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一旁的秘書小夏站起來說:“經理,真對不起,是我打字時不小心打錯了,我把‘幹’字打成了‘於’字,下次一定小心。”經理臉上迅速多雲轉晴,他對小夏說:“以後注意點。”接著,會議繼續進行。
其實,經理拿的那份名單中,“幹”字根本沒有打錯,是經理誤讀了。事後不久,主動給經理一個台階下的秘書小喬就成為—個部門的主管。可見,委婉地為他人掩飾缺點或過失,往往是擁有朋友的開始,也是自己成功的開始。
當眾提出忠告是揭短,私下提出忠告是規勸
忠言本來就逆耳,如果提出的方式不當,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為零。一般來說,當眾提出忠告是揭短,私下提出忠告是規勸。
齊桓公奪取君位以後,任用管仲進行改革,奮發圖強,在“尊王攘夷”的旗幟下,北伐山戎,南抑強楚,勤王平亂,經過“九合諸侯”,不斷樹立盟主威信,擴大國家軍事實力,首開春秋時期大國爭霸的局麵。
齊桓公既成霸業,躊躇滿誌,認為是順天承運,功德圓滿,可比堯舜,於是在葵丘(今山東淄博境內)召集諸侯開會,希望去泰山封禪。
管仲輔佐齊桓公成就了大業,但他認為現在封禪還為時尚早,不到時機,於是決定力勸齊桓公不要成行。但管仲知道齊桓公好勝,於是沒有當著眾人的麵諫阻,而是下朝後私下阻止。
下朝後,管仲對齊桓公說:“陛下,傳說古代在泰山舉行封禪的帝王有72家,而據我所知是言過其實,隻不過有無懷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夏禹王、商湯王、周成王等12家。他們都是受命於天,祥瑞出現時才封禪泰山的。”
齊桓公聽後,認為管仲如此言語,是不想讓他以此彰顯功績,於是,非常生氣地對管仲道:“我北伐山戎,到了河北之境;西伐大夏,越戈壁之灘,束馬懸車,登上了卑耳之山;南平河南之地,在熊耳山上眺望江漢平原。未使兵車而會盟諸侯,如今萬民歸順,一匡天下,與以前三代受命於天的帝王有什麼不同?為什麼他們可以登封泰山昭告天下,而獨我不能?”
管仲並沒有被齊桓公的威勢所迫而停止盡一個忠臣的職責,他深知與其正麵辯論,肯定不能說服桓公,於是,他用具體的事例對齊桓公說:“以前帝王封禪的時候,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民安居樂業,天下太平。東海出比目魚,西海現比翼鳥,之後,不召而自製的祥瑞之物到處可見。如今,不僅鳳凰不來,麒麟未至,豐實的稻穀不生,而且蓬蒿莠昌茂,凶猛惡劣的鴟梟時常出現,國家尚不鞏固,人民尚不富足,祥瑞尚未出現,難道現在就是封禪的時機嗎?”齊桓公聽罷,覺得管仲的話很有道理,於是收回成命,放棄了封禪之事。
管仲之所以能說服齊桓公,在於他把進諫由“當眾”換為“私下”。
沒有別人在場,不傷齊桓公的麵子,所以齊桓公容易接受。
試想,如果管仲當著文武百官的麵進行勸阻,齊桓公肯定會覺得自己的顏麵掃地,還能接受管仲的規勸嗎?可見,身為下屬,你不是不能發表與領導相反的意見,隻是發表之前,你要先想一想領導的性格與度量。然後,再決定“說”,還是“不說”,或者“如何說”。
美國的羅賓森教授曾說:“人有時會很自然地改變自己的看法,但是如果有人當眾說他錯了,他會惱火,更加固執己見,甚至會全心全意地去維護自己的看法。不是那種看法本身多麼珍貴,而是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脅。”
這再一次說明,在向領導提出忠告時,要多利用非正式場合,少使用正式場合,盡量與上司和同事私下交談,避免公開提意見和表示不滿。這樣做不僅能給自己留有回旋餘地,即使提出的意見出現失誤,也不會有損自己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還有利於維護上司的尊嚴,不至於使別人陷入被動和難堪。
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人凡事喜歡把別人往絕路上逼,而不懂得給人留麵子,最終受到傷害的也包括自己。
小高是某服裝設計公司的一個主管。由於公司所在的城市最近要舉辦一個大型的服裝秀,市裏的相關部門請求各個服裝公司為此出力,小高所在的公司也被列入其中。為此,老板把所有的設計師召集起來討論如何設計出有新意的服裝。
首先是老板發言,他把準備的資料向所有設計師作了較為詳盡的展示,在做出結論後,他將所有的資料都放到了公文包內,並且習慣性地問道:“你們還有什麼意見?”
