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例子表明,有人想通過銷售與培訓,對他人施加影響,但卻受到行政管理工作的製約,這種管理工作沒有絲毫樂趣。唯一能使我們腎上腺素分泌加劇的工作是準備演講,這或許是跟老板聊天的一次機會。
現在我們應該回過頭來討論履行諾言的事,接著要研究的是它的有效性。在自然科學中,有效性的定義是:機械的有效能量輸出與能量輸入之比。對於一部完美的機器而言,所有的能量都被轉化為有效能量,但是這樣完美的機器,或者完美的人並不存在,總會有一部分能量被浪費,問題在於能量會被浪費多少。
我們在和被訪者交談的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他們都不喜歡浪費時間,這並不是說他們為了公務每分鍾都忙得不可開交,要是那樣的話,他們不太可能抽出至少兩個小時接待我們。但是他們常常全力以赴保證自己的每一天都安排得井井有條,保證自己的工作有的放矢。大致目的是為了躲開那些被人催促再三的緊急事務,那些事會耽擱整個星期而毫無結果,要確保真正重要的事情得到妥善處理,即便這種事情的好處不一定馬上表現出來。
3.取得成果
下麵這個練習將衡量一下有效性——你有多少時間是真正有效率的?
第一步,是設想一個典型的工作月份,如果可能的話,將你的時間安排明細全部寫清。這些事情中有許多將被列入“積極性測驗”中的第一、第二象限中,但是也有一些瑣碎小事你並不想把它們包括在內,比如說和同事交談、整理來信和閱讀電子郵件等。你的清單應當誠實可信,它隻是寫給你自己看的。
第二步,是將你的各種活動進行列項,並將它們分行填入活動表中的“活動”欄內。
第三步,首先要估算一下每個月中每項活動所花費的時間,總耗時應當與可利用的總小時數大致相當(如果你一天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5天,那麼這個數字大約為160小時。如果不是,那麼就要重新設想你的工作月份),將這些時間輸入到第二欄中。
現在,要實事求是地判斷每一項活動對你的工作業績的貢獻程度如何。這裏我們並不關心這些活動是否必要,隻注重它們是否有結果。在這個評估中,必定有某些主觀因素參與其間,在活動表樣本中,某人已經確認:查看電子郵件對於最終業績的作用隻占5%;出席委員會的會議絲毫不起任何作用;而向客戶進行演示卻是100%有效。對有效率的估算在第三欄中體現出來。
現在,用第三欄乘以第二欄,從每一項工作中找出“相應的”有效時間,將這些時間輸入第四欄,然後將這些數字分別添加到第二欄和第四欄中,算出實際總小時數,以及相應的有效小時數。最後,將第四欄的總和除以第二欄的總和,算出有效小時數占總小時數的百分率,計算結果在活動表樣本的最下端,顯示出此人的工作效率隻有29%。更具啟發意義的是,它還說明了問題的症結所在。這裏的多數時間耗費在查看電子郵件和出席會議這類無所成就的事情上,而主要“業績”卻是由耗時較少的工作——向客戶進行演示這一行為來實現的。
第四步,是從這張表中得出結論,並且按這一結論行事。在這個範例中,顯而易見,我們在閱讀電子郵件上不能花太多的功夫,並且要退出企業的內部委員會,多花些時間為客戶進行演示,或許還要添加一些需要優先考慮的重要事務。
某些需要優先考慮的行動確實有助於取得成果,如果本章能夠成功地對這些行動進行跟蹤研究,那麼現在剩下的問題隻有一個:你將如何知道自己已經達到目標?我們在這裏的最後一個練習便是確認你的“成果”已得到足夠精確的界定,使之有意義,並且可以測量。
4.你如何知道自己已達到目標
一切就緒之後,本章將製作一份行動清單,如果這份清單能夠兌現的話,那麼它可為你的職業生涯助上一臂之力,能使你意氣風發,熱情高漲,事業有成。但是,這些行動究竟能否實現,還是屬於空有一腔美好願望,卻遠離現實、概念含混的紙上談兵?這裏最後一個階段的任務便是將行動清單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切實可行的舉措。你可以把這些項目寫進日誌,完成後可以將它們一一勾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