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屬於哪種情況,作為員工最好能盡可能的和上司處理好關係,不要越級打報告。閑為這樣做,吃虧或受傷害的常常是你自己。
所以說,不管你能耐多大,都要千方百計,和頂頭上司搞好關係。千萬不可越級報告。
雖然一個優秀的員工必須具備全局觀念和主動精神,但這有個前提:首先保證自己的工作已經圓滿完成。但在企業裏,恰恰有一部分人為了突出自己,老是喜歡搞越級活動,這些人大部分帶有對自己頂頭上司的某種不信任或者不服氣。這樣做的結果是擾亂了公司的正常工作程序,造成人為的關係緊張,反而影響了工作效率,更會影響到自己的晉升之路。
記住,有什麼問題盡量和你的頂頭上司溝通,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成為你的頂頭上司的。你老板的老板也不一定完全聽信你的,那等於變相承認自己的用人失誤。
再苦也要笑一笑:
一個公司像一部複雜而嚴密的機器,釘是釘,鉚是鉚,每一個部件都在一個固定的部位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如果分不清自己的位置,破壞了規則,吃虧的人隻能是你。
▲不要小視年輕的老板
某公司老宣傳科長胡克就是由於不尊重年輕領導而斷送了前程。在送閱一份材料給年輕經理時,這位經理提筆改動了材料中引用的某報紙的一段話。
“這句話不能改。”胡科長告訴那小夥子。
“為什麼不能改?”
“這是引用報上的原話!”
“報紙也有錯的時候。”年輕經理顯然不高興了。
“不用這段話也行,但改動原話恐怕不太好。你剛來,年紀小什麼都不太清楚,還是看我的吧?”胡科長還在堅持自己的意見。
“我就是要改!”經理有些惱火。
胡科長怏怏而去而去……經理記住了老宣傳科長對他的不尊重?每次研完擬提幹部時,最具備實力的“大秀才”胡克,都由於某種原因而被“擱淺”了。
有句老話說:“嘴上長毛,辦事不牢。”一些人常用返樸的老眼光看待年輕的老板,抱著—種不信任的態度,不相信年輕老板的工作能力。但我要說,這種態度是錯誤的,這種擔心也是多餘的。正確的態度應該是熱心地幫助他、支持他、尊重他,並有必要“扶他上馬,送他—程”,這樣,雙方的關係將會更融洽。年輕的老板對下級,也會更加關懷和尊重。
在工作中,身為下屬最忌諱的就是說話不注意分寸,不分輕重的與老板較真。因此,不管你的老板領導平時多麼平易近人,多麼和藹可親,整天嘻嘻哈哈,你也絕不可放鬆警惕。如果你有一次掃了他的麵子,讓他心裏不舒服,總有一天他也會讓你不舒服。每個領導都希望下級尊重自己,因為隻有這樣,才有權威感和優越感。因而你在和老板領導相處時,要牢記一個原則:除了尊重,還是尊重,交談是一定要注意分寸!
能不能做領導,不是看資格有多老,年紀有多大,而是要看能力的高低,看他是否有駕馭全局的本領,看他在實際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如果一味地以資格和年齡論高低,那就會產生輕視年輕老板的想法,這是很不正常的。
尊重年輕的老板,不是尊重他的年齡,而是尊重他的人格魅力和工作實績,因此,年長的下級大可不必因為老板比自己年輕而感到尷尬,也不必因為必須在他麵前“俯首帖耳”而汗顏。尊重年輕的老板,不僅不會受到別人的嘲笑和譏諷,反而會使別人對自己刮口相看,人們會欣賞你不擺“老資格”,能夠顧大局、識大體。
俗話說:“兩虎相鬥,必有一傷”,而且“傷”者常常是下級。所以,下級應當尊重現實,淡化“官位”思想,這樣上下級之間才能相互尊重,融洽相處。
再苦也要笑一笑:
尊重年輕的老板,就要做到這樣幾點:第一,既不低三下四,也不頤指氣使“倚老賣老”。第二,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幫助他。第三,隻要他的決策大體正確,就執行,不要吹毛求疵、百般挑剔。
▲不要得罪平庸的同事
原以為外企公司的人各個精明強幹,誰知過關斬將的魏瑩拿到門票進來一看,哈哈!不過如此:前台秘書整天忙著搞時裝秀,銷售部的小張天天晚來早走,3個月了也沒見他拿回一個單子,還有統計員秀秀,整個一個吃閑飯的,每天的工作隻有一件:統計全廠203個員工的午餐成本。天!魏瑩驚歎:沒想到進入了E時代,竟還有如此的閑雲野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