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謀略,謀天下(2 / 3)

有位秀才第三次進京趕考,住在一個經常住的店裏。考試前兩天他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戴了鬥笠還打傘,第三個夢是夢到跟心愛的表妹脫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著背。

這三個夢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趕緊去找算命的解夢。算命的一聽,連拍大腿說:“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牆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鬥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跟表妹都脫光了躺在一張床上了,卻背靠背,不是沒戲嗎?”

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準備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問:“不是明天才考試嗎,今天你怎麼就回鄉了?”

秀才如此這般說了一番,店老板樂了:“喲,我也會解夢的。我倒覺得,你這次一定要留下來。你想想,牆上種菜不是高種嗎?戴鬥笠打傘不是說明你這次有備無患嗎?跟你表妹脫光了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說明你翻身的時候就要到了嗎?”

秀才一聽,更有道理,於是精神振奮地參加考試,居然中了個探花。

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裏哪裏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想法決定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未來。作為一個企業管理者,更需要用積極的心態去影響身邊的人,去感染大家的情緒。試想,如果一個企業管理者都沒有了信心,都是一種悲觀和消極的思想,那麼又如何帶領下屬去爭取成功,又如何能帶領下屬。

(2)決定成功的十種心態

熱情——熱情感染人,成功屬於最後三分鍾還有熱情的人。

愛心——大愛愛人,你有多大的愛心,決定你有多大的成功。

學習——這是一個變化的社會,隻有學習速度比對手更快,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自信——如果自己都不能相信自己,那麼你還指望誰來相信你。要相信,自己才是拯救自己的上帝。

決心——隻有痛下決心,才能全力以赴。

頑強——持續的毅力。我們是不是應該“佩服”一下那些平庸和失敗者,他們意誌甚至比成功者更頑強,竟能忍愛一輩子吃苦。

堅持——在萬難的時候仍然堅持不放棄,那麼就沒有實現不了的夢想。

企圖心——要成功先有強烈的成功欲望,就象你有強烈的求生欲望一樣。

主動——要做成功人,就必須掌握主動。

自律——成功的人不光對別人要求嚴格,對自己也夠狠。不能自律的人,隻能曇花一現。

(3)不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人的一生不能永遠活在回憶和悔恨裏。年輕的桑德斯經常為很多事情發愁。他常常為自己犯過的錯誤自怨自艾:交完考試卷以後,常常會半夜裏睡不著,害怕沒有考合格。他總是想那些做過的事情,希望當初沒有這樣做;總是回想那些說過的話,後悔當初沒有將話說得更好。

一天早上,全班到了科學實驗室,老師把那牛奶放在桌子邊上,大家都坐了下來,望著那瓶牛奶,不知道它和這堂生理衛生課有什麼關係。

過了一會,老師突然站了起來,一巴掌把牛奶瓶打碎在水槽裏,同時大聲叫道:“不要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然後他叫所有的人都倒水槽旁邊,好好地看看那瓶打翻的牛奶。

“好好地看一看,”他對大家說:“我希望大家能一輩子記住這一課,這瓶牛奶已經沒有了,你們可以看到它都漏光了,無論你怎麼著急,怎麼抱怨,都沒有辦法再救回一滴。相反,隻要先用一點思想,先加以預防,那瓶牛奶就可以保住。可是現在已經太遲了,我們現在所能做到的,隻是把它忘掉,丟開這件事情,隻注意下一件事。”

很多人都會犯錯,當然,犯了過錯和疏忽都是不對,可是又怎麼樣呢?誰沒有犯過錯?就連拿破侖在他所有重要的戰役中也輸過三分之一。何況,即使動用國王所有的人馬,也不能再把過去挽回的。所以讓要保持積極的心態,要記住這個簡單的道理:不要為打翻了的牛奶而哭泣。

3.遠見卓識

任何一個領導人,要獲得員工的尊崇和朋友的信任,就必須要有遠見卓識。而對於一個企業來說,領導人的眼光、領導人的遠見卓識從根本上影響了企業的發展。

說起晉商李宏齡,大家都會被他的遠見卓識所征服。李宏齡字子壽,山西平遙縣源祠村人,經邑人曹惠林介紹而入號,以他的才幹,漸為侯氏所器重,先後擔任過蔚豐厚票號北京、上海、漢口等分莊經理。

