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夫婦公約(4)(1 / 3)

基於上麵的研究,我們應趕緊成立一種學會,專門研究怕老婆的哲學,造就些人才,以備國家緩急之用。舊禮教重在“孝”字上,新禮教,重在“怕”字上。古人求忠臣於孝子之門,今後當求烈士於怕夫之門。孔子提倡舊禮教,曾著下一部《孝經》,敝人忝任“黑厚教主”,有提倡新禮教的責任,特著一部《怕經》,希望諸君,不必高談“裁矗”,隻把我的《怕經》。早夜虔誦百遍就是了。

教主日:夫怕,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怕。

教主日:其為人也怕妻,而敢於在外為非者鮮矣。人人不敢為非,而謂國之不興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怕妻也者,其複興中國之本嶼!

教主日:唯大人為能有怕妻之心,一怕妻而國本定矣。

教主日:怕學之道,在止於至善,為人妻止於嚴,為人夫止於怕。家人有嚴君焉,妻之謂也。妻發令於內,夫奔走於外,天地大義也。

教主日:大哉妻之為道也,巍巍唯天為大,唯妻則之,蕩蕩乎無能名焉,不識不知,順妻之則。

教主日: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怕妻,而不知為怕者眾矣。

教主日:君子見妻之怒也,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必誠必敬,勿之有觸焉耳矣。

教主日:妻子有過,下氣怡聲柔色以諫,諫若不入,起敬起長;三諫不聽,則號泣而隨之;妻子怒不悅,撻之流血,不教疾怨,起敬起畏。

教主日:為人夫者,朝出而不歸,則妻倚門而望,暮出而不歸,則妻倚閭(lu)而望。是以妻子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教主日:君子之事也,視於無形,聽於無聲。入閨房,鞠躬如也。不命之坐,不敢坐;不命之退,不敢退。妻憂亦憂,妻喜亦喜。

教主日:謀國不忠非怕也,朋友不信非怕也,戰陣無勇非怕也。一舉足而不敢忘妻子,一出言而不敢忘妻子。將為善,思貽妻子令名,必果;將為不善,思貽妻子羞辱,必不果。

教主日:妻子者,丈夫所指而終身者也。身體發膚,屬諸妻子,不敢毀傷,怕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妻子,怕之終也。

右經十二章,為怕學人道之門,其味無窮。為夫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

新禮教夫妻一倫,等於舊禮教父子一倫,孔子說了一句,“為人止於孝”,同時就說“為人父止於慈”,必要這樣,才能雙方兼顧。所以敝人說:“為人夫止於怕”,必須說“為人妻止於嚴”,也要雙方兼顧。

現在許多人高唱“賢妻良母”的說法,女同誌不大滿意,這未免誤解了。“賢妻良母”四字,是順串而下,不是二者平列。賢妻即是良母,妻道也,而母道存焉。人子幼時,受父母之撫育,稍長出外就傅,受師保之教育,壯而有實,則又舉而屬諸妻子。故妻之一身,實兼有父母師保之責任,豈能隨隨便便,漫不經意嗎?

妻為夫綱,我女同誌,能卸去此種責任嗎?

男之有也。

性情相投

羅蘭

在對人方麵,他頗喜歡交際應酬,而我則非常不喜歡交際應酬。常見他興高采烈地穿戴整齊去參加酒會、晚宴,以及其他種種社交。而我則獨喜靜坐家中,讀讀寫寫,頂多約上一二好友,秉燭清談。我參加應酬都是萬分的勉強,而他從不了解為什麼居然有人如此之討厭應酬,正如我不了解為什麼居然有人如此之熱心交際一樣。

他雖喜歡交際,在交際場合也真正談笑風生,但居家卻相當嚴肅,“不苟言笑”四字,他可當之無愧。尤其在子女麵前,他真是一言九鼎,不準有違。而我則在交際場合常感厭倦乏味,不耐其虛偽,因此,難免給人難以接近的印象,在好友或家人子女麵前則喜歡無所不談,恢複我爽朗愉快的本性。

論處事,則他常是嚴密精細,極具耐心;而我則粗心大意,不拘小節,譬如上街購物,若是和他同去,十之八九是走了半個台北,結果卻空手而回。因為他東看西看,這個不對,那個不好,貴了不行,賤了不要。看來看去,竟無一項中意,隻好下次再來。我則總是先在家中打定主意,要買什麼?準備花多少錢?去哪一家商店?想好之後,一趟計程車,直奔目的地,三言兩語,把東西買妥,費時不會超過一個鍾頭。近來,大的百貨公司設有電話叫貨的服務部門,我就更加省事,要買什麼東西,索性打個電話,說明廠牌尺碼,叫人送來,連去也不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