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炒菜及其他藥膳(一)(3 / 3)

【製作】

1.將以上中藥裝入紗布袋內,紮緊,備用。

2.將白酒10斤裝入瓷瓶(罐)內,再放入蜂蜜、紅砂糖和陳醋,攪勻,然後放入藥袋,用豆腐皮封口,壓上大磚,隔水蒸煮3小時,瓷瓶(罐)要大,以免酒沸溢出,取出埋土中七天即成。

【食法】每3日1次,佐餐食用。

【宜忌】便溏乏力者不宜多飲。

【解析】秦艽又名秦膠,大艽。為龍膽科植物大味龍膽或西藏龍膽的根。性味苦、辛,平。入肝、胃、膽經。能祛風除濕,和血舒筋,清熱利尿。《綱目》:“治胃熱,虛勞發熱。”王好古:“泄熱,益膽氣。”核桃仁能補腎固精,溫肺定喘,潤腸補腦。天門冬能滋陰潤燥,清肺降火。生地黃能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熟地黃能滋陰養血。川芎能行氣開鬱,祛風燥濕,活血止痛。牛膝能補肝腎,強筋骨。五加皮能去風濕,壯筋骨,活血去瘀。桂枝能發汗解肌,溫經通脈。以上藥物佐以補中潤燥之蜂蜜,補中緩肝之紅砂糖,消腫和血之米醋同烹,能增強此方養血和血,補肝益腎之功效。尤其適合血瘀明顯又伴有肝腎不足的中老年人士服用,有定肝腎而暢血氣的保健作用。

杞地蒸狗肉(平)

【配方】枸杞子20克,生地黃15克,檸檬1個,連皮狗肉500克,薑、鹽、胡椒粉、香菜、料酒各適量。

【功效】填精補髓,強健筋骨。適用於脾腎虛弱,腰膝軟弱,虛勞骨痛,骨質疏鬆等症。

【製作】

1.將狗肉皮在火上燎焦,泡軟皮麵,用利刀刮去焦麵,用涼水浸泡,待狗肉已發漲時,用木棒在狗肉上輕輕反複捶敲,邊捶邊用清水洗,直到肉質變鬆,血水滴盡為準,然後切成示指大小的條塊,再用涼水浸泡。

2.將枸杞子、生地黃、檸檬洗淨。檸檬取汁,薑切片,香菜(芫荽)洗淨,切成1厘米長的段。

3.在燉鍋內加入清水適量,加入狗肉、枸杞子、生地黃、薑、胡椒粉、料酒,用中火煮透,再用文火煮2小時,加入鹽、香菜、檸檬汁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食狗肉喝湯適量,佐餐食用。

【宜忌】發熱便溏者不宜多食。

【解析】枸杞子性味甘,平。入肝、腎經。能補腎壯骨,潤肺,補肝,明目。適用於肝腎陰虧,腰膝酸軟,骨弱,骨質疏鬆等症。《食療本草》:“堅筋耐老,除風,補益筋骨,去益人,去虛勞。”生地黃具有滋陰補血,填精補髓的功效。狗肉性味鹹,溫。具有補中益氣,溫腎助陽的功效。以上藥物與食物共同烹飪,可增強填精補髓,強健筋骨的療效。患者及正常人四季食宜。

杜仲鵪鶉肉餅(溫)

【配方】杜仲50克,鵪鶉2隻,豬瘦肉250克,麵粉500克,豆粉50克,料酒、醬油、鹽、素油各適量。

【功效】補腎壯骨。適用於中老年人陽氣衰敗,髒腑虛損,腰膝酸軟,體乏無力,骨質疏鬆等症。

【製作】

1.將杜仲放入沙鍋中加水適量煮30分鍾,取藥汁適量。

2.將鵪鶉用水溺死,除去毛、頭、爪、內髒,洗淨,剔去骨取肉,與豬肉共剁成泥,加入鹽、杜仲藥汁、醬油、豆粉、料酒做成肉餡,備用。

3.將麵粉用水揉成麵團,發透,做成劑子。

4.將劑子用擀麵杖擀成麵皮,然後左手拿麵皮攤在手上,右手將鵪鶉肉餡放入麵皮上,包合成餅狀生坯,一個一個地擀好。

5.炒鍋置中火上燒熱,加入素油,燒六成熱時,下入麵餅,先烙黃一麵,再烙另一麵,一個一個地烙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餅1個,正餐食用。

【宜忌】無特殊禁忌。

【解析】杜仲性味甘、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藥性論》:“主腎冷莧腰痛,腰病人虛而身強直,風也。腰不利加而用之。”鵪鶉性味甘,平。具有補五髒,益中續氣,實筋骨的功效。二者與補益之豬肉烹飪,可發揮補腎壯筋骨之療效。患者及正常人四季皆宜。

固腎酒(溫)

【配方】核桃仁200克,龍眼肉200克,豨薟草25克,枸杞50克,製首烏50克,熟地黃50克,白術25克,茯苓25克,丹皮25克,砂仁15克,烏藥15克,燒酒7.5公斤,醇酒2500克。

【功效】養肝腎,補氣血,強筋骨。適用於中風後半身不遂,身體虛弱之風濕筋骨痛,肢體麻木等症。

【製作】

1.將以上中藥用絹袋裝好,紮緊袋口備用。

2.將醇酒2500克裝入瓷瓶內,然後放入藥袋,隔水煎2小時,待冷,再加入燒酒7.5公斤,密封浸泡七天後即成。

【食法】根據本人的酒量酌飲,早、晚各服一次,每次不超過30毫升。

【宜忌】便溏者暫不宜服。

【解析】本方以核桃仁、枸杞、首烏、熟地黃滋補肝腎;以茯苓、龍眼肉寧心安神;以丹皮、烏藥、豨薟草活血化瘀;以白術、砂仁滋補脾胃。酒具有行藥勢,活血化瘀,善走竄功效。以上諸藥與酒製成固腎酒,有補肝腎,益氣血,強筋骨功效。正常人每天飲用20毫升,有補腎、補氣,強筋壯骨作用,四季皆宜。

羊蜜膏(平)

【配方】生地黃汁200克,熟羊脂250克,熟羊髓250克,白蜂蜜250克,生薑汁25克。

【功效】補髓填精。適用於腎精虧損之脊痛,足痿軟無力,以及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症。

【製作】

1.將鍋置於武火上,倒入熟羊脂熬開,下入熟羊髓燒開,再下入白蜂蜜燒開,再下入地黃、生薑汁燒開,並用鍋鏟不斷攪拌。

2.將鍋移文火上煎熬,至成膏狀停火,稍晾後,盛入瓷罐中備用。

【食法】每天空腹溫酒衝服一湯匙,也可作成粥食。

【宜忌】泄瀉者忌服。

【解析】羊髓為牛科動物山羊的骨髓或脊髓,性味甘、溫、無毒,能滋陰補髓,潤肺澤肌。《隨息居飲食譜》說它“潤五髒,充液,補諸虛,調養營陰……。”羊脂為牛科動物山羊的脂肪油,味甘,溫,能補虛,潤燥,祛風化毒。生地黃味甘、苦,寒,歸心、肝、腎經,能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白蜂蜜味甘,平,有補中潤燥,止痛,解毒功效。生薑汁辛、溫,能開胃。五味熬成蜜膏,有補髓填精功效。宜腎陰虛精虧的人四季補腎食用,秋季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