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市屬院(所、中心、站、校)衛生工作(一)(1 / 3)

北京友誼醫院北京市臨床醫學研究所

事業概況職工2151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565人,包括主任醫師101人,副主任醫師160人,主治醫師355人,醫(護)師(士)965人以上均含相應職稱其他技術人員182人,行政人員109人,工勤人員294人。

機構設置聲像宣傳室與預防保健科的健康教育組合並為宣傳教育科;腫瘤放療科和核醫學科合並為核醫學科;改革辦公室更名為經濟管理辦公室;建立了醫療保健中心,設病床31張;成立了審計處。

醫療工作門診患者899573人次,急診患者166774人次,日平均門、急診4214人次;搶救危重病人1632人次,搶救成功率77.4%;孕產婦死亡率0,新生兒死亡率1.249%,圍產兒死亡率8.9%;住院患者17544人次,出院患者17539人次,病床使用率9470;病床周轉率21.11,床位工作日343.8天,平均住院日16.05天,治愈率58.2%,死亡率2.461,人出院診斷符合率99.36%,7日確診率96.84%。

全年完成手術22301台,其中大手術3448台,包括腎移植手術近200餘例。開展新技術、新療法9項,呼吸睡眠診治中心掛牌成立。腎內科開展持續治療;普外科將“限製性門腔靜脈分流和肝動脈強化灌注術”應用於臨床,腹腔鏡膽囊切除成為膽囊切除首選術式;骨科多次行雙髖或雙膝關節置換術;神外科經翼點人路成功夾閉大腦中動脈瘤,顯微手術治療聽神經瘤、三叉神經痛、動脈瘤、脊髓腫瘤等17例;皮科增加了“激光治療尖銳濕疣”的新療法;室配合放療科開展全身三維立體定向放射治療技術。

堅持院長行政查房,全年查房17次。為落實《執業醫師法》,對全院600多名醫師進行了培訓和考試。貫徹實施《獻血法》,開展成分輸血、自體輸血,比上年節約用血459%。修訂了《病曆書寫規範》和《丙級病曆標準與處罰措施》,加大處方和病曆的檢查力度,使門診病曆優良率達98.1%,處方合格率92.8%。

為滿足幹部、外賓及其他高層次醫療服務的需要,醫院成立了醫療保健中心。自6月28日運營以來,共接待門診病人1595人次,住院病人155人次,急診172人次。先後與駐區4家社區醫院簽訂了雙向轉診協議,在北京率先建立了“大病進醫院,小病到社區”的連續性醫療服務新模式。

堅持預防為主。“人人健康學校”開辦講座46次,參加者4000多人次。作為全市首家兒童保健機構的“兒童健康中心”,常年提供育兒谘詢。在全國城市衛生大檢查中,多項工作受到抽檢,結果滿意,受到市、區衛生局的表揚。

護理工作“以病人為中心”的係統化整體護理工作全麵鋪開,加強對危重病人和大手術病人的看護,定期評估;對病人做好健康宣教;擴大外送護工隊伍,安全周到地護送病人做檢查、治療、化驗。加強護理三級指揮係統的建設,對護士長實行量化管理,加強考核。舉辦護士長理論及管理學習班,並繼續選送10名護士長赴香港學習,提高護理水平。1999年整體護理合格率59%,護理技術操作合格率63%,5種護理表格書寫合格率95%消毒隔離合格率效.16%,急救用品完好率98.899%。在全國護理雜誌上發表論文23篇,出版護理論文專刊1冊。

科研工作全年承擔科研課題28項,其中20項獲資助。消化內科、感染急救醫學被列為重點學科,影像診斷、臨床麻醉被重點扶植,此4項共獲資助資金380萬元。中醫科被北京市中醫管理局批準為“示範中醫科”。臨床藥理基地接受新藥觀察159項。心內科首次參加了國際多中心協作研究的試驗。

1999年接收博士生7名,碩士生17名,是曆屆招生人數最多的一年。最後一批10名院內研究生合格畢業。實行院內研究生曆時9年,共有8批89人畢業。賈保祥、翁小滿、張忠濤、嚴鬆彪人選“1999年北京市跨世紀優秀人才工程”,獲得市科幹局的支持與資助。一年來共發表論文551篇,其中發表在國際雜誌上15篇,國家級86篇,省級及其他341篇。專著26篇,著書3冊,譯著1部,譯文10篇。論文總數比上年增長52.1%。在市衛生局係統青年優秀論文評比中,有18篇獲獎,占獲獎論文總數的37.59%,為第一名。

醫院投資130多萬元,用於購置圖書和改造圖書館自動化管理係統。《友誼醫刊》更名為《友誼醫學》,為其成為公開發行刊物打下基礎。

醫學教育遵循教學管理抓規範、教學質量抓培養、教學改革抓試點的總體思路,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實行教學例會製度,醫院各級領導親自參加教學行政查房。成立了教育督導組,對5項34人次的教學進行評估。在教改教研工作中,本院獲得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圓滿完成了96級、95級、94級三個年級共162名本科生的臨床教學任務。醫院被指定為全科醫生培訓基地。

醫院積極支持在職人員的繼續教育。目前在讀大專以上學曆143人,參加各類短期學習班70人次,參加全國、全市學術會議236人次,舉辦院內學術講座36次。根據加強“三基”訓練的原則,對住院醫規範完善5年考核辦法,更加注重基本功和技術水平的提高。消化內科主辦了全國消化內鏡與消化疾病進展學習班的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來自全國20個省市的80多名消化內科專家參加,並通過金衛網向全國直播。本院被評為市衛生局繼續醫學教育先進單位。

國際交流一年來接待來自14個國家和地區的醫學專家進行學術講座及訪問、考察、參觀共25批132人次。辦理公派出國、參加學術會議、考察、訪問、培訓等74批103人次。骨科又一次主辦了全國人工髖關節高級研修班,來自7個國家和地區的20位骨科專家和國內各大醫院50多名學員參加。

體製改革與管理深化人事分配製度的改革。按幹部四化標準和德才兼備原則選聘幹部,嚴格執行幹部考核上崗製度。全院共聘中層幹部正副職98名,其中男56名,女42名,平均年齡49.6歲,比聘任前下降6歲。實行中層幹部目標管理責任製和專業技術人員的聘用製、工勤人員聘用合同製。完成了機構調整,合並3個科室,縮減編製10%。分配上打破大鍋飯,按苦累髒險差、科研、急救等12項評比內容,年中出台了采用兩個係數係列的獎金分配製度改革方案。本院機構人事分配製度的改革工作,在上半年通過了市衛生局、市人事局、市財政局的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