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領導的修煉(2 / 3)

下麵一些策略,可以幫助你打造神奇的領導魅力:

1.保持標誌性儀態

你走進某個房間的那一刻,屋裏的人就開始審視你。他們觀察你走路的姿勢、你的神態,他們注意你的穿著。這也許看起來有些可笑且毫無意義,其實不是。在你開口說話之前,你所表露出來的整體氣質意義深遠。據個人形象專家介紹,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一半以上受你的外在形象影響。培養一種讓你自己感覺舒服的個人風格,這種風格能恰當地表達你,以及你想展現的形象。你的個人風格和你的企業密切相關,是你公司的象征。當你已形成自己的風格,每個人也都看到了你的這種風格,它也就融入了你的外表之中,成了你的商標。塑造得體的儀態,關鍵在於確定你希望你的風格表現出一個什麼樣的你、什麼樣的公司形象——你想要展現出高貴、老練的氣質,或者想成為別人眼中嚴肅的總裁?自如掌控肢體語言塑造一個標誌性的儀態隻是拓展領導魅力的第一步。你還必須敏感地注意你的肢體語言所傳遞的信息。如果你的肢體語言表現出缺乏自信,你的信譽和專業精神都將受到質疑。

人際交流專家、女性總裁組織的總裁馬莎·費爾斯通博士說:“一個特定的信息可以由多種非語言的行為來傳遞。如果在一次特定的交流中,持續出現一種表達積極信號的非語言的行為,那麼這次交流肯定是向著積極的方向發展。”這種非語言的信號有可能在幾秒鍾之內摧毀你的成功。例如,緊張得坐立不安是很多經理人都存在的問題,這令他們看起來缺乏信心,而這個形象難題是很難克服的。“研究表明,當一個人不停地擺弄他的手腳,便意味著他想逃離這一交流現場,”費爾斯通博士說,“這是一種透露出膽怯、不安、害怕的信號。”當你帶著一種“我能掌控這裏”的態度走進一個房間,並對自己的表現感覺很放鬆,這種坐立不安的情況幾乎就完全消失了。隨後,你就會傳遞一個你能應付一切的信息。同樣的,這種掌控原則也可應用於你在列席一次會議時,或是參加一次談話的情景。以眼神建立特殊聯係,眼神也許是幫助你與他人建立特殊聯係的最重要因素。富有領導魅力的人都知道如何控製自己的眼神,使自己看起來就像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物一樣。沒有什麼比跟一個人說話,對方卻拒絕直視你的眼睛更讓你覺得侮辱的了。將注意力集中在你的談話對象身上以示尊敬,並表明你對話題有興趣。避免盯著地板或天花板,不要掃視房間以期找到一位更重要的談話對象。與人直視表現出一種自信,而大家都喜歡自信的人。同時,這也表現出你的正直與誠實。展現平易近人的一麵當你麵帶笑容時,你的心情不會差到哪裏去。當你麵對一個笑容滿麵的人時,你也很難不對他報以微笑。微笑使人覺得自己受到歡迎,心情舒暢。但對人微笑也要看場合,否則就會適得其反。有時候,微笑讓你看起來緊張、無助,特別是在笑得太誇張的情況下尤其如此。使用幽默也能令你顯得平易近人。幽默可以用於表達看法,顯示信心,舒緩氣氛。公關公司的艾裏斯·塞爾斯曼說:“幽默能治萬難,在生意場上同樣如此。它迫使你退後一步,做一次深呼吸,並最終明白整件事情有多可笑。如果在某個生意場合上氣氛非常緊張,或者其局勢不是向著你所希望的那個方向發展,這個時候你就得機智一些,插入一些非正式的或是古怪的東西來緩和氣氛,也就是不能讓自己顯得太嚴肅。”如果你擔心某個幽默會冒犯到某人,那就別提它。種族、宗教或是黃色笑話都不受歡迎。因此要始終保持尊敬他人和職業的精神。把握言語時機和內容在提及他人的負麵信息時,仍盡量使自己顯得若無其事,這是經理人可能會做的最具破壞性的事之一。富有領導魅力的人從不降格去做這樣的事。在這種情況下,好心也沒好報。如果你說不出什麼好聽的話,那就一個字都不說好了。你認識的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優點。把注意力集中在這些優秀的品質上,如果你一時想不起,那就別開口。你貶低他人,隻會使自己顯得渺小、可憐。

2.領導的談吐

富有領導魅力的人似乎總是知道該說什麼和什麼時候該說。他們說話時從不吞吞吐吐或是拚命地找詞,他們用詞精確,發音清晰,顯得威嚴、有力。但是這種令人羨慕的表現並不是機會所賜,而是精心準備的結果。

