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執行力——言必信,行必果(2)(1 / 3)

第二種評估是:這些事情對你的職業生涯有多大幫助?它們會在多大程度上幫助你邁向董事會?把真正有利於職業的選項放在最上端,把那些對你的職業生涯毫無作用的事情放到最底端。然後,對處於兩端之間的事情再次進行判斷,依照重要性的大小,把它們從上到下依次排列。

接下來,你可以在以上的四個象限中對下周要做的所有事情進行排序,其結果如下圖所示。

職業優先選擇矩陣的四個象限:

·第一象限:緊急、並且有助於職業生涯發展的事情。

·第二象限:有助於職業生涯發展、但不必在下周完成的事情。

·第三象限:不必認真去做的事情,這些事情不一定非做不可,而且它們對你的職業生涯幫助有限。

·第四象限:一些看似緊急、必須在下周完成,但實際上對職業生涯發展幫助不大的事情。

第三步是這個練習的最後階段,要擬訂一套個人行動計劃。這需要更多的篇幅,因為這種計劃必須訴諸文字!對每一個象限都需進行單獨思考。

【分析】

很顯然,有助於職業生涯發展/緊急的事務(第一象限)必須列入清單。如果你還想做其他事情但沒有更多時間,那麼,你所做的一切,便是依照你的意願進行自我開發和職業生涯發展。然而,如果這個星期還有多餘的時間(或者說,如果沒有其他有助於職業生涯發展的緊急事務),那麼在日誌中必定仍然有需要完成的工作,而我們就必須考慮其他象限中的事務清單。

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處理那些能為職業生涯帶來增值效應、但卻不是很緊急的那些事務(第二象限)。這都是一些讓人內疚的事情,因為我們明明知道應該完成這些事,但還是把它們耽擱下來。現在是該好好把握的時候了!必須用某種方法為它們排序,因此,要在完成方式和完成時間上作出決定。這些事務或許過於宏觀,令人望而生畏。在這種情況下,可采用下一種練習,把它們拆分為可操作的各種元素。如果問題在於這些事已被耽擱了太久,那麼就應把它們寫入計劃,這樣可以讓你清楚地看到自己將做些什麼,應當何時去做——然後專心致誌地做好這些事。

這也許會給我們留下一連串對職業生涯沒有任何益處、但是又不得不完成的事務,這頗令人難堪(第四象限)。通常而言,這些事情占據了我們大部分的工作。而這種事情不太用得著創新精神。我們是否可以對這些任務進行簡化,使之更有效率?我們是否已同意將這些任務安排在合適的時間完成?我們是否在蒙騙自己說這些任務必須完成?一個任務是否可以委托給他人,使我們為自己贏得充裕的時間?我們可以采用另一種有利於自己職業生涯發展的方式完成這些任務嗎?這些問題就像充斥於我們電腦內存的無數雜亂無章的文件,需要有人對這些文件進行刪除或者壓縮處理,以釋放更多的空間。

最後,第三象限中的一切事情都不要做。

2.關於積極性的測試

第一步是將你在本職工作方麵所有能做的一切列成清單,其中,某些活動有待進行,因為實際上這張表格所列之事,並非表明你已完成(盡管這些東西確應記錄下來),而是指可能在你力所能及範圍之內。以下就是這樣一張列表(你的列表可能更長一些):

·進行演講活動;

·草擬各種預算;

·將產品推銷給客戶;

·參加會議;

·承擔員工評估工作;

·對求職者進行麵試;

·撰寫報告;

·製作廣告宣傳品;

·用計算機電子數據表進行工作;

·培訓其他員工;

·拜訪客戶,就產品方麵的問題進行磋商;

·設計新產品;

·查驗每月的收益。

第二步是建立一個關於積極性的測試坐標係,見下圖。圖中兩軸代表了你在這張表上實際工作的進度,以及這些工作使人產生的興奮度。

第三步是對坐標中所顯示的業務工作進行評估。基本上講,我們的目標是實現第一象限中的生活。其中包括:製訂一個計劃,著手實施第三象限中的各個項目,放棄第二象限中的各個項目。我們已寫入第四象限中的內容沒有問題,除非有人想不惜任何代價操縱它們,使這些項目遠離我們的預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