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自愛,讓孩子享有貴賓般的尊榮
一天,蕊蕊的媽媽接到老師打來的電話,說發現蕊蕊在飯館請同學吃飯,讓她問問是怎麼回事。
等蕊蕊放學回來,媽媽問他:“你是不是請同學吃飯了?”
蕊蕊支支吾吾地說:“是這樣的,我前幾天當上了合唱團的團長,同學們讓我請客。
“他們讓你請客你就請客,你這麼聽他們的話?你們剛上中學,才多大的孩子啊?動不動就請客,這是什麼壞風氣!”媽媽說。
“他們也請過我,我不好意思不回請人家。”蕊蕊回答。
“那你請客的錢是從哪裏來的呢?”
“是……是我從爸爸錢包裏拿的。”蕊蕊的聲音小得像蚊子。
“你爸爸錢包?你怎麼找到你爸爸錢包的?”
“趁他洗澡的時候,從衣服裏拿的。拿了100塊錢。”
媽媽想發火,可是忍住了。問他:“你知道自己錯在哪裏了嗎?”
“我……我不該拿爸爸的錢。”
“可是同學讓你請客,你沒有錢怎麼請呢?”媽媽問蕊蕊。
“這,我也不知道。”
“蕊蕊,你們還小,在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不要動不動就學社會上互相請客吃喝的壞習氣。再說,你雖然是拿爸爸的錢,可這也是小偷行為,這些你都知道嗎?”媽媽語重心長地說。
“我知道錯了”,蕊蕊真誠地對媽媽說。
“還有,以後遇到這種事情要誠實地和爸爸媽媽說,不應該瞞著我們請同學吃飯,更不應該私自拿爸爸的錢。如果你告訴了我們,我們會和你一起想辦法,這樣不是更好嗎?”
“我知道錯了媽媽,以後一定會改的。”
“好吧,媽媽相信你,知錯就改還是好孩子。”
自尊自愛,是生命的節拍。自尊的人懂得自愛,不自愛的人無自尊可言。如花般嬌嫩,如初陽般富有朝氣的孩子們,無不渴望得到他人的關愛和尊重。可是怎樣達到這一點,就需要父母在養育女兒的過程中多下點工夫了。其實,我們的古人早已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欲人尊己先自尊,欲人愛己先自愛”,簡單來說,就是自尊自愛。自尊,是尊重自己,不向別人卑躬屈膝,也不容別人歧視侮辱。自愛,是愛惜自己的生命,愛惜自己的人格,愛惜自己的名譽。因此,請父母們和你的孩子一道,踏著自尊自愛的生命節拍欣然前行吧。
孩子正處於成長期當中,犯錯誤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家長在教導孩子的時候一定要端正態度,這個案例中的媽媽用“微笑麵對孩子錯誤”的寬容使孩子認識並改正了錯誤。她的教育方法無疑是成功的,既沒有大動幹戈,打擊女兒的自尊,又很好地保護了女兒獨立麵對問題的自信。有這樣一個好媽媽,相信蕊蕊在以後的成長道路上一定會信心十足地麵對各種問題。
孩子成長階段正是敏感階段,這個時候孩子的自尊也是非常強的,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要自尊自愛的時候要注意方式,這樣才能讓孩子真正的理解自尊自愛。
1.自尊自愛不等於軟弱
不少家長在培養孩子時,由於觀點錯誤,導致不少孩子從小性格比較軟弱,遇到比自己強大的孩子,不管是什麼都會無條件地做出讓步,家長卻還表揚她聽話、文靜,或者溫柔,從而加劇了這種狀況,其實這對於孩子將來的成長,十分不利,這也不是自尊自愛的一方麵。
依依是個溫順的孩子,家長教育她為人要謙和,這才是自尊自愛,和別人爭吵是會有損自己的尊嚴和形象的。在這樣的教育下依依變得非常軟弱。學校的同學隨便翻她的東西,還拿她的文具用,但是依依謹記父母的教誨,保持著自己該有的“尊嚴”,即便心裏不願也從來不拒絕,使得她越來越軟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