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她麵臨著人生第一步怎樣走下去的抉擇:是繼續幹下去,還是另謀職業?繼續幹下去——太難了!另謀職業——知難而退!還是放棄回家去種地?可她不甘心就這樣敗下陣來,因為她想起自己初來曾下過的決心,人生第一步一定要走好,馬虎不得!正在這關鍵時刻,同單位一位前輩及時地出現在她麵前,幫她邁好了這人生的第一步,幫她認清了人生路應該如何走。
前輩一遍遍地抹洗著馬桶,直到抹洗得光潔如新,然後,從馬桶裏盛了一杯水,一飲而盡喝了下去!實際行動勝過萬語幹言,他不用一言一語就告訴了她一個極為樸素、極為簡單的真理:光潔如新,要點在於“新”,新則不髒,因為不會有人認為新馬桶髒,也因為新馬桶中的水是不髒的,是可以喝的;反過來講,隻有馬桶中的水達到可以喝得潔淨程度,才算是把馬桶抹洗得“光潔如新”了,而這一點已被證明可以辦得到。
他送給她一個含蓄的、富有深意的微笑,送給她一束關注的、鼓勵的目光。她早已激動得幾乎不能自持,她目瞪口呆,熱淚盈眶,恍然大悟,如夢初醒!她痛下決心:“就算一生洗廁所,也要做一名洗廁所洗得最出色的人!”
從此,她一直秉著這樣一種真正的職業精神。從事著各種工作。一直到做了日本的郵政大使。你想像她一樣成功嗎?你想得到老板的信任和器重嗎?想的話,你就必須堅信:成事在人!去信奉真正的職業精神,做一個真正的職業人。
再苦也要笑一笑:
任何工作都值得我們努力去做,別輕視你做的每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你也要竭盡全力、盡善盡美地做好。能把小事情做到最好絕對是一種不簡單的能力。
▲服從不等於盲從
保險公司的一位朋友想請董事長寫一封介紹信,以便結識各企業高級經營人員,開展保險業務。當他說明來意後,董事長沒好氣地反問:“什麼?你想要求我作介紹保險對象這種玩意兒嗎?”這個朋友聽後,並沒有驚慌失措,也沒有順著董事長說他正是想請他介紹保險對象這種“玩意兒”,而是平靜地說:“董事長一直教育我們說保險是正當事業,我們應該為這項事業努力奮鬥,請您能予以支持。”董事長從他不卑不亢的話語中欣賞到他遇事不盲從的優點,認為他是一個盡職的幹才,於是決定重用他。
記住:服從比什麼都重要,但服從不是盲從,我們還要抱著對老板負責的態度去執行。在服從的時候要對公司的整體利益和領導個人負責,也就是說隻服從老板明智的指示。要知道也是會犯錯誤的。假如你隻是一味地服從而不知道其中的負責,那麼你將是一個跟屁蟲,永遠沒有主見。你要把握好這樣的一個尺度,才能在老板跟前站穩腳跟。
盲從者給人遵守紀律、樂於服從的印象。但在許多情況下,這種服從給人的感覺便是難當重任,不能創造性地工作,不能獨當一麵地成為—上級的得力助手。所以。下級要想使自己成為一個對上級有用、甚至無法離開的人,就要盡量避免這種軟弱的表現。
誠然,盲從在某種意義上可以明哲保身,也有一些老板喜歡“跟屁蟲”似的人物,,但從長遠看,這絕不是什麼進取之道,這樣的員工很難有所發展。
能夠提老板解決問題,老板才不會忽視你。盲從,老板說什麼就是什麼,不分青紅皂白,不加分析的“拿來主義”,沒有反對意見,或者即使有也不敢提出來,你的想法不為人所知,你的才幹也就無法充分發揮-
靠盲從“混飯吃”人人可為,老板又何必非用你不可呢?尤其在競爭激烈的公司,老板更需要聽到不同的聲音,以便博采眾家之長戰勝對手。
上個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關於真理標準的討論就是很好的例子。當時有很多的人堅持“兩個凡是”,一切以毛澤東的思想和語錄為標準。可是事實上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就是實踐。假如不經過這次討論,我想中國的今天肯定是別的樣子。該堅持的堅持,哪怕最後老板壓根就不聽你的意見。
在服從的時候,在尊重老板權威的時候還要注意對老板負責。惟有長時間如此你才能得到老板的信任,使老板委你以重任,讓你獨當一麵。假如你隻是不動腦子,一味接受指示、一味的執行,不分對錯,將是事倍功半,雖會得到一時的讚賞和鼓勵,卻永遠隻是一個不起眼的員工。
忠誠並不是絕對服從。我的忠告是:當老板向你下達任務時,你應該學會分析辨別,哪些是必須執行的,哪些是要堅決拒絕的,然後去做正確的事,這樣才不會犯錯誤,影響自己的前途。
再苦也要笑一笑:
有想法的是天才,有想法的人注定得到老板的賞識和認可。隻知道俯首聽命、按照既定的軌道往前走的了,跟拉磨的驢子沒什麼區別,一生都不出平庸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