要想表現一個職業及自信的形象,事先排練是關鍵。不管你是去參加一次重要的會議,作一次陳述,還是到一個商界聚會上結交朋友,你都得花時間去思考你將說些什麼。下點功夫,了解誰會參加這次活動,你們的主題是什麼。事先作些記錄,把你要說的幾個要點先排練一下,試著估計別人對此的評價以及他們的提問,為對方的反應做好準備。為你的發言準備論據,這樣你的思緒就能有條不紊。如果你花了時間去排練和準備,那些話語就會自然而然地脫口而出,你絕對不會顧左右而言其他了。

3.稱讚別人以贏得稱讚,把榮譽分給下屬

實際上,把榮譽分給你的下屬,自己不但毫無損失,還能得到別人的支持、幫助和認可。將領導當作責任而不是地位和特權,在此基石上,領導者才可能放心地授權,而不是將所有的權力都抓在手裏,事必躬親,殫精竭慮,靠一己之力做好一切;授權要有效率,也就必須培養下屬,而將領導當作責任而不是地位和特權則是領導能夠培養其下屬的保證,也是容許企業中不同聲音存在的保證。

養成誠懇稱讚別人的習慣並不像它聽起來那麼難。你可以這樣想:稱讚隻是對另一個人說他想聽的一些話。

有的時候,人們不願意直接稱讚另一個人,其中原因與他們的自尊心有關。他們陷入了這樣一種思維陷阱,“對方為什麼要在乎我是怎麼想的?我又不是什麼重要人物。”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不可能贏得朋友。

不能優雅地接受稱讚是一種無禮且令人不悅的表現。當別人稱讚你的時候,你報以不以為然的態度,這便顯得你在貶低自己並且在向對方傳遞這樣一條信息: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

稱讚讓我們覺得開心,並且我們不時需要這樣的感覺。所以,當某人稱讚你的時候,微笑著,優雅地說一句:謝謝。坦然接受這份禮物吧。要移情,不要同情,移情與同情有天壤之別。有意地表現出同情就有屈尊之嫌,有憐憫的意思。沒有人願意接受這樣的同情。相反,移情是讓你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感受他們的感受。是否需要我簡單解釋一下移情與同情之間的區別?同情指的是當你在船上看到一個暈船的婦人時,你走過去用手臂攬著她以示安慰。移情是指你走過去和她一起吐個天翻地覆。現在花點時間去想一想某個富有特殊魅力的人。當你和這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是什麼令你感到舒服?不要描繪那個人給你留下的印象,而是要說出為什麼你和此人在一起的時候感覺如此舒服。當然,在你心情愉快、樂觀的時候,與一個心情與你相似的人交流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其中的奧秘就是人們總是會被有著相似情緒的人所吸引。要成為一個真正富有領導魅力的人,你必須學會擴充你的內心世界。但是,僅僅是內心情感豐富還不夠,你要學會如何把這些感受傳遞給這個世界其他的人。

魅力的展示沒有定式,就像成功沒有特定的定義一樣。“在現實世界裏,眾所皆知的一流管理者,無一例外地每一位都具有一種罕見的人格特質,他們處處展現出魅力領袖的風範。他們不但能激發部屬們的工作意願,又具有高超的溝通能力,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渾身散發出熱絡引人的力量,尤其重要的是,他帶領團隊屢創佳績,擁有一連串驕人的輝煌域就。運用獎賞力與強製力來管理,也許有效,但是如果你要提高自己的領導魅力,贏得眾人的著重和喜愛,我建議你們要盡最大的努力以影響和爭取部屬的心。假如你們之一誰能做到這點,誰就能成為一位成功的領導人,而且也可能完成許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說的可真是擲地有聲!好的領導才能;特別是個人的魅力或影響力,這比他的職位高低和提供優越的薪資、福利來得重要許多。它才是真正促使人們發擇最大潛力,以實現任何計劃、目標的魔法杖。

總之,現在的主管們,需要更多的是令人懾服的魅力;影響力、而不是令人生畏的權力。成功的領導,的確不在於一位主管的職位和權勢,絕大部份取決於他有沒有具備迥異於人,並足以吸引追隨者的魅力。領導的魅力對一個企業的生存發展格外重要,主要包括人格魅力。一個有魅力的領導,會贏得各類人才的欽佩,從而甘為之效勞,兢兢業業實幹。與有魅力的領導一起工作,是員工的一種享受。

4.管理有重點,要會授權

我們常在電視或者電影上看到這樣的對白:

“屬下一定竭盡全力,萬死不辭,決不辜負對屬下的信任!”

