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曆史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技巧(2 / 2)

又如在講“三國鼎立”這一課時,放映電視劇《三國演義》中曹植七步詩片段:“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說明曹丕為了鞏固皇位,不惜逼死了兄弟曹植。學生深刻地認識到,在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為了自己的利益而進行的政治鬥爭是多麼的殘忍和血腥。再如在講解“偉大的戰略決戰”這一課時,放映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影片的片段,學生通過觀看,既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又認識到黨中央的英明決策和領導人的戰略決戰是無比正確的。這種視聽結合的教學手段比以往的“滿堂灌”講述,更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如,講兩漢時期的科技史,可以幻燈片放映蔡倫改進造紙術後造紙的過程、地動儀的模型、“五禽戲”體操圖解等,學生在掌握了重點知識的同時,又看到古人高超的智慧和發明創造力,增強了他們為國家民族的光輝事業而努力學習奮鬥的信心。

4 多媒體輔助教學也可以拉進師生關係

新課改之前“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學生不敢真實表達自己的想法,慢慢喪失學習的興趣,創造思維得不到充分鍛煉,培養出來的學生也隻會“死讀書讀死書”。教師應該在課堂上構建一種互敬互愛、民主平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重新喚醒學生創新求知的欲望,允許學生犯錯誤,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對他們提出的思考性問題甚至離奇的想法給予客觀而鼓勵的評價,盡量多表揚、讚揚、肯定,並耐心地指出其應該完善之處,避免用責難、嘲諷的語氣和表情,避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這樣學生既感受到了親切,又會有種安全感和愉悅感,敢於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體興趣,開發學生的思維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課上再用一些時間與學生交流,聽取他們對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建議和反饋,掌握了教學的第一手資料,便於不斷改進信息化教學設計和方法,在嚴愛有加中取得教學相長的效果。

5 信息化和豐富的課外活動相結合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初中曆史教科書內容有限,並且枯燥乏味,不利於拓展學生的思維,所以曆史教師有必要指導學生閱讀如《上下五千年》《中華曆史名人》《世界名人傳記》等相關書籍,或采取網上閱讀等方式。這樣能掌握更加豐富的曆史知識和曆史人物的特點,理解在當時的曆史環境下,這些曆史人物是如何奮鬥,如何自立自強走向成功道路的。例如,閱讀完《戚繼光傳》,就可以理解戚繼光在當時比較困難的情況下,訓練出紀律嚴明、作戰勇敢的“戚家軍”,取得了像台州大捷那樣的戰役的勝利,打得倭寇望風而逃,保證了祖國東南沿海的安寧。還有發明大王愛迪生小時候克服了耳聾等困難,終於成為偉大科學家的艱辛曆程,證明有誌者事竟成,隻要有恒心、有毅力,一定會取得成功。

同時,還可以指導學生在假期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觀看如《漢武大帝》《台兒莊戰役》《開國大典》等影視劇,央視的《發現》《走遍中國》等欄目,既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又增長了見聞和曆史知識。教師再適當給予解釋說明,就更增加了學生學習曆史的興趣 對曆史教學的提高也是一個促進。

總之,隻有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才能提高學生主動探求知識的動力。並且,教師更應該不斷地使用多種教學組織形式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獲取知識的欲望,促進思維的發展,獲取更多的知識和能力。

參考文獻

[1]靳玉樂.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創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雄.曆史教學心理學[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3]傅道春,齊曉東.新課程中教學技能的變化[M].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