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第七個價值觀:成長比贏輸重要(1)(2 / 2)

總而言之,家庭教育要用一個長遠的眼光去衡量。美國有一句諺語:“愛孩子是老母雞都會做的事情。”我們不能因為自己自私的愛,導致孩子不敢接受挫折。讓孩子直麵挫折,讓他體驗和克服困難,建立積極進取的自信心,這才是家庭教育的精髓。所以,對孩子“狠下心”來吧,讓他敢於麵對挫折,這才是真正的愛孩子、教育孩子。

挫折麵前,讓孩子樹立摔不碎的意誌

爸爸和女兒做了一個交換:女兒捏冰塊15分鍾,爸爸送給她一本好書。

爸爸從冰箱的冷凍櫃裏取出一塊大大的冰塊,第給女兒,讓女兒一直握著它。女兒剛握了兩分鍾,就感到骨頭鑽心的疼。但不肯服輸的女兒為了贏得這場比賽,她用另一隻手拿起旁邊的藥瓶,認真看上麵的詳細說明,借用這種辦法來轉移注意力。

堅持到第五分鍾後,女孩感覺手部的骨頭都要凍裂了。但是離15分鍾還有很長時間,於是她繼續堅持著。

又過了兩分鍾,她的手已經被凍得麻木了。直到堅持到第15分鍾,女兒發現自己的手已經變成了紫紅色,火辣辣地感覺,這時候她把所剩不多的冰塊放下,再摸其他的東西,感覺都很燙。心疼女兒的爸爸趕緊幫她用水衝手。

為了表示對女兒戰勝冰塊的獎勵,爸爸送給她一本好書。女兒為此歡呼雀躍,絲毫沒有顧及手的疼痛。

正是由於這種訓練,讓這個女孩練就了堅強的品格,並感受了勇敢帶來的樂趣,最終在學業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哈佛大學。

或許,你會感到這位父親的殘酷,為了讓孩子擁有堅強的意誌,居然給她這麼殘酷的訓練。當然,這種做法並不是所有父母都能夠接受,但我們要感受的,是孩子從中被訓練出來的頑強意誌力。

很多讀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的父母,都會對書中的主人翁保爾·柯察金印象深刻,對保爾而言,無論是貧困、失戀、坐牢、戰爭,還是重傷和失明,都沒有打垮他,反而成為他更加頑強戰鬥的動力和支撐,他將自己有限的生命全部獻給了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並塑造了完美的個性和意誌,這種意誌就是堅強。

盡管在和平年代出生和成長的孩子,已經沒有機會再一次經曆這些槍林彈雨,但擁有堅強的性格,還是生命中十分重要的特質,它不僅會讓孩子拒絕成為生活中的弱者,而且還會讓他奔著成功的方向百折不撓,最終取得勝利。

不僅如此,相關研究還證實,智力的發展大致與三種性格品質有關,除自信外,還包括堅持力,以及為實現目標不斷積累成果的耐心。

由此可見,孩子若想成功,持之以恒是十分重要的,縱觀古今中外,幾乎每一位成功者都擁有一種堅持不懈、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克服一點兒困難對任何人來說也許並不難,難的是能夠始終如一地做下去,克服重重困境,直到最後的成功。

然而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在父母的百般嗬護下,喪失了堅強的品格,往往表現出膽怯懦弱,靦腆害羞,在遇到麻煩和困難的時候,無法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克服挫折,這對於孩子的成長十分不利。實際上,堅強的品格是可以培養的,隻要從小重視培養他堅強的習慣,那麼他此後的人生之路將會走得順順利利,進而更好的邁向成功。

1.不要把孩子當做弱者

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堅強,就不要將他當成弱者來看待,有位孩子的媽媽帶著五歲的兒子坐公交,有人為他讓座,孩子的媽媽卻說:“讓他站著吧,他已經到了應該自己站立的年齡了。”媽媽做得很好,因為隻有讓孩子自己站立,他的雙腿才會堅強,意誌才會更加堅定。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居裏夫人為了培養孩子的堅強性格,將大女兒帶到了戰爭前線救護傷員,在艱苦的環境中進行曆練,1918年,她再一次將兩個女兒留在了正在遭受德軍炮轟的巴黎,並告訴孩子們,轟炸的時候不要躲在地窖裏發抖,這種態度讓孩子們始終將自己當做強者,並練就了堅強的品格,這對孩子的一生起到了巨大作用,她們果真沒有令母親失望,都擁有了很好的未來。

2.讓孩子學會自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