這時,小高開始發言了。他指出,老板的設計方案中,有一些地方不合邏輯,隻要是從事服裝設計的人都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不僅如此,他還指出老板的設計已經過時了。
這些言論都是針對老板個人而言的。老板是一位著名的設計師,早些年就舉行了很多場的時裝會。
當時,聽了小高的話後,老板並沒有說什麼。隻是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小高由設計師降到了設計助理,又降到了庫房管理員。一年之後,小高離開了公司,失業了。
盡管小高也是為了設計出有新意的服裝,初衷是好的,但是他提出建議的方式錯了,讓老板在公共場合沒有麵子,失業也就在意料之中了。如果小高說話委婉點,然後選擇私下,而非當眾,老板不僅會接受他的建議,說不定還會提拔他。可見不懂得提出忠告的方式是非常糟糕和嚴重的一件事。
在公共場合,即使有理、有利的一方,我們也不應當毫無顧忌地指責他人,應當為別人留條後路,留住他們的麵子。這樣你所得到的遠比你指責他人的要多。
提出忠告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好提出忠告的時機
當上司和同事正煩時,你去找他提出忠告,豈不是給他煩中添煩、火上澆油嗎?即使你的忠告很正當和合理,別人也會對你反感、排斥。
2.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當你對領導和同事提出忠告後,最好還能提出相應的建設性意見,來弱化對方可能產生的不愉快。當然,通常你所考慮的方法,領導也往往考慮到了。因此,如果你不能提供一個即刻奏效的辦法,至少應提出一些對解決問題有參考價值的看法。這樣領導會真切地感受到你是在為他著想。
3.對事不對人
你可以提出忠告,但你提出忠告後,要讓領導和同事切實感到,你不是要攻擊或貶低對方。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別人通過一些事實證明自己錯了是件很尷尬的事情。讓上司在下屬麵前承認自己錯了就更不容易,因此在提出忠告後,你最好還能說些理解對方的話。切記,你提出忠告的目的是幫助自己解決問題,而非讓別人對你形成敵意。
拒絕得越委婉,被拒絕的人越有麵子
相信大家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在工作中,你的領導或同事叫你幹一件事,但是這件事不該你做,或超出了你的能力之外,但你還是硬著頭皮答應了。的確,否定別人的言語和行為,是件容易傷害感情、導致尷尬局麵的事情,但對領導與同事的要求來者不拒並不能使領導與同事認為你能力強或者任勞任怨,相反,如果對他們交代的事情,你沒有完成好,可能對你以後的工作產生持久的負麵影響。比如說,某件事情超出了你的能力,你不假思索地答應了,最後事情辦砸了,肯定會在領導或同事的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
其實,在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領導或者同事都不能接受你的“不”。
如果注意話語的含蓄和否定的技巧,就可以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使生硬的否定也有一副可愛的麵孔,從而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完成“否定”的任務,甚至你還能夠贏得他人的賞識。
委婉地對人說“不”是成功拒絕他人的一大秘訣。
在《洛陽民間故事集成》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天,秦王問甘羅的爺爺甘茂家中有什麼困難,甘茂說:“臣家中應有之物盡有,沒有什麼困難。”秦王聽了皺皺眉頭,不悅地說:“卿家大富,朕心裏很高興,隻是寡人眼下有一個困難,半年來總想吃一個公雞蛋,朕想卿家定有此物了。”
甘茂一聽,嚇得出了一身冷汗,後悔自己說話冒失,但自己有言在先,怎能再說沒有此物呢?
