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弩之所以能夠連續單發射擊,是因為弩上有個箭夾,一次射擊完畢之後,箭夾裏下一支弩箭通過重力自動漏到箭槽裏,從而節省了上弩箭的時間,射速比一般的弩快了近一倍。但是問題是,為了保證弩箭準確落在箭槽裏,箭夾是固定在弩弦上的,這樣每次射擊弩弦都要帶著一個大箭夾,動能損失巨大。所以,諸葛弩雖然射擊速度快,但是代價是損失了射程和威力。這樣是對付不了金國的重甲騎兵的。
巴根台對連弩最大的改造,是把箭夾改到了下麵,可以通過卡榫卡在箭槽下部。箭夾類似現代槍械的彈夾,在底部有個彈簧鋼片,這樣當一支弩箭射出之後,下一支箭通過彈簧彈力自動頂到箭槽位置。這樣,就避免了弩弦帶著一個笨重的箭夾射擊,節省下來的動能,都集中到了弩箭之上,其初速提高了數倍,威力和射程當然也不可同日而語。
看起來簡單,但是在沒有彈簧鋼片的情況下,古代是不可能采用下部箭夾供箭的。而石盤口特種兵訓練基地,已經熟練掌握了彈簧鋼技術,對於阿塔,這根本不是問題。
為了對付不同目標,弩車配兩種箭夾。輕箭夾12隻裝,箭長1尺2寸,弩弦拉力120公斤,用於攻擊輕甲或無甲目標,射速一分鍾可打完一個箭夾,射程250步。重箭箭夾8隻裝,箭長1尺8寸,弩弦拉力210公斤,用於攻擊重甲目標,射速也是一分鍾一個箭夾,射程180步。每車輕箭夾備10個箭夾,重箭夾備8個箭夾。
副射手通過一個長5尺的扳杆上弦。扳杆底部連著一個軸箱,軸箱裏其實是一個滑輪組。任何一個成年人都可以在1秒內輕鬆上弦,隻要扳杆用力下壓就可以了。
弩械下有軸,可以輕鬆上下左右旋動弩臂。左右射角280°,上下射角正負8°。弩臂上有望山,可以瞄準射擊。車上還有刀盾和長矛,作為近戰武器,一般不用。
每弩車配騾馬兩匹,配員3人。車長兼任馭手,負責全車指揮。射手一人,負責射擊目標。副射手一人,負責扳杆上弦,和上、退箭夾。
李郭三的車長是個沉默的瘦長漢子,名字叫賀菁,祖父就是永清清樂社員。副射手也是個清瘦的小夥兒,叫王長福。李郭三,就是整車主射手。
阿塔大叔一個部件一個部件的給他們講解戰車功能,拆開了給他們看,告訴他們如何維護保養他們的車輛。一個身材魁梧的蒙古大汗,則手把手的教給他們如何瞄準射擊,如何伺弄騾馬,單車戰術,與其他戰車的協同戰術。
他,就是蒙古貴人那日鬆。這個魁梧的漢子不像其他粗暴的史家軍軍官,他長相凶惡,為人卻溫和又耐心,不厭其煩的給他們講解技術和戰術。慢慢的,他們不怕這個貴人了,每當看到他,李郭三就感到親切,就像見到一個大兄一樣。就是這些蒙古人,救了他,救了千千萬萬的人。還把他帶到了軍隊,給他吃飽穿暖,教給他本領。更重要的是,這些人給了他做人的尊嚴,給了他一個家。
戰車,就是他的家,戰友,就是他的親人。
他太愛他的車了,他簡直不敢相信世界上還有這麼機巧的東西。他就象個孩子愛玩具一樣,除了睡覺吃飯,他一刻也不願離開他的戰車。按著阿塔大叔傳授的方法,他和賀菁、王長福一起,把車輛保養的時刻都在最佳狀態,把他們的馬養的膘肥體壯。
他不停的擦拭車輛,他不能忍受他的車有一點點損傷,一點點汙跡。如果不是長官嚴令,他恨不得把鋪蓋搬到車上睡覺。
在這個團隊裏,他還找到了他一輩子沒有過的東西:友誼。很快他就和副射手王長福成了好朋友,兩個年輕人永遠有說不完的話題。賀菁車長雖然沉默而粗暴,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把他倆揍的鼻青臉腫。但是每到部隊吃肉的那天,他總是把自己的一份肉分給2個小兄弟。
在對抗訓練中,在演習中,他們的車組從不服人。他們配合越來越熟練,仿佛成了車的一部分,他們成了整個千人隊最優秀的車組之一。史天賻千夫長對他們總是誇讚有加,說自己沒有挑錯人,每當這個時候,李郭三就感到無比的驕傲。
讓人尊重,真好啊。
可是幾天前,輜重營百夫長告訴他們,金人的官府派大軍來了,要來攻打永清和霸州,這是李郭三不能接受的。官府已經奪走了他的糧食田地,他的親人,他的一切,他好容易在史家軍又有了一個家,這些可惡的人又來了。誰要奪走他現在的幸福生活,誰就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他就和誰拚命!
他要用他的戰車,把仇人碾個稀巴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