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檢測的手段,那麼我們對加石灰比例的控製就精密了。把試紙浸在蔗汁中,再加石灰,當達到工藝要求值的時候,就停止投放石灰。這樣得出的蔗汁,比單純靠經驗投放石灰要準確的多,這就是精密控製。
按澄清工藝的要求,僅有酸堿度控製是不夠的,還要有溫度控製。那麼我們檢測溫度的手段是什麼呢?就是溫度計。溫度計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銀的特性,當溫度加大的時候,水銀會膨脹,溫度降低的時候,水銀會收縮。我們把這些數值記錄下來,就製作出了溫度計,通過觀察水銀柱對應的數值,我們就能夠準確測量溫度。
有了溫度計,就使我們能夠實時監控蔗汁的溫度。但是要調節這個溫度,讓蔗汁在我們希望的溫度條件下澄清,就需要控製手段了。如何才能讓溫度達到我們的工藝要求呢?
首先,我們要看看給蔗汁加熱的設備是什麼?在土糖寮,加熱設備就是鼎,地下燒柴火,鼎裏麵就是蔗汁。在這種情況下,是不可能實現精確控製的。我們奇爾克伊糖廠的加熱設備,是燃煤鍋爐。
什麼是燃煤鍋爐?你可以理解為一個燒煤的大爐子。煤在爐膛裏燃燒,把封閉管道內的水加熱,再通過水泵使管道內的水循環起來。我們就是以循環水為媒介,把熱量送到蔗汁的澄清設備中加熱。那麼我們如何控製鍋爐係統的水溫呢?你們誰能動動腦筋,給我們提供一個控製方案呢?”
阿爾蓋因說道:“那就把鍋爐內的火熄滅。”
耶夫拉赫笑道:“那肯定不行,我是鐵匠,我知道水溫度不會馬上降下來。尤其是管道裏的循環水,即使你不再加熱,水裏依然保有大量的熱量,蔗汁的溫度肯定還會升高。”
王罘說道:“耶夫拉赫說的很對。不僅如此,我們每天加熱的蔗汁可不是一批,幾乎每10分鍾就要加熱一批,難道你每10分鍾就熄滅一次鍋爐裏的火,10分鍾之後再點火麼?
我們的鍋爐設備可不是你們家裏的取暖爐子,鍋爐房比我們培訓中心都要大,每天要燒至少2噸以上的煤。你要知道,爐膛裏的火一旦熄滅,沒有2個小時根本就不可能再燃燒起來。難道你要下一個工序等你幾個小時麼?
但是阿爾蓋因勇敢的回答問題,我還是很讚賞。知識就是在一次一次失敗中學會的,如果你連問題都不敢回答,你也得不到知識的垂青。在這個事情上,我不能怪你,因為你還沒有掌握熱量和冷量的相關知識。簡單的說,就是通過調節水量,來控製溫度。”
王罘順手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公式:Q=cmt。然後說道:
“這個Q就是水吸放熱量的值了。c指的是比熱容,這是個常值為:4.2*103焦/千克·攝氏度。T指的是溫度變化量,m就是水的質量了。從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到,通過控製水量的大小,就可以控製水吸放熱量的大小。
就是說,爐溫不變,我們通過控製管道內循環水的大小,也可以達到控製末端溫度的效果。水量越大,熱能就越大,水量越小,熱能就越小。這個調節管道循環水量的設備,就是水量調節閥。我們通過水量調節閥,控製供回水的水量,就能夠讓水溫在我們希望的水平上。
我們今天下午講的,就是精確控製。當然,我隻是通過一個生產工藝進行了簡單講解,在糖廠的生產車間,精確控製無處不在,可以說每一個環節都是在精確控製下完成的。
從甘蔗原料進入壓榨車間開始,首先就要過稱,這就是精確控製的第一個環節。通過撕解和多次壓榨設備出來的蔗汁和蔗渣,同樣要過稱,蔗汁重量減去出渣量,再除以原料重量,就是出汁率。在遂寧的土糖寮,出汁率不超過40%,大量的糖分被當做廢渣處理了。但是在我們的糖廠,出汁率達到70%,這大大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這,就是控製力量的一個表現,是我們與土糖寮又一個根本的不同。
精確控製的力量無處不在,同時它也是任何大規模工業生產的基礎。我們工人每天的工作,主要就是控製,控製動力,控製設備,控製產量,控製質量,控製原料,控製倉儲等等等等。隻要各個環節控製到位,那麼產品自然而然就是優質價廉的,自然就會像流水一樣送到世界各地千家萬戶。
一個合格的工人,就是通過嚴格的控製,使工廠正常的運轉。一個不合格的工人,最典型的就是控製不嚴密,不按要求操作。一個工人,一個環節的錯誤,就會造成整個體係的錯誤,讓整個成百上千人的團隊都為你一個人的錯誤付出代價。所以,慎之再慎之,才是你們將來最重要的工作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