不行,因為烏雲能遮住我,把你的女兒嫁給烏雲吧。”老鼠又去找烏雲,老鼠對它說:“你娶了我的女兒吧,你有這樣神通廣大的本領,我真敬慕你。”烏雲說:“不行,我沒什麼本領,我比不上風,風一吹,我就被吹跑了。”老鼠一聽,原來風比烏雲更有本領,於是找到風,對它說:“風啊!我可找到你了,聽說你很有本領、有權威,我願將我美麗的女兒嫁給你。”風一聽這無頭無尾的話,緊鎖雙眉說:“誰稀罕你的女兒,你去找牆吧,他比我行!”老鼠一聽,又決定去找牆。牆偷偷地說:“我倒是怕你們這些老鼠,你們一打洞,我可就危險了。我不配做你的女婿。”老鼠一想:牆怕老鼠,老鼠又怕誰呢?它忽然想起了祖宗的古訓,貓是老鼠的天敵,每一個老鼠生來都會本能地害怕貓。

於是就趕緊去找貓,點頭哈腰地說:“貓大哥,我總算找到你了,你聰明、能幹,有本事、有權威,做我的女婿吧!”貓一聽,倒是爽快地答應了:“太好了,就把你女兒嫁給我吧!最好今晚就成親。”

老鼠一聽這麼豪爽的話,開心極了,貓大哥真不愧是有魄力、有作為的男子漢,這下總算給女兒找到如意郎君了。於是喜滋滋地跑回家去,大聲對女兒說道:“我終於給你找到好靠山了,貓大哥最顯赫、最有權勢,你能享福了!”當晚就把女兒打扮起來,請來了一群老鼠儀仗隊,打著燈籠、涼傘、旗子,敲著鑼鼓,一路上吹吹打打,把女兒用花轎送到了新郎的住地。貓一看,老鼠新娘來了,等轎子剛進門,還未等新娘下轎就撲了上去,一口將可愛的老鼠新娘吞進肚裏去了。

其實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這種情況並不是沒有的,許多人因追求華而不實的東西變得虛榮,也因此為日後的悲劇埋下了禍根。我們的社會一直以來似乎都不是太譴責虛榮,仿佛人人愛慕虛榮,無須譴責,好像這是理所應得的事情。甚至有人覺得,如果一個人不虛榮,那他就一定很虛偽。事實上,許多悲劇的問題皆源於此。

以現在的年輕人為例,大部分都追求漂亮外表,但這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再自然不過的事情,無可厚非。然而,現在卻流行一種“整容”的時尚。鼻子塌可以變得挺直,眼睛小可以整成大眼睛,臉龐方的可整成小圓臉。這可真是上帝給了你一張臉,你卻自己又造了一張。

據說有一位女青年為了見麵時讓男友大吃一驚,便跑到整容院做了腮紅。可是,她原本要的是“白裏透紅,與眾不同”的效果,誰知手術做完後,她發現這些腮紅很奇怪,就像長期暴曬產生的高原紅一樣,而這時候,她想去除整容的效果已經不是現在的醫學所能達到的了。於是,她就把這家美容院告上法庭,整天忙著考慮用何種證據贏得官司,連男友也不想見了。最後當然也就分手了,可謂是最讓人痛苦的買櫝還珠。試問,這難道不是虛榮造成的悲劇嗎?

更可悲的是,一些無知的孩子因為過分注重衣服首飾以及吃喝玩樂這些外在的虛榮,但家裏條件又不允許他們這樣胡作非為。於是他們便開始了小偷小摸,偷父母的、同學的、老師的,有的甚至走上搶劫的犯罪之路。為了表麵的光鮮,卻把美好的人生都葬送掉了。

