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嚐試,引導學生積極探究 教學中,盡力使每個學生都樹立起創造的信心和勇氣,鼓勵他們多觀察、多動腦、多動手。對於學生生活、學習中遇到的自然現象,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找答案,自己去研究。例如,在教學“土壤的種類”一課時,課前讓學生到不同的地方采集不同的樣品,給他們編上號,觀察比較。然後把這些土壤帶到課堂上分組比較,討論不同的土壤在顏色、顆粒大小、氣味等方麵的不同之處。讓學生在歸納中得出:人們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為砂質土、黏質土、壤土三類。接著引導學生根據三種土壤的含沙量多少,來探究三種土壤的保水性和透氣性。先讓學生猜想:哪種土壤的生長性最好,哪種生長性最差,哪種居中。總結猜測後,引導學生在課後以“土壤不同,植物的生長情況也會不相同”為題進行實驗研究。取三種不同的土壤,分別裝在三個花盆裏,裏麵種上同一種植物,被放在塑料大棚裏,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確實壤土的生長性最好,砂質土生長最差,黏質土生長居中。以上通過“大膽猜想——設計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的探究過程,培養了學生敢想、敢闖、大膽嚐試的精神。
啟迪思維,引導學生深入探究 科學離不開實驗,實驗離不開觀察。教學中探究活動以實驗入手,引導學生歸納推理,然後再有目的地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實踐,就會更好地達到擴展學生所學知識,發展其創造能力的目的。在教學“溫度計的秘密”一課時,課始,做了一個演示實驗:在燒瓶內裝滿水,用中間插有玻璃管的膠塞塞緊瓶口,加熱後水會升到細玻璃管中,像噴泉一樣從玻璃管中噴出,而馬上停止加熱,噴泉也停止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學生個個睜大了眼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們的思維從潛伏狀態被迅速激活為興奮狀態,展開討論,很快根據剛才的實驗討論出水在受熱時,體積膨脹,受冷後體積縮小,因而在得出水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後,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驗證:酒精、醬油、橘子汁等物體是否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通過實驗學生總結出:液體在一般情況下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緊接著讓學生繼續加熱燒杯的水,待水熱後,立即將溫度計插入熱水中,觀察水銀柱的變化,再將溫度計插入涼水中觀察溫度中水銀柱的變化並探究原因。同學們根據所學知識,探究出: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製成的。之後讓學生思固體、氣體是否也有此性質,培養了學生的歸納推理能力。
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隻要教師能恰當地提供實驗器材,精心設計實驗方案,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就能調動起學生探究科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課堂的主人,實現自身科學素養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