甘羅見爺爺下朝後愁眉苦臉的樣子,就拉著甘茂問原因。甘茂長歎一聲說:“小孩子家,少問大人的事,到外麵玩去。”
甘羅執拗地說:“這話不對,爺爺不是也問過我們小孩子的事嗎?
再說,皇上不是也向他的大臣征求過治國的意見嗎?”
甘茂被這話打動,他撫摸著甘羅的頭,說:“皇上要吃公雞蛋,限爺爺3天內送到,否則就要殺頭。”
甘羅聽後說:“這事好辦,3天後我替你送去好了。”爺爺聽了,臉上露出了一絲苦笑。3天後,甘羅擠在大臣中來到金殿上,朝拜已畢,文武分站兩廂,隻有甘羅沒有位置,孤零零地站在金殿中央。
秦王見殿中站著一個小孩,好奇地問:“你是誰家的孩子?”
甘羅不慌不忙地回答:“甘茂是我爺爺。”
“你爺爺為何沒來?”
“我爺爺在家生孩子。”
“胡講,男人會生孩子嗎?”
“萬歲,公雞會下蛋嗎?”
秦王被問住了,他仔細打量了一下甘羅,不由脫口而出:“真是宰相之材。”
甘羅聞言急忙跪下:“謝主隆恩!”
秦王想不到竟被小孩訛了個宰相,本想發作,但又一想,自己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不能跟小孩一般見識,就不耐煩地揮揮手:“回家去吧。”甘羅叩頭答道:“臣啟我主,常言說得好,子不離父,臣不離君,萬歲早朝,臣當侍候。”
一番話說得秦王心花怒放,龍顏大悅,隨即傳旨一道,為甘羅建造了一所宰相府,命他移入攻讀,長大後,入朝供職。現在我們俗傳甘羅12歲為丞相,童年便取高位,不能不說正是甘羅那次充滿智慧的拒絕,才使秦王越來越看重他的。
拒絕是有秘訣的。拒絕得法,對方便心悅誠服;如果拒絕不得法,一定會使人對你不滿,甚至懷恨你。甘羅拒絕他人的藝術值得學習。
一般來說,在拒絕別人時,態度是關鍵。在別人提出要求時,話還沒有說完,你就斷然拒絕是很不禮貌的。拒絕人時千萬不要反駁,或流露出不快,或藐視對方。最好把你的理由夾帶在微笑之中,讓對方真正體會到你的難處,畢竟記恨一個微笑著說“不”的人實在太少了。
拒絕人的方式要因人而異。所以,你一定要把對方的話聽完,隻有你完完整整地聽完對方的話,才能知道哪種方式最能讓對方接受,最能說服對方。特別是對自己不熟悉的人更要如此。
總而言之,拒絕他人時,既要具體明確,又要委婉親切。委婉而堅決地說“不”可能也會產生新的問題,但是它卻對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很有效。下麵的方法有助於你拒絕一個人。
——含糊其辭。比如,“對不起,這件事我實在不能決定,我必須回去問問我的父母。”或者這樣說:“讓我和老婆商量商量,決定了再答複你吧。”但這種方法太不幹脆了,對方還會繼續纏擾你。
——得花幾天時間考慮一下。比如,鑒於你的成績,領導準備授予你一個職位,但你對這個職位不是很感興趣,如果不接受,你又怕傷了領導的一番美意,這時你可以說:“能容許我考慮幾天嗎?”對這樣的回答對方肯定不會不答應,然後慢慢解釋你為何不適合這個職位:“真誠地感謝你對我這般厚愛,但我現在正潛心搞研發,我想把這項工作做到最好,為公司作出我最大的貢獻。”這樣,領導便不會因為你的不領情而尷尬了。
——延遲時間。如果一位同事叫你幫他錄入3000個字,你礙於麵子想答應,但確實沒有時間。你可以這樣說:“真是不湊巧,我正在趕一份報告,時間非常緊,如果你能等到下禮拜,我一定幫你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