李宏齡又善於觀察形勢,當清末社會經濟發生激烈變化,以彙兌為主要業務的票號發生危機時,李宏齡針對票號業的弊病,率先倡言票號改革。後來,他的票號改革思想和計劃,因被守舊者極力阻撓而未果,憤而著述《同舟忠告》、《山西票商成敗記》等,詳細記述了票號改革的思想、計劃和經過。李宏齡在擔任蔚豐厚票號分莊經理期間,值時局激烈動蕩,先後發生了甲午之戰、庚子事變、兩宮去世等事件。在時局變故麵前,一些商人常因經營失措,而導致失敗。但李宏齡卻能獨具遠見,應付自如,其主管之票號,不僅能免遭損失,而且能予增值,用他自己的話來講,尚可“聊以自慰”。

李宏齡雖是個商人,但他與一般的商人不同,而是一位具有政治頭腦,觀察事物敏銳,對政局有一定了解,具有進取精神的商人。李宏齡對於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對民族商業的壓迫,具有一定的認識。李宏齡在《山西票商成敗記》中說:“遇倒帳,外洋銀行則憑借外力,大清銀行則依仗官權,同屬財產關係,而彼各挾勢力以憑陵,如丁未營口東盛和之事,銀行收十成而有餘,票行收五成而不足,尚何公理之可言哉?”一個封建社會的商人,能對封建政權和外國資本主義對民族商業的壓迫,作出如此比較深刻的分析,的確是很不簡單的。

第四節 剛柔相濟,步步為贏

剛與柔,從心理學角度講,它是個人性格的兩種不同成分的表現形式。從領導藝術的角度講,它又是一種工作方法。作為一名企業管理者,隻有具備剛與柔的心理素質,能夠嫻熟地運用剛柔相濟的領導藝術,才能把事情處理好。

俗話說:“一娘生九子,九子九個樣”。企業裏有的員工脾氣火爆些,有的員工秉性柔和些。麵對這些性格各異的員工,企業管理者必須做到能剛能柔,剛柔相濟,才能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

在企業內部,總會出現個別員工違反規章製度的現象,部門之間、班子成員之間、上下級之間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矛盾,這些問題若不及時處理和協調,就會直接妨礙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開展。

1.做人,剛柔並濟

(1)做人,大愛愛人

舉凡成就大事的人,無論是政治界、企業界或文藝界,內心都往往有一種堅實篤定的大愛。這不是說要他們做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聖人,而是說他們有與人為善、和氣為本的胸懷,善於與人建立各種合作關係。同時,他們的心裏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有所為,但也絕對有所不為。

現今世界經濟嚴峻,成功沒有魔法,也沒有點金術,但人文精神永遠是創意的源泉。企業領導必須具有國際視野,能全景思維,有長遠的眼光,務實創新,掌握最新、最準確的資料,做出正確的決策,迅速行動,全力以赴。更重要的是,正如李嘉誠所說,要建立個人和企業的良好信譽。

企業管理者的全心投入和熱誠是企業最大的鼓動力,透過管理層與員工之間的互動溝通和對同事的尊重,才可以取得他人的認同。

商業的存在除了創造繁榮和就業機會,最大的作用是服務人類的需求。企業本身雖然要為股東謀取利潤,但仍應堅持“大愛愛人”是企業的固定文化,是企業長遠發展的最好根基。一個有使命感的企業家應該努力堅持走正途,這樣做了,企業管理者才能獲得成功。

愛人是企業發展的最好根基。大愛愛人,就要愛員工,愛顧客,愛合作夥伴,愛競爭對手,一個領導能夠有如此寬闊的胸懷,一定是一個優秀的領導。從長遠看來,大愛愛人也是企業文化的一個積澱。在一個信仰缺失的時代,大愛愛人會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2)內方外圓

人生就應像清朝的銅錢——內方外國。內方是本質,一個做人的基本原則,即堂堂正正做人;而外國則是人處在社會中的一種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即處世的技巧。方與國是相輔相成的,兩者缺一不可。

從方的角度來看,是企業內部實力增強問題,即“最好的防禦戰略,就是勇於攻擊自己”。由於其企業管理者身份,防禦者在潛在顧客的心目中,總是擁有強大實力的。而提高自己這種地位的最好的辦法,就是經常地攻擊自己。換句話說,即是企業管理者企業可以通過引入一些新的產品和服務——他們足以淘汰你現存的產品和服務,來加強你自己的地位。競爭頻繁地展開的目的,就是企圖抓住對手,而動態目標要比靜態的目標難以擊中。

