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什麼喜歡養狗?
根據世界寵物行業協會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美國飼養寵物的數量已接近4億隻,超過美國人口。中國飼養寵物的數量也已經超過1.5億隻。在某種意義上說,寵物已經成為這個星球中僅次於人類的第二大重要的生物群體。人類喜歡養寵物,並且大多數人養狗,為什麼大多數人選擇狗作為寵物而不選擇其他動物?
養狗能產生激素
日本麻布大學最新研究發現,狗與主人在借由眼神、觸碰等彼此接觸後,確實會因此提高彼此親密感,並產生一種可以促使母乳分泌催產素的激素。
專家認為,狗確實是與人類具有特殊“牽絆”的動物。這也是第一次發現異種的動物間,也具有如同人類親子的連結關係。
科學研究發現寵物狗與“孩子”極為相似
人天生就有與其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需要。但這種天生的建立聯係的行為不僅限於人類:許多動物似乎也需要與同類建立關係。對馴養動物而言,情況更為複雜,而寵物不僅可以與同類建立深厚的關係,與自己的主人也可以。維也納獸醫大學的科學家調查了寵物狗與它們的主人間的聯係,發現這種聯係與人類的親子關係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許多時候主人取代了它們的同類,承擔了狗的主要社會夥伴的職責。結果寵物主人和寵物狗之間的關係變得和親子關係極為類似。
養狗會降低人的孤獨感
人們常說,狗被稱為人類最好的朋友。但是一項研究發現,擁有一條狗可以幫助你交到更多的人類朋友,因為養狗的人往往會變得更喜歡交際和應酬。
這項研究由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科研人員完成。他們發現,擁有一條狗會降低人的孤獨感,而貓、蜥蜴和倉鼠等其他寵物則沒有此種“功效”。有句老話叫作“不是你擁有貓,而是貓擁有你。”貓隻有在它想交流的時候才會和你交流;而狗隨時會在你想要交流的時候和你交流。
家中養貓好還是養狗好?
科學家曾對貓、狗進行了研究,比較了它們的智力、忠誠度和能力等各方麵的差異。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狗和主人的關係類似於孩子和父母的關係,他們彼此依賴。狗和主人在一起時是真正幸福的,而當主人不在身邊時,它會感到無聊,甚至悲傷。
奇怪的是,貓並不怎麼依賴主人。這些頑固的家夥甚至幹脆拒絕做實驗,試圖回到自己的領地。
狗通常能夠識別幾十種命令及其含義。貓有幾乎同樣的理解力,但是它們不太聽話。在實驗中,貓和狗都明白了幫它們尋找食物的手勢。狗一旦無法自己找到美食,會向人類求助;而貓會依靠自己的力量找到食物。
貓和狗都不能明白字符的含義。比如,它們不能明白表明藏著美食的符號和真正的美食有什麼關聯。不過它們可以憑借邏輯找到美食。
貓的大腦平均重量為25克,而狗為64克;但是貓的大腦和體重的比例更好。貓的大腦中有3億個神經元,而狗的大腦中隻有1.6億個神經元。
狗的嗓音更多變。它可以改變音高,音長。音強和吠叫的語氣。正因如此它們能夠對不同情況做出不同反應。據科學家介紹,狗的複雜“話語”是與人的交互進化的結果。
貓更會利用人。它會用自己的叫聲操控人類的行為。事實證明,高頻率的“喵”聲會喚起主人為人父母的本能,這個聲音很像孩子的哭聲。
狗訓練起來很容易——用獎勵食物來糾正行為即可。理論上來說,對貓也可以采用同樣的辦法。它們都會對這樣的刺激做出反應。隻是狗樂於學習,且對待學習很認真。
貓和狗都是好偵探。警犬的鼻子裏包含3億個受體(是人類的60倍),貓的鼻子裏平均有2億個受體,和中等程度的狗一樣。貓的視力的清晰度是人類的6倍,狗為人類的5倍。
養狗人與養貓人有何不同?
一項發布在《心理科學學會》上的研究顯示,愛貓者與愛狗者個性特點有所不同。基本上,愛狗人士多為外向的、遵守規則的人;而愛貓人士多為內向的、思維敏感、創意性好的人。主導該項研究的丹尼斯說:“喜歡狗的人比較外向很容易理解,因為狗需要出去遛。而貓不需要,也許你可以邊養貓邊在家裏讀書。”人們也可能根據自己的個性選擇寵物,喜歡狗的人在意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喜歡貓的人往往行事獨立,同時往往也不喜歡墨守成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