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成名的人,對於他的工作已成了習慣,你的恭維若不能別出心裁,一定不能打到他的心裏。對付這種人,最好揀工作以外的另一種事情去讚美他。要欣賞他那些不大為別人所知道的,卻是他自以為得意的事情。你不要以為凡是恭維便不會得罪人。
要知道,言不由衷的話很容易鬧出毛病來。正如你不能隨便看見女人就讚美漂亮,如她明知自己實在是不漂亮時,心裏會覺得你浮滑。有些女人,你可以讚美她活潑,或說她苗條,或說她健美,或讚美她的才智、聰明與幽默,或恭維她處理家務井井有條、教育兒女有方等。同是女人,各有所長,雖是讚美,也要加以選擇。
在社交上,有些人不喜歡聽取別人的意見,心目中隻有自己,而且自以為比別人高明,事事要占上風。即使你真的見識比別人高明,這種態度也是要不得的。你簡直不為對方留一點餘地,好像要把他窘迫到無路可走,才覺得滿意似的。這種習慣使你自絕於一切朋友和同事,沒有人肯給你提供一點意見,更不敢向你進一點忠告。首先你要明白,日常談論的話題十有八九是沒有絕對是非標準的。你的意見不一定是對的,而別人的意見也不一定是錯的,把雙方意見的總和再行分配,你可能隻有一半是對的,那麼你為什麼每次都竭力反駁別人呢?有這種毛病的恰恰是聰明人居多數,想從自己的思想中提煉出更高超的見解,以為如此才會更使人敬服。但一些平凡的事實是不必嚴肅討論的,所以你要注意在輕鬆的談話中,不可以太認真。在別人和你談話時,他根本沒有準備請你說教,大家說說笑笑便了,你若故作聰明,動輒賣弄一些高超的見解,對方是絕不會樂意接受的,所以你不可隨時擺出像要教導別人的神氣。
在社交上,你的朋友或同事向你提出一個意見時,若不能即刻讚成,你最低限度也要表示可以考慮,但不可馬上反駁。要是你的朋友和你談天,你要注意,太多的執拗會把有趣的話題變成乏味的遊戲。國家之間、團體之間、企業之間、組織之間,必有形形包色的交往。這些交往在許多情況下是由代表它們的人以口語表達的形式來實現的。
善表達者,對友好的雙方來說,能溝通彼此的聯係,增強彼此的友誼,消除彼此的隔閡,化解彼此的矛盾;對敵對的雙方來說,可以表明自己的立場,維護自己的權益,震懾對手的野心,麻痹對手的意誌,誘導對手的言行。因此說,準確的語言表達是國家、團體、企業、組織進行外交和公關活動的融合劑。
第3節說話的個人價值
語言是一個人開掘奮鬥之路、捕捉人生良機和獲取各種利益的特殊工具。說話水平高,很多利益呼之即來;說話水平低,很多利益聞聲而去。那些說話水平高超的人總能搖唇鼓舌,把各種願望和意思恰到好處地表達出來,把各種利益順理成章地聚攏到對自己有利的方向上來。所以,口才和說話能力對個人有重大的價值。
1.有益於思想交流
一個人的思想若隻裝在自己的腦子裏,究竟怎麼樣,別人無從知曉;一個人要禁錮自己的思想也不可能。人的思想需要表達,需要與別人交流。這樣,別人才知道你,你才知道別人。交流的方式當然可以是文字、表情、手勢、動作,但更多的、更普遍的、作用更大的,則是口語。無怪人們說:“與君一夕話,勝讀十年書。”管子說:“心司慮,慮必順言,言得謂之知。”他指出,心主管思想,思想由言語來表達,表達出來別人就知道了。這就是思想交流了。生活在社會中的人,思想是千差萬別、錯綜複雜的,對人、對事、對問題的認識,不可能都完美、正確。通過口語這一工具,便可以與別人切磋、溝通、交換意見,在不斷的修正中獲得正確的認識。這樣,自己的思想就會進步,境界就會提高。另外,通過口語的工具作用,個人的喜、怒、哀、憂也可以得到排解、宣泄,既可淨化自己的心靈,又可增進友誼,消除人際間的隔閡。
2.有益於獲取信息
個人說話,無論是哪種形式——演講、報告、談話、問答、論辯、談判、推銷、勸勉,都無不蘊含著信息。其發布者借助口語的媒介將它傳送到接收者的耳朵裏,接收者便可從中了解情況、認識事物、獲得知識、確定態度。並且,這種信息的傳遞,無論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你都可能獲取。比如你徑直走在街頭,兜售商品的小販在那裏高聲吆喝,你無意去聽它,可它仍要傳人你的耳際,也許你就在這無意中認識了某種事物,獲得了某種知識。有意的信息獲取,借口語為媒介的,像聽報告、聽演講、聽講座、聽課等。它要求信息的接收者能主動地傾聽,以獲得自己所希望獲得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