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中實驗存在的問題 山東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第三頁有關“探究氫氧化鈉溶於水能量的變化”與“探究硝酸銨溶於水能量的變化”實驗,實驗設計是分別測量氫氧化鈉和硝酸銨溶於水前後的溫度,從而得出結論。實驗原理很明確,實驗操作也很簡潔,然而最重要的問題是未能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在具體應用時,這反而成了易錯點。

為了促進對物質溶於水伴隨能量變化的直接感知,且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筆者改進了實驗,改進後實驗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印象之深,令學生終身難忘,當然在具體應用時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實驗儀器及藥品 儀器:大小試管各1個、試管夾1個、酒精燈1盞、火柴1盒、100 mL燒杯1個、木板1塊、藥匙1把、60 mL廣口瓶2個、60 mL細口瓶1個、吸水紙若幹。試劑:氫氧化鈉少許、硝酸銨25克、冰水混合物若幹。

實驗操作步驟及現象

1)氫氧化鈉溶於水放熱的實驗。先向試管內傾倒入約10 mL水,擦淨試管外壁的水後在酒精燈外焰上加熱至沸騰,離開火焰後停止沸騰;立即向停止沸騰的試管中加入少許固體氫氧化鈉,觀察到明顯現象:水立刻重新沸騰,非常劇烈,並且持續一段時間。

2)硝酸銨溶於水吸熱。先向100 mL燒杯中傾倒約30 mL 0 ℃的水,再向小木板上滴6~7滴0 ℃的水;隨後向燒杯中加入25克硝酸銨攪拌;最後將盛有硝酸銨的這隻燒杯放在小木板上,並在燒杯內放一隻裝有1~2 mL 0 ℃水的試管。等待2分鍾,觀察到明顯現象:小試管內的水結冰,燒杯被凍粘在木板上,用手掰不掉木板,非常結實。

友情提示:硝酸銨溶於水這個實驗所用的水需要取自於0 ℃的冰水混合物,這樣會大大節省時間和藥品。

改進後實驗的優點

1)實驗現象明顯。一加入氫氧化鈉,水重新劇烈沸騰;水結冰現象,燒杯被凍粘在木板上的現象,都非常明顯。

2)節省時間。無需長時間等待,現象隨即發生,大大節省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3)具有感染力和趣味性。意想不到的現象,就像一塊磁鐵,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貫穿於學生化學學習的始終。

參考文獻

[1]王大華.酒精與水混合實驗改進[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