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糞蟲至穢,變為蟬而飲露於秋風;腐草無光,化為螢而耀采於夏日。因知潔常自汙出,明每從晦生也。
【釋譯】
糞土裏所生的蟲是最髒的蟲,但是一旦成蟬蛻化後卻隻喝秋天潔淨的露水。腐敗的野草本來不會發光,可是一旦孕育出螢火蟲之後,卻能在夏天的夜空中發出耀眼的光芒。從這些事情可以看出,潔淨的東西常常是從汙中產生,而光明的事物常常在黑暗中出現。
【悟語點撥】
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影響,但一個人所處的環境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因為養尊處優的優越環境可能會導致一個人的腐化墮落,困難重重的惡劣環境也許會激發一個人的鬥誌。犯錯誤的過程是一個積累經驗的過程,失敗的過程也是接近成功的過程,隻要不斷努力,再惡劣的環境也是可以改變的。古語雲:“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可見一個人不要太計較環境的好壞和出身的貴賤,關鍵是要自強、自尊、自愛、自信、自律,隻有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