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調查顯示,多媒體教學中有35%的學生反映師生互動少;隻有一半稍多的學生認可在多媒體教學中交流、展示的機會較多。針對疑難問題的討論,在農村中學由於班額小,分組討論活動進行的較好;城鎮中學每班人數基本達到六七十人,多者有八九十人,對疑難問題的討論開展得較少。從某種角度來看,課堂教學變成教師操作多媒體,而學生隻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的主導作用沒有得到體現,學生也失去了教學的主體地位。
唯媒體獨尊,忽視傳統教學優勢 多媒體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對知識的呈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很好地強調重點,突破知識難點,最終實現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雖然它的優點很多,但並不說明針對所有的教學內容,它是唯一最適合的教學手段。俗話說:寸有所長,尺有所短。以前教學所使用的傳統教學手段如掛圖、板圖、模型、實物等手段的作用,多媒體是難以代替的。
對傳統教學手段的應用有調查數據顯示:38%的學生反映地理教師有時用,而近50%的學生反映不用。說明目前有不少地理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針對不同的知識不考慮哪種教學手段最適合,而隻是一味地追趕潮流,所有知識都采用多媒體形式展示。忽視了對傳統教學手段的使用,大大削弱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課件內容需優化 課件是多媒體輔助教學時教師所傳授知識的載體,它是教師在精心備課的基礎上,根據教學需要而設計出來的。優質的課件內容應符合教情,更要符合學情。要內容充實,設計科學,簡潔實用。但目前地理教學所用的課件質量並不高,具體情況如下。
據調查,一半多的地理教學課件來自網上下載,而借鑒別人,隻作簡單修改的占的比重更大,導致課件內容與教材脫節,缺乏新意;課件內容是純文本的地理知識的總結,過於枯燥、呆板;課件內容局限於教材,不夠豐富;課件內容是教材知識的簡單羅列,沒有進行整合,不利於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能力;顏色過於單調,知識點不醒目,字體有時偏小;等等。課件內容製作粗糙,對學生積極性的調動產生較大的影響,更不利於高效課堂的實現。
多媒體利用率低 多媒體在使用過程中,由於師生利用不合理,保潔工作做得不及時,學校維修管理不善等原因,導致多媒體經常出故障,而且頻率較高,嚴重影響了教師正常的教學使用。另外,製作課件所需要的優質素材很多時候不能下載,導致資源數量太少,有些教學資源即使能夠下載下來,也不成體係不配套,而師生的計算機技術又不高,諸多因素導致完全由教師自己製作課件輔助教學會消耗很多時間,最終帶來的教學效果也未必理想。這些都影響了教師使用多媒體的積極性。有調查數據顯示:40.6%學生反映地理教師有時用多媒體(如講公開課時)教學,所以目前中學地理教學中對多媒體的利用率並不高。
概而言之,利用多媒體輔助地理教學是非常必要的,教師應積極、科學、合理使用,發揮它的最大價值,並在教學中注意克服上述這些問題,讓它更好地服務於教學。
參考文獻
[1]翁成福,馬銳.高中地理課堂中多媒體教學運用[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2(1).
[2]教育部.全日製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3]戴以香.地理教學選用多媒體應注意的四種關係[J].青海教育,2005(1).
[4]郭勇.地理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的整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4).
[5]孫國新.多媒體輔助地理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青年與社會:中外教育研究,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