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導遊實訓中的三步式教學模式(1 / 2)

導遊實訓中的三步式教學模式

實踐·實訓

作者:譚小華

實訓課集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於一體。“三步式教學模式”把導遊實訓課分成三個階段,能充分發揮師生的積極性,使教師樂於並善於教,學生願意學、學得會、用得上,達到良好教學效果。

實訓課是集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於一體的教學活動。忽視理論教學,實訓課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忽視實踐教學,實訓課失去載體,也失去其存在的意義。

教學實踐中有些教師怕上實訓課程,或把實訓上成了現場課,甚至是模擬現場課。筆者在導遊實訓教學中,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三步式教學模式”—把導遊實訓課分成“理論講解、實訓、評價與提高”三個階段,分步施教。通過“三步式教學模式”,學生“願意學,學得會,用得上”,收到良好教學效果。本文以景區講解實訓為例,淺談在導遊實訓課中“三步式教學模式”的應用。

1 理論講解階段

需要2課時,主要傳授景區講解的一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注意事項,以及景區基本情況,講解要點等。

景區講解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去旅遊,必然去景區參觀,盡管現在科技發達,宣傳和介紹景區的途徑很多,但都不能代替景區講解員的作用。由此,景區講解是導遊的重頭戲,對提高遊客旅遊滿意度極為重要。

1)熟練運用各種講解方法,把景區講解得更精彩。景區講解是動態講解,而不是被動複述講解詞。同時,景區講解既要尊重景區的實際內涵,又要因人而異,根據不同的對象和文化程度,靈活運用各種講解技巧和方法,突出重點,講出新意。例如:對一般的遊客,導遊員可多一些虛實結合法、問答法、借用故事法、擬人比喻法以及活用數字法等;而對層次較高的遊客,可運用突出重點法、畫龍點睛法、製造懸念法、設置疑問法、巧妙穿插法以及含蓄幽默法等。

2)介紹各環節的工作要點。作為一名導遊,其工作不僅僅局限於介紹景區。導遊工作由一係列工作組成,“細節決定成敗”,一名優秀的導遊,每個環節都會精心準備和周密安排。

例如在進入景區前,導遊要準備導遊旗、胸卡及票證等;清點人數;提醒停車地點、車號、標誌、開車時間;介紹遊覽路線及所需時間;交代注意事項等。

在參觀過程中,除了講解景區以外,還要對遊客打擾、不友好提問、投訴以及遊客生病、走散等突發事件有應對措施甚至預案。

熟悉景區,精心準備講解詞

1)熟悉景區,實地考察景區。僅靠到圖書館、網絡上查閱資料來熟悉景區是不夠的,如果能和實地結合,先“按圖索驥”,然後“依葫蘆畫瓢”,才能準確理解和消化別人的講解詞,並結合自己和所帶旅遊團的情況,綜合設計自己的講解詞。

2)對所帶的旅遊團進行分析,以確定景區講解重點。例如,我們所帶的旅遊團是廣東籍的教師,其中不少為曆史教師;旅遊景區為桂林王城。從以上信息我們可以初步得出結論:一同是廣東人,他們可能對他們的“老鄉”——孫中山感興趣;二由於是教師,可能對科舉考試感興趣;三由於有曆史學科教師,可能對摩岩石刻、明清古建築、王族文化、抗戰文化感興趣。綜合以上,我們把講解重點放在承運門、承運殿、博物館、狀元井、貢院、孔廟;孫中山駐蹕處、中山不死塔、仰止亭;太平岩、獨秀峰摩岩石刻等景點。

3)結合收集到的曆史資料和解說詞,分組撰寫自己的解說詞。

2 實訓階段,大約需要4課時

這是學生進入角色階段,教師也要進入角色。有人認為此時由學生自由發揮,教師可以輕鬆一會兒,其實此時,教師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要用心記憶、用腦分析,用嘴巴提問,要為評價階段積累大量的一手材料。

這一階段,可采取現場教學,也可以采取模擬現場教學。本文以模擬現場教學為例:

教學準備 有條件的,建設導遊模擬實訓室,把要講解的“景點”搬到實訓室來,根據景點,移步講解;沒有條件的,至少準備圖片,講解時以圖片代替實景。

分組實訓 一人做導遊,教師和其他學生一起扮演遊客。根據集體設計的遊覽路線、解說詞進行導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