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浩氣長存(2 / 3)

朱元璋小時候家境貧寒,當過乞丐,也當過和尚,哪有時間讀書呢?他做了皇帝之後,總得要讀一讀書吧。他可能隻是朦朦朧朧地聽說,中國有兩個聖人,一個是聖人孔子,一個是亞聖孟子。於是洪武五年的某一天,當他讀到孟子的時候,感覺就不對勁了。

他在《孟子》裏麵看到哪些東西呢?“民貴君輕”,竟然老百姓比國君貴,我竟然是輕的。“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臣民怎麼能夠把國君看作寇讎?孟子這一類思想給朱元璋以強烈的刺激。孟子在文章裏不斷罵暴君,朱元璋一對照,她妹的!原來我就是暴君啊。

所以他讀《孟子》的時候,覺得如芒刺在背。一邊讀,一邊罵,這個亞聖孟子怎麼說了這麼多荒謬的言論呢?哪裏像一個臣子所說的話呢?朱元璋甚至講了,這個老頭子如果生活在我明朝,我早把他腦袋給砍了。

上讀《孟子》,怪其對君不遜,怒曰:“使此老在,今日寧得免耶!”時將丁祭,遂命罷配享。明日,司天奏文星暗。上曰:“殆孟子故耶!”命複之。(《典故輯遺》)

朱元璋對於孟子變革性思想太恐懼了。據《明朝小史》記載,他下令把孟子的塑像從孔廟裏搬出來,因為孔子思想最大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就是孟子,所以孔廟裏麵,配享孔子的第一人就是孟子。朱元璋下詔把孟子從孔廟裏麵趕出去後,還發狠對大臣們講,如果有人對我這個詔令不滿意,我以大不敬罪論,對皇上大不敬是什麼樣的懲罰呢?殺頭之罪。

看到這個聖旨,滿朝文武首先覺得奇怪,孟子配享孔子,曆代都是這樣。怎麼到我們這一代,皇帝要下這個詔令呢?這時,刑部尚書錢唐挺身而出,抗疏直言,為孟子鳴冤。朱元璋當然憤怒異常,內侍趕緊把皇上動怒的情景描述給錢唐聽。可是錢唐說了一句話。

臣為孟軻而死,死有餘榮。(《明史·錢唐傳》)

如果我今天為了保護孟子的地位而死,死後可流芳百世。錢唐讓別人抬著棺材,袒露著胸膛,朱元璋不是說要用箭來射他嗎?行,我袒露著胸膛,讓你射吧!他抱著必死的決心,向奉天殿方向走去。朝堂的大臣都為錢唐捏了一把汗,內侍們又趕緊飛跑進去稟報。朱元璋還真做得出來,他果然命令金吾衛士殺氣騰騰地把弓都拉滿了,等待著錢唐的到來。

看到錢唐視死如歸的模樣,朱元璋更加生氣,因為他怎麼也想不通,這些讀書人竟然把道統看得比他的政統還重要,竟然如此地服膺於孟子而不臣服於他。他不光恨孟子,還恨敢於挑戰他皇權威嚴的大臣。他越發覺得孟子這個人太可怕了,所以他就真的命令他的侍衛接連向錢唐射箭。錢唐的左臂、右肩、胸部都中了箭,摔倒在朝堂之上,但沒有死,仍然掙紮著向皇帝座前爬過去。

這個時候朱元璋害怕了,他可能是第一次看到了一種精神的力量。朱元璋特別崇拜權勢,他覺得這個世界上,隻要有權勢什麼都能做得到。但這一次,他真是看到了一種精神。在這樣強大的精神力量麵前,朱元璋終於退縮了,沒有治錢唐的罪,而且還命令太醫院的太醫,趕緊為錢唐治療箭傷。到了第二年,冷靜下來的朱元璋又下了一道諭旨。

“孟子辨異端,辟邪說,發明孔子之道,配享如故”(《明史·禮誌四》)

說孟子這個人還是不錯的,還是讓他回到孔廟裏麵配享孔子吧。算是極不情願地把孟子的牌位又請了回去。

草莽出身的朱元璋可不是當年的齊宣王,哪裏會有心思聽取先哲孟子的敬告。君權在握的他,視孟子的學說為思想毒草,認為存在就會威脅到自己的統治。朱元璋雖然可以用武力來鎮壓孟子思想的追隨者,但孟子的精神影響之大,實在是他難以估料的。那麼他又會采取什麼樣的措施來對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