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提高高中生有機化學學習能力的教學藝術(2 / 2)

4 重視學生學習方法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總結了一套有機化學學習的一般規律:結構→性質→用途→製法。而且引進概念圖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用整體觀認識知識點,建立自己的有機知識體係。

如“甲烷”的教學,從介紹甲烷的分子組成入手,到化學鍵類型、空間結構,對比烯類的結構,可以得出甲烷等烷烴類是飽和烴的結論;再由其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分析,收集好一瓶甲烷氣體,讓學生從顏色、氣味、狀態、密度、毒性、溶解性等幾個方麵來思考;然後在課堂上進行燃燒甲烷氣體實驗,讓學生觀察其火焰顏色、燃燒狀態,來了解甲烷的化學性質,同時體驗到化學的樂趣。當然要保證實驗的安全性,提醒學生注意安全。

5 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策略

有機化學的知識比較雜亂無章,而且容易混淆,即使上課教師對每個知識點都詳細地解答了,但是如果學生不懂得歸納,還是學不好有機化學的。因此,在教師講完以後,學生課後要進行合理的歸納。

在課堂上教師除了要把知識點教給學生以外,還要教會學生如何舉一反三,而不是死記硬背一種題型。如一種類型的有機化合物必須歸納總結,輕鬆地判別它們的性質。不同的官能團決定了有機物的不同性質,如烯烴、乙醇、乙酸等,就可以通過官能團進行歸納總結,很快地辨別出它們的性質。

6 培養學生解答的技巧和方法

有機化學的測試題目雖然繁瑣無序,卻有固定的解答思路。所以教師在教學生的過程中也要傳授學生解題技巧和答題思路。在答題過程中有的學生直接因為難以解答就放棄了題目,其實在答題的過程,也是要從物體的本質看待問題,從有機物的結構出發來解答問題,辨別它屬於哪一類物質,其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都了解,題目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其實一切好的教學方式都是要求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研究探討共同發展,隻是注重講或者是注重學生的能動性,都是不可取的。教師在上麵講得再好,如果不與學生進行互動,下麵的學生一樣是一無所獲。學生必須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當中,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上課的時候如果容許的話,可以進行分組討論,通過競賽的形式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地去思考,一定可以取得良好的課堂效果。

7 結束語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必須重視學生的學習感悟和體驗,把感悟作為學習的基礎。隻有學生自己發現的知識才是有生命力的。有機化學在化學知識整體中的知識比並不高,但是對於學生來說是一個新的體係,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教師在其學習過程中必須發揮引導作用,在教學基礎上,利用多種方式填充教學,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幫助學生更有效地的學習有機化學知識。

參考文獻

[1]張蘭鳳.模塊結構下高中有機化學教學設計的實踐與思考[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0(11).

[2]趙靜.高中有機化學教學中的問題及教學策略分析[J].學園,2013(8).

[3]張文甫.新課改下高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究[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7).

[4]陸瑾瑾.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有機化學中的合理應用[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