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章(1 / 2)

顧罡韜眼疾手快,飛身一閃,敏捷地抱住一棵碗口粗的樹,隨之身子騰空躍起,照準八字胡的腦門狠狠地給了一腳。

渭原市政府院內有前樓和後樓,領導都在後二樓,一律套間,外間是一個文件櫃和一套桌椅,供秘書辦公用。領導在裏間,一張大的老板台,背景是整牆的書架,另一側是一圈沙發和茶幾組合,牆角都站著一根鐵杆,鐵杆上掛著國旗。

副市長齊浩楠每次走進這種格式化的辦公場地,內心就產生一種被趨同的感覺。上任第一天,在渭原賓館有一個見麵會,省委組織部來了一位副部長,在講話中肯定了他的工作,並宣布了任命文件,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表態支持,市委劉書記還強調說:“齊浩楠同誌是從基層一步一個腳印幹上來的,工作經驗豐富,班子裏有這樣一位挑大梁的年輕幹部,對促進我們的工作大有好處。”

坐在一旁的齊浩楠即便覺著這隻是麵子上的話,但心裏也充滿感激。說實話,這麼多年在政界,自己被迫說的麵子話也不在少數,甚至每天都在說,想起這些,他不禁流露出一種自嘲的微笑。

按照分工,齊浩楠分管旅遊和城建,這是政府工作的大宗,牽涉各方利益,插手者太多,這對於剛剛上任的齊副市長來說,真是千頭萬緒。而且,他還不是常委,常委會他沒有資格參加,他懂得,是不是常委,在工作範圍內說話的力度是不一樣的。不是他做縣長的時候,好些事就是一個人說了算,大家都在圍著他轉悠。不能參加常委會,自己的意圖如何得以實現呢?他的經驗是,和書記、市長把關係協調好,處理好與人大主任、政協主席以及其他班子成員的事情,但這一張關係網是錯綜複雜的,在這張網裏如何周旋,做得周全,也是一門學問。他深知有些班子成員,成事不足,壞事有餘。自己資曆淺,少說多聽,先把尾巴夾起來,與人為善,不論人非,常思己過,這些做人的學問也適宜在官場撲騰出一片天地。在為官的哲學裏,不能不認真,也不能太認真。

齊浩楠上任伊始,市上便要啟動渭河文化廣場、渭原大道、渭原賓館、渭原大戲院等四大重點工程,項目啟動論證、設計方案招標、資金到位、拆遷還遷,真是千頭萬緒。他是總指揮,渭原市的報紙、電視台、電台都開了專欄,市裏也開了動員大會。但要把紙麵上的決定落實到現實中,那談何容易。就拆遷這一項,就夠人受的。他每天都處於緊張狀態,忙得可以說是鼻子和嘴爭著出氣。

渭原文化廣場的上馬,在班子成員裏意見也不一致,農民負擔、下崗職工再就業、教育等民生問題是首要的,花上億元搞這樣一個麵子工程,有些領導不讚同,老百姓也有意見。但一個廣場就是一個城市的客廳,要引進人才、資金和管理,必須整合推廣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廣場是一個窗口,這個窗口不能直接見效益,但它間接的能量是無可估量的。

外地有幾家大的規劃公司,先後托人找到齊浩楠,說文案他們可以出,如果選上了,付錢,選不上,分文不取。齊浩楠也鼓勵這樣的民間公司為廣場出方案,他還邀請了西安幾所著名的大學為施工方案做總體規劃。大學和民間公司不一樣,出場費很貴,但對於齊浩楠來說,卻是一分價錢一分貨。與此同時,他還抽暇考察了沿海城市的一些廣場,並在網上查閱了大量的廣場資料,他一心要為渭原市打造一座靚麗的城市客廳。

渭原大道規劃雙向八車道,好多人都不同意這麼占用耕地,然而這不符合齊浩楠的心性,他要幹就幹最好,至少在關中地區是拔尖的。因為耕地問題,沿路的老百姓曾打著白布黑字的橫幅圍過市政府的門,齊浩楠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他下班後親自到沿路去私訪,發現圍堵市政府的行為,隻是個別人組織的,大部分老百姓還是支持政府有所作為的。齊浩楠這才明白,老百姓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樣自私,老百姓也是通情達理的,隻要政府真的為老百姓幹事,他們是會支持的。經過好多部門的協調解決,事情終於平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