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壯骨黑豆(溫)
【配方】黑豆1000克,山茱萸10克,茯苓10克,當歸10克,桑椹10克,熟地黃10克,補骨脂10克,菟絲子10克,旱蓮草10克,五味子10克,枸杞子10克,地骨皮10克,黑芝麻10克,食鹽50克。
【功效】補腎益精,強筋壯骨。適用於頭昏目眩,耳鳴耳聾,身體消瘦,腰酸腿痛,筋骨無力等屬於腎精不足,腎陰虧損等證。
【製作】
1.將黑豆用溫水泡30分鍾備用。
2.將以上中藥裝入紗布袋內,紮緊,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煎煮,每半小時取煎液一次,放入另一盆中,再加水煎煮,如此共取煎液4次,合並煎液,放入沙鍋內。
3.將黑豆倒入盛有煎液的沙鍋內,放入食鹽,先以武火燒沸藥液,再文火煎熬,至藥液涸幹,即停火。
4.將黑豆曝曬至幹,裝瓷罐(或瓶)中貯藏備用。
【食法】每天隨量嚼食,將黑豆嚼爛吞下。
【宜忌】痰熱盛者不宜多服。
【解析】本方原載於《景嶽全書》,用藥11味,用食物2種,原名為“法製黑豆。”本方以補益肝腎藥物山茱萸、桑椹、補骨脂、菟絲子、枸杞子、黑芝麻為君藥;以益氣生津,補腎養心之五味子為臣藥;佐以補血和血及涼血止血之熟地黃、當歸、地骨皮、旱蓮草;再以滲濕利水,寧心安神之茯苓為使。諸藥與黑豆、食鹽同烹,這樣黑豆吸取了諸藥之藥性,既可補益肝腎,又能補血,涼血;既可滲濕利水,又能寧心安神。宜四季滋補腎及五髒食用。
枸杞羊腎粥(溫)
【配方】枸杞20克,羊腎2對,羊肉100克,粳米250克,蔥白、食鹽各適量。
【功效】補腎填精。適用於腎精衰敗,腰脊疼痛,性功能減退等症。
【製作】
1.將羊腎洗淨,去臊腺脂膜,切成細丁;蔥白洗淨,切成細節;羊肉洗淨,一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備用。
2.將枸杞洗淨;粳米淘淨,放入羊腎羊肉鍋內,熬粥。待肉熟,米爛成粥時加入鹽即成。
【食法】吃羊腎、羊肉,喝粥。
【宜忌】任何體質人士均可服食。
【解析】枸杞子味甘,平,歸肝、腎經,有滋腎,潤肺,補肝,明目功效。《綱目》稱其能“滋腎,潤肺,明目。”羊腎補腎氣。羊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粳米健脾養胃。以上藥食同烹,以增強補腎填精功效。宜正常人冬季補腎食用。
首烏杜仲腰花(溫)
【配方】何首烏25克,杜仲25克,豬腰子250克,紹酒、蔥、味精、醬油、醋、澱粉、生薑、蒜、食鹽、白糖、花椒、素油各適量。
【功效】補肝腎。適用於腎虛腰痛,步履不堅,眩暈,尿頻,老年耳聾,更年期綜合征等症。
【製作】
1.豬腰子一剖兩片,片去臊筋膜,切成腰花;何首烏、杜仲放沙鍋內加清水,熬取濃汁100毫升;薑、蔥洗淨泥沙,薑切片,蔥切成段。
2.用藥汁一半,加入紹酒、澱粉和食鹽,調拌腰花;白糖、味精、醋、醬油和澱粉各適量,兌成味汁。
3.將鍋置旺火上燒熱,倒入油至八成熱時,放入另一半藥汁、花椒,投入腰花、蔥、薑、蒜,快速炒散,即沿鍋倒入味汁,翻炒均勻,顛翻起鍋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宜忌】無特殊禁忌。
【解析】何首烏性味苦、甘、澀,微溫。入肝、腎經。能補肝益腎,養血祛風。杜仲能補肝腎,強筋骨,安胎。以上二藥與補腎之豬腰同烹,適用於頭昏目眩,心悸失眠,眩暈耳鳴及有高血壓、高血脂的更年期綜合征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