而從圓的角度來說,就是領導企業如何與同行企業相處的問題,當你擁有一塊餡餅時,你應該力圖去擴大它,而不是試圖增加自己的那一份的份量。

當領導企業通過“攻擊自己”來達到了真正的“行業老大”地位時,那麼企業管理者可以改變其戰略。他們可以變其品牌戰略為一般產品戰略,這就是為什麼坎貝爾公司推銷湯料,而不是推銷它們公司的湯料。“湯料是一種好的食品”,它的廣告說道,對任何人的湯料來說,大概都是如此。這也就是柯達推銷照相膠卷,而不隻是柯達牌膠卷的緣故。它的電視廣告說道:“時機會稍縱即逝”。這就是圓的本質:市場營銷中的和平共處原則。

最後是“方”與“圓”的有機結合。“攻擊自己”是為了“和平營銷”,而“和平營銷”又為“攻擊自己”提供了外部環境。它們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正是“方”中有“圓”,“圓”中含“方”,這才是“方”與“圓”的完美結合體,也是我們共同所求的目標。

“圓”是智慧,方是品德。《論語》中說:“仁者可謂方也矣。”可見,“內方”是根基,沒有這個前提而隻講“外圓”,最終會滑進圓滑世故的邪路上去。

做人治事,應當方圓並用,當圓則圓,當方則方。同樣如此:法是方的,理是圓的。在一部電視劇中,包拯說:“律是硬的,情是軟的。”比如戲劇中的《鍘美案》,陳世美按律當斬。可是殺了他,皇姑就成了小寡婦;況且,陳本人是一名狀元,天下隻有一個,從保護人才的角度也可以赦免他,當然,這是“理”,摻入了很大的“人情”成分,無奈法是方的,所謂“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盡管赦免有赦免的理由,但是斬首更有斬首的依據。法的權威性和公正性就在於它的“方”,惟有這種不講人情,不近常理的“方”才成就了法的尊嚴。

2.待人,恩威並施

(1)大師的手段

說起武俠大師金庸,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有個好友叫倪匡,也是他的部下,兩人之間的友誼很深厚。但偶爾也會產生矛盾,而每當這時候金庸總是能處理得很好。

有一次,在賓客雲集的宴會上,倪匡趁著酒醉,大呼大叫,要金庸給他加稿費,他說:“查良鏞,你賺了這幺多錢,應該加稿費了吧!”

在這個時候,金庸若拒絕,一定會讓倪匡很沒麵子,也會在貴賓心目中留下吝嗇的印象,說不定還會影響宴會上熱鬧親和的氣氛,所以,金庸滿口應承地說:“加,加!”事後,金庸果真給倪匡加了稿費,但隻加了小小的5%。倪匡當然很不滿意,於是又去找金庸,這一回,金庸則耐心細致地做他的“思想工作”。他說:“你要加稿費,勢必會引起連鎖反應。大家都知道我們關係好,都看著你。如果你加了稿費,別人肯定也要加,這樣一筆大開銷,報社到目前為止還承擔不起。”在一番循循善誘,苦口婆心後,倪匡隻有點頭稱是、心悅誠服。

在宴會公共場合上,金庸一口答應,其目的是為了緩和雙方矛盾,為解決矛盾尋找合適的時機。事後,等倪匡冷靜下來,他再把自己的苦衷坦誠相告,最終化解了雙方的矛盾。金庸不愧為大師,先“柔”後“剛”,不僅避免了矛盾的激化,而且使雙方的關係更加鞏固。

另有一次,倪匡為了一己之利向金庸提出一個非常過分的要求。這讓金庸很生氣,他重重地“哼”一聲,說:“除非《明報》破產,否則萬萬不能!”態度之嚴肅,口氣之嚴厲讓倪匡噤若寒蟬,大氣也不敢出。但過了一陣子之後,金庸又給倪匡打電話,口氣非常溫和地對他說:“如果你真覺得這樣做對你有好處,就照你的意思辦吧!”而此時早就醒悟過來的倪匡則趕忙說:“不必了,不必了!”

