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眼神集中
在談話中,表現一個人對談話對象以示重視的神態,莫過於眼神集中;左顧右盼、魂不守舍肯定不會博得對方的好感。
當然,展現你的人格魅力,並不是要你在眾人麵前故作姿態,把自己的毛病加以掩飾,或是壓抑自己、改變自己的性格,而是正視自己的不足,克服性格中的消極因素,光大性格中的積極因素,讓你的人格魅力架起與人溝通的橋梁。
總之,有效的社交活動需要自信、沉著和堅定的信念。交際中我們對自己要有充分的自信,注意自己的儀表和談話技巧。隨著時間的推移,您會發現在這個環境中自己已經生活工作得自如了,亦會感到自己其實是善於交往的人,雖然並不是那種可以一見即熟的感覺。
6.個人魅力練習
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要輕鬆自然,沉著鎮定,善於交際的人在交往中的第一個動作就是微笑,微笑不但能夠使自己放鬆,還能夠給對方親近友好的感覺,拉近彼此的距離。
(1)個人魅力總是與目光的接觸並存。永遠不要忘記在與人談話時看著對方的眼睛。
(2)對某人展示自己的魅力也包括對他們進行恭維。找那些讓你容易產生恭維感覺的東西進行恭維。在這方麵,魅力與吹捧之間的區別在於,吹捧是為了讓對方給與你想要的;魅力則是一種做人之道,不是借以達到目的的工具。
(3)真誠是魅力所必需的。你首先應該相信自己的話,這樣它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
(4)表現魅力應該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
(5)富於魅力的關鍵在於無私。你不應索取什麼,甚至不應要求回報。
(6)個人魅力不是性感,隻是熱情。
(7)魅力源於強烈的自信。
(8)歸根結底,個人魅力其實就是在以各種方式說:“你真好,感謝你讓我感受到你的關照嗬護。”
第三節 一言九鼎——做一個守信用的人
古人說,“人而無信,百事皆虛”,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如果不講誠實信用,那他就什麼事情也做不成。一個人如果想要有所作為的話,就必須言而有信,一諾千金,否則,必將為自己的失信而付出沉重的代價。香港首富李嘉誠先生曾說:“經常有人問我,為什麼能將事業做大做強?其實原因很簡單,就一個字:信。”李先生有一個習慣,他一直把自己的手表調快了十分鍾,因此,他就永遠是守時、守信、追求效率的。通過這樣一個小小的細節,李先生就贏得了朋友和對手的信任。
古今中外都有許多守信的成功經驗和失信的失敗教訓。
三國時代的諸葛亮四出祁山時,所率兵馬隻有10多萬人,而司馬懿卻有精兵30萬,蜀、魏兩國在祁山對陣。正在這緊急時刻,蜀軍有1萬人因服役期滿,需退役回鄉。但是,如果缺少這1萬人,必將大大影響蜀軍的戰鬥力。服役期滿的士兵也憂心忡忡,大戰在即,回鄉的願望怕是要化為泡影了。這時,將士們共同向諸葛亮建議:延期服役一個月,待大戰結束後再讓老兵們回鄉。
諸葛亮斷然地說:治國治軍必須以信為本。老兵們歸心似箭,家中父母妻兒望眼欲穿,我怎能因一時需要而失信於民呢?說完,諸葛亮下令各部,讓服役期滿的老兵速速返鄉。諸葛亮的命令一下,老兵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隨後一個個熱淚盈眶,激動不已,紛紛表示:“丞相待我們恩重如山,如今正是用人之際,我們一定要奮勇殺敵,報答丞相!”老兵們的激情對在役的士兵更是莫大的鼓勵。蜀軍上下群情激憤,士氣高昂,在敵強我弱,形勢不利的情況下擊敗了魏軍。諸葛亮以信帶兵取得了以少勝多的戰績。