後來也果然是這樣,如不能成功也能成仁。這就是授權產生的效果,隻有授權之後人們才能從自己的責任田裏澆灌出一畝二分的莊稼。高效率的主管應該把精力集中到少數量重要的工作中去。人的精力有限,隻有集中精力才可能出成果,不應被次要問題分散精力。他必須盡量放權,以騰出時間去做真正應做的工作,即組織工作和計劃未來。主管最主要的任務是去展望未來——而這種事情往往是不能授權給別人的。主管的任務不是去忙於監督日常工作,更不要親自去做那些瑣事。放權的重要性或許就在於,必須集中精力去思考那些隻能由自己做的事情!就像總統隻考慮宏觀問題一樣,他隻思考企業的大問題和未來的方向,並提出必須優先考慮的事項,製定和堅持標準。

有些事情應該讓你的下屬去作決定,要不斷地向上級請示才能做出決定的下屬肯定不是好的下屬。你的下屬往往比你更了解實際情況,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比你更有權做出決定。即使偶然做出個別不正確的決定那也沒有關係,他會從錯誤中得到教訓,變得更加聰明。讓下屬自己去決定是培養接班人的最好辦法。

作為一名主管,你不能控製一切;你協助尋找答案,但本身並不提供一切答案;你參與解決問題,但不要求以自己為中心;你運用權力,但不掌握一切;你負起責任,但並不以盯人的方式來管理下屬。你必須使下屬覺得跟你一樣有責任關注事情的進展。

要把領導當作責任而不是地位和特權是領導能夠進行真正的授權的保證!必須培養下屬,否則不是一個好的領導,一個主管,能做的或許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麵,即“立人”、“立事”和“立說”。立人應該是領導者最為重要的任務之一。因為一個人即使貢獻再大也不免要衰老,可能會生病,最後還不免一死。而一個企業則必須持續存在下去,不能因為一個領導影響該企業的生存,否則該企業領導,應該受到指責,因為他連自己的本職工作都沒有做好——他忽視了培養下屬。在我國的許多企業中,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一名領導必須於地任時就培養企業明天的接班人,必須更新企業的人力資源並提高其水平。

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開發人才,一名主管的最大的責任,就是培養他的下屬,幫助他們發展才能。培養下屬就是發展自己!

為了培養一位主管,公司還必須賦予年輕人明確的工作目標,根據目標要他規劃出施行的策略與方法,而在執行過程中,錯誤必須是容許的,但錯誤必須得到檢討和改進。有位企業家曾經說過:“假說一個年輕人有200次失敗的經曆,那麼他將是一個人才,因為他至少知道了200種行不通的方法!”錯誤是經驗,經驗的積累將培養一個人的判斷能力,而良好的判斷能力正是良好的管理者的必備條件。把領導當作責任而不是地位和特權,這一條是領導能夠真正地培養下屬的根本保證。否則,做領導的不可能真心實意地培養他的下屬。容許不同的聲音存在是拒絕平庸的法寶,而要做到容許不同的聲音存在,對於一名領導而言,似乎並不容易,但如果能立足於把領導當作責任而不是地位和特權這一堅實的基石,則做起來並不難!

5.領導的格局

做領導要有格局,領導的格局是“將將”,是授權,是適當地把成功的機會讓給自己的手下。這就是一種魅力,有格局才有魅力。

劉邦經常從容地和韓信議論將軍們的高下,認為各有長短。劉邦問韓信:“像我的才能能統率多少兵馬?”韓信說:“陛下不過能統率十萬。”皇上說:“你怎麼樣?”回答說:“我是越多越好。”劉邦笑著說:“您越多越好,為什麼還被我俘虜了?”韓信說:“陛下不能帶兵,卻善於駕馭將領,這就是我被陛下俘虜的原因。況且陛下是上天賜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青島啤酒總裁金誌國說:我到現在的崗位上,不能做得很具體,我更多地要行使領導者的職能,更多的是務虛。從我再一層層往下管理。現在我就感覺到,逐漸地輕鬆下來了,整個的製度在運轉,誰該幹,該誰幹,怎麼幹,都很清楚。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人,要具備兩方麵的條件,一個是人格魅力,別人願不願意追隨你;另一個是領導能力,主要是提出明確的使命,能夠獨立地製定戰略,敢於慎重地承擔風險。尤其在大是大非麵前,要有前瞻性。

魅力再加上1%的權力就構成了領導力,領導力的形成就是靠感召力,靠員工的向心力,所謂得道多助,人心所向就是成功的先兆。劉備戰不如張飛,勇不及關羽,計謀更比不上孔明可是他卻是“主公”,到底誰才是英雄?所以,魅力是做領導的前提。