金庸先“剛”,表明了辦事的原則性,後“柔”則顯露出做人的藝術性。金庸的高明之處在於他知道何時該“剛”,何時該“柔”。事實上,如果時機把握不當,就會既得罪朋友,也誤了大事。

金庸氣量之大,堪稱大師。文人王朔曾罵他“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金庸不以為然,反而覺得王朔是性情中人。要和王朔交朋友,如此大度,這個舉動讓王朔深為感動之餘,又大呼慚愧。金庸手下有個職員叫林三木,原是《明報》普通職員,後金庸見他是一個可造之才,於是送其去英國深造,學成回來,金庸又極其信任的讓他擔任《明報晚報》總編。但是林三木羽翼豐滿之後,突然提出了辭職,自己創辦了《信報》,並成為《明報晚報》的最大敵人。很多人都責罵林三木,忘恩負義,但金庸卻不以為然地說:“他有這樣好的成就,我也高興。”而且他每次遇見林三木,總是客氣地稱對方為先生。金庸的寬宏大量令林三木深深折服。

金庸的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和俠義心腸的高潔人品,贏得了所有部下的尊敬與愛戴,他們從來沒有把他作為一個老板、一個富豪來看待,而是把他作為一個虛懷若穀的文化大師來尊敬。明報上上下下,不稱他為“查社長”而稱他為“查先生”,單單從這個稱呼中就顯露出部下對他的一種特殊感情。

(2)大公司的恩威並施

索尼公司是當今世界上一流的公司。索尼公司創建之初,日本還處於困難時期。當時,做父母的想要給自己的孩子買一個書包也是件困難的事情。有一次,索尼公司的經理井深太偶然聽到有人向他的親屬借舊書包給子女上學用,井深太感觸非常深。靜思之後,井深太向助手了解了本公司職員的生活狀況,親自到商場批發來一批書包,贈送給公司內有剛入學子弟的員工,全體員工們都很感激,工作激情陡然上升。

索尼公司從一隻書包上看到了書包的凝聚力,為了培養全體員工對公司的感情,公司每年都要邀請員工家屬到公司參觀,並把一隻隻書包贈給即將入學的小朋友。進入70年代後,日本的經濟發達了,國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索尼公司邀請員工到公司參觀和贈送書包的作法卻沒有變。迄今為止,公司共向員工們贈送了八千多隻書包。索尼公司名揚天下,這與公司上下團結一心是分不開的。

當然,索尼公司光靠的是它的柔性管理手法,還是不能夠得意成為世界上一流的大企業的。索尼公司有著嚴格的管理製度。在他們看來,隻有製度才能讓策略貫徹下去而不需要做太多的工作。

有一回索尼公司的一個市場部主管犯了一個錯,因為錯誤太小,而這個主管又很優秀,誰都以為這件事會不了了之。但是,事實卻出乎意料,總經理很快就下了行政處罰命令。自從這件事之後,索尼公司的員工再也不敢輕易犯錯不守規則了。

索尼公司正是依靠著恩威並施,剛柔並濟才得以在強手如林的業界取得巨大成就。

(3)富翁的恩威並用,剛柔相濟

說起梅考科的剛柔並濟,大家都不陌生。梅科考是美國有名的富翁。在成功之前,他也是一貧如洗,他的“富”是靠自己的手段換來的。

梅考科擅長於對內部員工的管理。在公司內梅考科有嚴格的規章製度,違者必罰,絕不姑息。

一次,一位追隨梅考科幹了二十多年的老員工喝醉了酒,在公司裏跟主管大鬧起來,主管立刻向梅考科作了彙報。梅考科說了一句話:“立即開除。”這位老員工是梅考科創業時的元老,也是他的患難之交。在梅科考創業最艱難的時候,曾經一連三個月分文沒發,許多人都棄梅考科另攀高枝去了,但老員工卻沒有走。對於這樣一位“功臣”,梅考科當然不會“開除”了事。

他找到老員工,與他談心。原來,這位老員工的妻子剛剛死去,留下了兩個年紀不大的孩子。偏偏禍不單行,一個孩子不慎跌斷了腿,老員工心緒不好,隻好借酒消愁,恰恰又被主管看到了,就把他一頓臭罵,老員工借助酒勁,就跟主管吵起架來。梅考科拿出厚厚的一迭鈔票,塞給老員工,對他說:“你回去把家務好好料理料理吧!”老員工心頭一亮,感激他說:“老板,您不開除我了?”“不不!製度麵前人人平等,開除的成命是不能收回來的。”梅考科握住老員工的手,堅決他說,“不過,請放心,我絕不會讓老朋友走上絕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