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類型電影的相對性(3 / 3)

就像音樂的曲式結構,曲式以對比、變奏、重複為原則,由簡單的一部曲式、二部曲式,到單三部曲式、複三部曲式,再到奏鳴曲式、回旋曲式……複雜曲式中依舊會有簡單曲式的身影,隻是變化更多,體量更為宏大。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鱒魚鋼琴五重奏》的第四樂章用變奏曲式寫成,在開頭的主旋律後,有五次變奏重現,有的變奏激昂哀痛,與原型的輕柔歡快大相徑庭,它們卻統一在同一主題之下。主題的約束是不可缺少的,以它為基礎,變奏才存在。

類型電影係統對創作者的控製與創作者拓展可能性空間,即創作方向多種發展的可能性可以並行不悖。類型電影係統看似壓製了創作空間,實際上卻可“使藝術家在那個人化的囈語和天馬行空的哲學式思辨道路之外尋找與大眾交流電影形態的保證”。巴讚指出,“自由在好萊塢比一般人所說的還要大……我敢說類型的傳統是創作自由的行動基礎”。1999年科索沃戰爭結束後,前南斯拉夫的一個電影節將優秀影片獎授予美國電影《搖尾狗》(巴瑞·萊文森,1997),該片“把一個沒露正臉的美國總統和在前台縱橫捭闔的智囊班子連諷刺帶謾罵……這種影片在南斯拉夫就根本不可能拍攝出來”。

電影工業體製並沒有扼殺電影藝術家的天性,隻要你熟悉這套規則,在循規蹈矩和銳意創新間達成相對平衡,就可以如魚得水,施展抱負。好萊塢擁有斯坦利·庫布裏克、奧利弗·斯通、馬丁·斯科塞斯、大衛·芬奇、科恩兄弟等眾多商業類型電影係統中卓有成就的創作者。經濟杠杆等內核因素作用下充滿生機的電影傳播體係刺激著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永葆青春活力。

注釋:

①②③④⑥⑦⑧ 吳金培、李學偉:《係統科學發展概論》,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24-51頁,第42頁,第12頁,第67頁,第88頁,第7頁,第63-114頁。

⑤ 劉乃箐:《淺析小清新風格歌詞》,《文學教育》,2012年第2期。

⑨ 劉亞冰、吳小麗:《類型電影與類型批評》,《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報)》,2004年第2期。

⑩ 蔡衛、遊飛:《美國電影研究》,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頁,第24頁。

[美]羅伯特·艾倫、道格拉斯·戈梅裏:《電影史:理論與實踐》,李迅譯,中國電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109頁。

彭吉象:《影視美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頁。

郝建:《影視類型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頁,第37頁。

[美]托馬斯·沃茲:《舊好萊塢/新好萊塢:儀式、藝術與工業》,周傳基、周歡譯,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頁。

[參考文獻]

[1] [美]比爾·尼科爾斯·紀錄電影的類型(上)[J].薛虹,譯.世界電影,2004(02).

[2] 雷盛廷.從消費心理學看國產中小成本電影的類型化發展[J].中國電影市場,2013(02).

[3] 賈磊磊.影像的傳播[M].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4] 苗東升.係統科學精要(第3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5] [美]約翰·貝爾頓.美國電影美國文化(第2版)[M].米靜,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6] 楊遠嬰.電影理論讀本[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3.

[7] 趙泓.媒介品牌傳播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8] 吳金培,李學偉.係統科學發展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9] 吳瓊.中國電影的類型研究[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

[10] 鄭樹森.電影類型與類型電影[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