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抓好五個環節 深化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改革(1 / 2)

抓好五個環節 深化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改革

實驗教學

作者:王建軍

生物是高中的一門自然基礎課程,由於它涉及的概念、理論、定律、實驗和探究的內容比較多,因此,在教學中除注重課本內容教學外,還應加強對實驗的教學與研究,並通過實驗教學達到“分化教學難點、突出教學重點、全麵培養能力”的教學目標。多年來,立足高中生物教學實際,以實驗教學改革為突破口,強化動手能力和實驗能力的培養,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通過實驗的教學改革與建設,緊緊圍繞實驗教學改革,大膽探索“五環節”教學法,深受學生的歡迎,在提高生物教學成績的同時,也促進了生物學科課堂教學的深層次改革。

1 根據當地經濟建設需要,製定生物實驗教學新目標

高中生物的實驗教學,不同於高中的物理、化學等學科實驗教學,因為生物學科與生產實際、生活實際和社會自然等方麵聯係密切,特別是與當地的經濟建設相聯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現實意義。因此,對生物實驗教學,緊緊圍繞當地經濟建設的需要進行,與當地經濟的發展相適應。

壽光市是全國著名的蔬菜之鄉,冬暖式大棚的發源地,因此,蔬菜種植與生產就是當地經濟的主導產業。如何結合蔬菜生產,做好生物實驗教學就成為研究的新課題。在認真學習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大綱的基礎上,針對蔬菜的生產、管理、種植以及蔬菜品種的結構特色,及時增減生物實驗數目,不斷擴展生物實驗教學新領域,收到極好的教學效果。

首先,組織生物教師認真學習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學習生物培養目標和調查當地經濟建設的實際需要,本著“先易後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結合學校和實驗室的現有實際條件,分章節、分重點地製定出切實可行的生物實驗教學目標和增減生物實驗項目;第二,在認真學習生物實驗教學的基礎上,將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分成若幹小的實驗指標,並與實驗教學、課堂教學和課後實驗緊密相聯,滲透到生物課實驗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以此指導各年級的生物實驗教學;第三,根據學生能力的培養要求和學校實驗條件,製定出生物實驗改革目標,並結合生物學科的教學與改革,同步進行。

如觀察蔬菜植物生長的習性,雖然不是生物實驗教學的內容,但結合生物實驗教學實際,結合當地的蔬菜大棚種植情況,組織學生或集體或個人,到自己或者鄰近家庭的大棚內進行細致觀察,並做好比較記錄,深受學生的歡迎,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生物實驗教學。

2 發揮生物教師的主導作用,做好實驗指導與實驗教學組織工作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這是對實驗教學或者動手能力培養的最有力的描述,也是做好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基本準則。做好生物實驗教學,就是要讓學生看到什麼,聞到什麼,分析與研究到什麼,需要如何去做,實驗的探究目的是什麼,等等。因此,在做好生物實驗教學時,必須充分發揮生物指導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生物實驗教師的專業性指導,達到讓學生親臨其境的學習效果。

每次的生物實驗教學前,生物實驗指導教師都對每個實驗的實驗環節、實驗器材、實驗目的和實驗中將會發生的事情,做好全麵的準備與分析,特別是對於實驗的環節,做到逐一實驗驗證、逐項查排,為指導學生的實驗而做好理論、實踐和技能等方麵的準備。

比如,要做一個動物習性的觀察實驗,為防止學生對實驗產生逆反心理,特別是懼怕現象,影響到生物實驗的順利進行,先組織學生觀看網絡影視片段,觀看已有的生物實驗教育資源片,並結合生理、心理等諸多方麵的內容,進行綜合教育,讓學生樹立良好的生物實驗觀。然後,實驗時,生物實驗教師邊對各個小組進行實驗技能指導,邊結合生物觀察要點進行點評,邊對個別學生不正確的操作做好指導。這樣,一方麵為學生全麵做好生物實驗奠定了強有力的技術指導,另一方麵又為全麵實施實驗教學、拓展實驗教育能力進行了實時的實驗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