我們之所以一定要討論這個話題,是因為虛榮心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虛榮心一旦形成以後,會衍生諸多不良的心態、習慣和行為,會讓人們隻看到眼前的微小好處,而離成功越來越遠。當你虛榮時,你會變得自負,會錯誤地以為自己的能力很強。可是你應該明白,你比別人裝扮得要低劣、差勁得多。你私下常常窘迫不已,但你還是拚命想出盡風頭,當然最終將什麼也得不到。一旦真相大白,你隻能無地自容,厭惡自己,失去信心,放棄使自己變得更有價值的機會。到頭來,虛榮帶給你的隻是失敗。

你必須了解到一件事,那就是:你一直都是在玩一種令人沮喪的遊戲,對自己發動了一場注定要失敗的戰爭,你將變成一個固執己見的小小的獨裁者,你把自己放在一個非常可憐的境地裏,你將會在生活和工作中處處碰壁,神經緊張,夜不成寢。為了自己外表上很多不必要的東西犧牲了真正有價值的東西。這是絕對不可取的人生態度。其實,要想戒除虛榮心也是有方法可循的,隻要你平心靜氣地觀察一下自己,不要貪婪地盯著成功,盯著那些優秀的人。你不要先入為主,認為自己不行,我們應該先成為自己的好朋友,然後就可以成為別人的好朋友。對任何人都坦誠相待,這樣,你便於無形之中逐漸地遠離了虛榮。

因傑出的藝術水平而名垂青史的著名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曾在佛羅倫薩雕刻了一尊石像,當他看到這尊凝聚了自己所有功力的作品時,他也為自己感到驕傲。作品預展時,佛羅倫薩萬人空巷,對他的創作歎為觀止。

連佛羅倫薩市長也來參觀了,眾多權貴圍在雕像前竊竊私語,等待市長發表意見。

市長傲慢地朝雕像看了幾眼,問:“作者來了嗎?”

米開朗基羅被人請到市長麵前,市長說:“雕石匠,我覺得這個石像的鼻子低了點,影響了整個雕像的藝術氛圍。”

米開朗基羅聽了之後說:“尊敬的市長,我會按照你的要求加高石像的鼻子。”

說完,米開朗基羅讓助手取出工具,提著石粉對石像的鼻子進行加工。米開朗基羅在石像的鼻子上抹著石粉。抹了一會兒,他來到市長麵前,說:“尊敬的市長,我已經按照你的要求加高了石像的鼻子,你看現在還行嗎?”

市長看了看點點頭說:“雕石匠,現在好多了,這才是完美的藝術。”

市長走後,米開朗基羅的助手百思不解,問:“你隻是在石像的鼻子上抹了三把石粉,石像的鼻子根本沒有加高。”米開朗基羅聳聳肩說:“可是,市長認為高了。”

那尊石像直到現在還矗立在佛羅倫薩的街頭,成為一個具有文化內涵的旅遊景點。清楚那尊石像來曆的人都知道這樣一句諺語:權貴的虛榮就是石像鼻子上的三把石粉。這個諺語就是來自於這個真實的故事,足以後人借鑒。

在一個邊遠山區裏,有這樣一位年輕的獵人,他天天都出去打兔子,卻總是空手而歸。時間一長,妻子也瞧不起他:“你要能打到兔子,那就成癩蛤蟆吃上天鵝肉了。”獵人聽了妻子的話後異常地生氣,他決心要妻子對自己刮目相看。

打定主意後,獵人對妻子說:“今天,我要打不著一隻兔子,就不回來見你。”妻子皺了皺眉,說:“不是我記錯的話,這句話你說過一千次了,還不是照樣空手回來了。”

獵人像往常一樣,來到他經常打獵的山腳下,隻見一隻兔子在匆忙逃跑的過程中,一下子失足掉進一個枯井裏,枯井並不深,兔子就是跳不出來,見到這種情況,獵人喜出望外,便不假思索地下到枯井裏,用一根繩子拴住兔子的脖子,提溜起來,高興地往家裏跑。到了村邊,他突然想起什麼大事一樣,立即停住腳,他想,不能這樣回去,妻子看了,該說是捉的,不是打的。到時候又要瞧不起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