做一個有魅力的領導才有成就感,才能得心應手,意氣風發。2002年法國大選,選民的53%是女人,競選者大打女人牌,而據說希拉克繼續連任是因為選民覺得他有魅力。

第三節 珍惜權力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獅子愛上了農夫的女兒,請求農夫將女兒嫁給它。農夫既不忍心把女兒許配給猛獸,又不敢拒絕,就想出了一個方法。當獅子來催促的時候,農夫對它說:“我很願意將女兒嫁給你,但我的女兒膽子小,她怕你的尖牙利爪,如果你剪掉它們,我女兒就會立刻與你結婚”。獅子馬上答應了農夫的要求,回去剪掉了自己的尖牙和利爪。可是如此一來,農夫就不怕獅子了,當獅子再來的時候,農夫掄起木棒就把它趕走了。

作為一個領導者,一定要明白,權力是你安身立命的資本。千萬要珍惜自己的權力,否則一旦輕易失去,想要再次索回,為時已晚。

作為一個領導者,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擁有權力,擁有對事物處置的決定和指揮權。然而,領導者在擁有權力的同時,客觀上又受到一個製約——是否具有用好權力的能力。也就是說,一個人是否擁有權力是一回事,是否具有運用權力的能力是另外一回事。一個人隻有既擁有權力,同時也具備與擁有權力相適應的能力,才能正確運用權力。古往今來,不乏有權力而無能力之人,在權力運用過程中,既貽害個人,又貽害事業之例。遠的不說,今天在我們身邊,有的人擔任了一家公司的負責人,擁有對這家公司事物處置的權力。但是,他們並沒有治理好這家公司,甚至對公司的利益有害。其間固然有多種原因,但個人缺乏與擁有權力相適應的能力,是一個重要原因。結果,遭殃的不僅僅是公司本身,可能這位領導者也因此而失去了自己的權力。從某種意義上講,真正珍惜權力的領導者,首先要運用好權力。

1.不做上層領導的“傳聲筒”

王先生是一家大型企業的一個基層管理者,手下有10個員工。王先生工作勤懇,為人謙和,對每一個下屬都給予了很多的關懷和照顧,所以跟大家的關係還算不錯。並且他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他對他的直接領導是言聽計從,領導安排什麼,他馬上向下屬宣傳貫徹什麼。一旦下屬提出異議,他馬上便說“領導說了,就照這樣執行。你照吩咐做就行了,出了差錯領導也不會怪你。你如果這樣做,出了問題就得自己承擔了。”下屬一聽,覺得也有道理,於是便開始認真執行。

但是,時間一長,下屬有了不明白的地方,也就不再問他,而是隔著他直接請示更高領導,因為大家知道跟他說了也沒有用,他還得去請示領導。這段時間,王先生還遇到了一件煩心事:他發現手下有個別人開始直接向他“頂牛”,公然不再聽從他的指揮。雖然他早就想把一些“害群之馬”開掉,但苦於沒有辦法。王先生痛苦地發現,自己的權力越來越萎縮了。更讓他難以忍受的是,他的“無能”漸漸地被傳播開來,以至於其他原本“聽話”的下屬也開始不拿他當回事了。

其實,管理者最失敗的就是隻做上層領導的“傳聲筒”,領導剛一做個決定,他便對下屬發號施令。自己沒有任何思想和領會,這樣的管理者往往最被下屬看不起,於是下屬不再聽從他的指揮必然是早晚的事。

所以,作為一個管理者,要記住這樣一個道理:“執行力越強,越不適合做管理者,而隻適合做下屬”。你對上級領導越是唯唯諾諾、言聽計從,沒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領導就越是對你不敢放權;而相反的是,你對一件事情的處理越有主見,領導就越敢對你放權讓你獨當一麵而自己不再插手。高明的領導培養下屬,是想讓下屬給自己分擔大量的事務和工作,而不是還要自己事必躬親。

2.高壓和強權不是保持權力的最佳選擇

張先生是某公司的一個分公司經理,脾氣相當暴躁。據他手下的員工講,他們經常能聽到張經理在辦公室大發雷霆的情形,動輒揚言要把某某開掉,一開始,大家都挺害怕,於是做事便都很小心謹慎。但後來大家漸漸發現發脾氣隻不過是張經理的“日常工作習慣”而已,並不能產生什麼實質性的變革,於是大家便繼續我行我素。張經理發現大家不把他放在眼裏,當然更加生氣了,於是便惱羞成怒發更大的脾氣。就這樣,大家漸漸地對這位暴躁的上司都習以為常了,感覺張經理發一發脾氣隻不過是為了證明他的存在和彰顯他的地位,並沒有什麼指導性的意義。真正有哪一天他不發脾氣了,大家反倒感覺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