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原賓館是按照四星級設計的,這讓齊浩楠的內心非常矛盾,上級有精神說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可以拉動內需,賓館的建設當然可以拉動內需,但此舉又不符合上級對樓堂館所的限製。他進退兩難,在市委書記的撐腰打氣下,他心裏才算稍稍安穩。書記對他說:“甩開膀子幹,出了問題有我呢!”
在這些工程的排序中,齊浩楠把大戲院放在了最後,他也有顧慮。在項目推進中,戲院的事情相對軟一點,可有可無。主管文化的女副市長劉麗和他私交不錯,一次,劉麗請他看渭原秦劇院排演的一出戲,他去看了,結果主演當場暈倒。第二天,齊浩楠和劉麗到醫院去看望這位梅花獎得主、國家一級演員,因為人家是在給兩位副市長的彙報演出中暈倒的,於情於理都應該代表組織去看一下。沒想到,那個女演員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訴說了劇團的種種艱辛。齊浩楠以前對這個行業不了解,一下子感動了,便立即向劉麗表示,大戲院盡快開工。
這幾項工程全麵推進後,省上有關部門在渭原市召開了現場會。這座古城終因在很短的時間內起了幾座標誌性建築,在關中地區一下子聲名鵲起。
然而,官場就是這樣,有了政績,各種傳言就會如影隨形。外界瘋傳每一個工程的背後,都有一些說不清道不白的交易在裏頭,齊浩楠是總指揮,當然不能例外。一些傳聞也會飄進齊浩楠的耳朵,他明白,征地拆遷搞基建是一個龐大的利益鏈條,他手下各個部門的大員有好幾十位,如果人家存心腐敗,他作為總指揮也沒有辦法。在很多會議上,他一再告誡手下的局長主任,說你們拿著國家的俸祿,出入有專車,吃飯有人請,煙酒有人送,你們應該知足了。再說了,大家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出了事情你們對得起誰?自己身敗名裂不算,一家子老老少少今後怎麼做人?這些話,句句苦口婆心,有些甚至人情味超越了原則,但是人家聽不聽,也不是他齊浩楠所能左右的。在這些事情上他隻能做到潔身自好,作為工程總指揮,他從不插手具體的事情,他希望能從這些利益鏈條中剝離自己,守住一片清白。雖然這樣做了,但依然擋不住風言風語。
齊浩楠的政績是幹出來的,但即使幹出來的也需要讓上級知道。所以,逢年過節他也要走動走動,盡管從內心說,他擁護不跑官不要官的紀律,但實際情況卻往往不是這樣。因為不走動走動,領導不認識你,不知道你在忙什麼,就可能惹麻煩,再說有些工作也需要彙報。在這種兩難的選擇中,齊浩楠的價值觀也在變化著。
然而,傳言畢竟是傳言,是在很好的口碑麵前,傳言對齊浩楠暫時沒有構成實質性威脅。他還進一步在渭原市推進自己的施政理念,針對某些權力部門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現狀,齊浩楠在市長辦公會上率先提出轉變政府職能的具體措施,成立政務中心,提高辦事效率。
任何工作都需要具體的人去完成,沒有人,所有的工作都歸於零。齊浩楠以市政府的名義,在省城舉行了一次招聘會。通過招聘,他一次給各單位充實了150名人才,這在渭原市同樣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這一時段的齊浩楠,正是春風得意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