與諸葛亮以信取勝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楚厲王失信的故事。楚厲王在位時,發布了一道命令,當國家出現危急情況時,以王宮的大鼓為號,聽到鼓聲,全國的臣民都必須迅速趕赴王宮。一天,王宮的鼓震天動地得響了起來,全國的臣民立即都趕到了王宮門前,可是沒想到楚厲王派人傳出話來說:“剛才是本王喝了點酒,鬧著玩的,沒有發生什麼急事,你們都回去吧!”可是沒想到,過了幾天,國家真的出現了緊急情況,需要臣民幫助。這時楚厲王命令擂起王宮的大鼓。這次,擂鼓的人直到把鼓擂破,還是沒有一個臣民前來救駕。原來,大家上次已經受過了一次騙,以為這回又是楚厲王喝酒鬧事。
一個人靠誠信在社會上立足,一個企業、一個行業,甚至是一個地區也要靠誠信在社會上立足。改革開放之初,我國東南沿海的一些小廠為了賺取暴利,大量地生產假冒偽劣商品,這種現象最嚴重的就是溫州地區,在那裏,一切假冒名牌產品應有盡有。時間長了,全國都知道溫州貨不可靠,許多商店為了表明自己的信譽,甚至在店門口貼上“本店沒有溫州貨”。這使得溫州的商品大量滯銷,給他們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守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難行。誠信是做人之本,是企業生存之本,是一個國家立足世界之林之本。一個人如果想要做到取信於他人,就要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注意以下幾點:
1.增強責任感
增加自己的責任感,多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比如,答應了他人在三點鍾見麵,就不要三點零五分才到。五分鍾對你來講,可能是一段不長的時間,但是如果對方是一個講求高效率的人,那麼在他的眼力,五分鍾也許就意義重大。對方由此可能就會斷定你是一個缺少責任感,不守信用的人。要記住,你的任何行為和活動都是一種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的一種責任,都影響著他人對你信用的評價。
2.不要輕易許諾
對他人做出承諾之前要三思而後行。古人雲:“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不要輕易承諾,許下的承諾就是債!所以,在向他人做出任何承諾之前,必須審慎,要先考慮一下承諾的可行性,自己是否有能力兌現。另外,對他人做出的承諾要留有餘地,切忌心血來潮一時衝動的隨意承諾,不能隻顧眼前不顧將來,隻顧一時利益而不顧長遠利益。
3.避免誘惑
在與他人交往時,要盡量避免受到功利的誘惑。一個人如果禁不起誘惑,必然要用狡詐和欺騙的手段去追求金錢和名利,而這些不正當的手段往往導致一個人不講信義。做人一定不要太實用主義,斤斤計較。為了一點蠅頭小利而去算計他人,往往會得不償失。眼光要放得長遠一點,心胸豁達一些,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
伊莉莎白是一家連鎖超級市場公司的總裁。有人曾問及,她的公司在員工錄用和晉升方麵的標準,與別的公司有何不同。伊莉莎白回答:“我不知道別的公司在錄用和晉升方麵的標準是什麼,我隻能說,我們公司很注重員工對金錢的態度。如果一個人在金錢方麵有了不良的記錄,我們公司就不會雇傭你。我們很看中員工的品行,並且把它作為晉升的一個重要標準。我們認為,如果你在金錢上毀約背信,這簡直與偷竊無異。我們怎麼能對這樣的人委以重任呢。”
4.一言九鼎
要從小事做起,將守信用、講信義培養成一個習慣。百尺之台,始於壘土。一個人良好的信用,不是一朝一夕能得來的,而是長期積累的結果。所以,不管你是一個普通員工還是一個大企業的管理者,不管你是經商還是從政,都不要忽視小事和細節,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樹立自己的誠信形象。
誠信是做人的根本,是成就事業的保障。日本有句俗語:“信用是無形的資產。”每個人都需要用誠信構建自己事業的基石。“誠信就是一種輪回”,你事業的每次進步和發展,往往是由你的守信所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