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提高說話水平(1)(1 / 2)

要知道的幽默知識幽默是美學上一個常見的概念。究竟什麼是幽默,幽默從哪裏來,以往爭論很多。

《辭海》中對幽默的定義是:“英文humour的音譯。在文學藝術中有兩種含義。

①發現生活中喜劇性因素和在藝術中創造、表現喜劇性因素的能力。……

②一種藝術手法。”顯然,這是一個嚴肅的定義,與我們在生活中,人們所認可並喜聞樂見的幽默,有一些不同。在生活中,我們認為一個人談吐幽默,是同他的聰明才智緊密相連的,要求有良好的文化素養和豐富的文化知識。如果一個人對古今中外、天南地北、風土人’隋等各方麵都有所了解,再加上有較強的駕馭語言的能力,那麼說話就容易生動、活潑和諧趣。遍觀古今中外著名的幽默大師,往往又都是語言大師。因此幽默不是矯揉造作,而是自然的流露。有人深有感觸地說:“我本來無心講笑話,笑語自然就從口裏出來了。”其中的道理正說明了這一點。

第1節善談者必善幽默

幽默是一個人的學識、才華、智慧、靈感在語言表達中的閃現,是一種“善於捕捉笑料和詼諧想像的能力”,是對社會上的種種不協調及不合理的荒謬現象、偏頗、弊端、矛盾實質的揭示和對某些反常規言行的描述。

在通常情況下,真正精於談話藝術的人,其實就是那些既善於引導話題,同時又善於使無意義的談話轉變得風趣幽默者。這種人在社交場上往往如魚得水、左右逢源,可算做社交談話中的幽默大師。單調的談話令人生厭,因此,善談者必善幽默。但這種幽默,並不意味著對一切事物都可以拿來打趣。例如關於宗教、政治、偉人以及關於某種令人同情的痛苦等,都是絕不能加以取笑的。在有的人看來,如果說話不夠幽默,便不足以顯示自己的聰明,這種想法又不免有些偏激。

美國心理學家保爾·麥基認為,幽默感對於人的社交能力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幽默語言可以使我們內心的緊張和重壓釋放出來,化作輕鬆的一笑。在溝通中,幽默語言如同潤滑劑,可有效地降低人與人之間的“摩擦係數”,化解衝突和矛盾,並能使我們從容地擺脫溝通中可能遇到的困境。

在社交中,談吐幽默的人往往取勝,沒有幽默感的人往往會失敗。在交際場合,幽默的語言極易迅速打開交際局麵。

美國著名律師迪特是一位善於講自己笑話的人。有一次,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在他登台演說時,先將他介紹給聽眾:“他算得上是我國第一位公民!”

迪特似乎很可以立刻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大模大樣地開著玩笑說:“諸位靜聽,第一位公民要開始演講了。”但是他如果真那樣做,便是一個沒有人瞧得起的傻瓜。

那他該如何說呢?他不僅要利用這個介紹詞幽默一下,並且還要從中獲得聽眾的好感。他說:“剛才校長先生說的一個名詞,我起初有些聽不太懂。

第一位公民——是指什麼呢?現在我才想到,大概他是指莎士比亞戲劇中常常提到的公民。校長先生一定是研究莎氏戲劇極有心得的人,他替我介紹時,一定又在想到他的莎氏戲劇了。諸位聽眾一定知道莎士比亞是常常把許多公民穿插在他的戲劇中,這些配角每人所說的話大都隻有一兩句,而且多半是毫無口才,沒有高明見識的人。但他們差不多都是好人,即使是第一第二的地位交換一下,也根本不會顯示有何不同之處。”話未說完,台下便響起潮水般的掌聲。

第2節幽默六法

在說話藝術中,幽默是運用意味深長的語言再現現實生活中喜劇性的特征和現象來傳遞某種特殊信息的一種表達技巧。生活中懂得風趣幽默的人,往往三言兩語,就妙趣橫生,不僅使人忍俊不禁,而且能使人領悟到其中蘊涵的智慧和哲理。

幽默按照其修辭表現手段的不同,常見的有六種。

借代

鄧小平在講到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充分發揮知識分子的作用時說:要充分發揮知識分子的專長,用非所學不好。有人建議:對改了行的,如果有水平,有培養前途,可以設法收一批回來。這意見是好的。“四人幫”創造了一個名詞叫“臭老九”。“老九”並不壞,《智取威虎山》裏的“老九”楊子榮是好人嘛!錯就錯在那個“臭”字上。毛澤東同誌說,“老九”不能走。這就對了。知識分子的名譽要恢複。

在這裏鄧小平把“老九”借代為“知識分子”,並引用毛澤東“‘老九’不能走”這句話,風趣幽默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擬人

南唐時,課稅繁重,民不聊生。恰逢京師大旱,烈祖問群臣道:“外地都下了雨,為什麼京城不下?”藝人申漸高說:“因為雨怕抽稅,所以不敢入京城。”烈祖聽後大笑,並決定減輕賦稅。

申漸高巧借話題,把“雨”擬人化,從而委婉地道出了“稅收繁重,令人生畏”的意思,機智地諷諫烈祖減稅,並取得了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