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建班子的三大難題(3 / 3)

什麼叫“把話從根上說起”?就是從內在邏輯上對所有待決策的選擇項進行梳理,而梳理的原則是以企業的根本利益為重。因為包括所有的班子成員在內,大家的利益歸根到底都是與企業的利益一致的。分析梳理工作可以從企業要做的項目、要采取的措施以及企業根本利益這一基點出發,一點點地向下分析,當用這樣的方法進行梳理的時候,問題就好解決了。

柳傳誌強調,當遇到一些重大問題的決策而班子成員意見又不統一時,尤其要注意方法。比如,一把手可以事先在私底下找其他班子成員一個一個地談話,不要談具體待決策的事情,而是談有關此事的最高原則。比如製定工資的問題,要先談製定工資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某些人之間的公平,還是為了讓企業更好地發展?到底哪個為先,哪個為後?當就大原則統一了認識以後,再一步步去確定細分的小原則。原則問題談清楚之後,再談具體問題就好解決了。

柳傳誌特別提到:當和下屬意見不一致時,一把手運用權力要謹慎,要有自我約束的意識。例如,當在一個比較糾結的問題上,一把手沒有正確決策的把握而員工卻振振有詞時,就暫時按照員工的意見處理,但對事情處理的過程及結果要及時進行總結。事情做好了,要總結一把手當時到底是怎麼想的,員工則應該受到表揚;如果員工做得不好,也要總結,為什麼沒做好。

柳傳誌強調,如果一把手已經想清楚了待解決的事情,也確認自己的意見是正確的,那就下決心去做,不必過多地討論。當然,前提是一把手要有公心,出於公心來做這個決策。

如此這般,當連續幾次事都做正確後,員工和管理層就容易同意一把手的意見。柳傳誌坦言,聯想也有投票表決的製度,但還沒用過,因為絕大部分事情都是依照上麵這些原則解決的。

難題3:如何提高班子的集體素質

特別是對於一些創業企業而言,由於企業初創時資源有限,班子成員的素質良莠不齊在所難免。對於這個問題,柳傳誌的意見是:當班子成員的素質比較低或者能力不是很強的時候,在企業規模比較小的情況下,第一把手要注意先集中後民主。也就是一把手定好規則,並帶領全體員工來執行落實。柳傳誌指出,企業一把手的工作方式一般有3 種:指令性方式、指導性方式、參與性方式。指令性方式就是一把手是怎麼決策的,其他班子成員和員工團隊就怎麼執行,不必問領導者決策的原因;指導性方式則是和班子成員在一起討論,但是由一把手來定方向、提計劃,其他班子成員參與決策,在這種工作方式下,班子成員可以也應該積極參與意見;參與性方式就是其他班子成員來提方向、計劃和建議,一把手則負責給出參考性意見,最終以班子的統一意見為主。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規模,這3 種方式會分階段逐步過渡以發揮不同作用。

在企業發展早期,可以采用指令性的方式工作,也就是一把手說了算。這時,一把手應該比其他班子成員想得多,一把手也要拿出主要的精力和權力來兌現自己的要求,使用手中的權力推行自己的意見。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情況發生變化時,由於班子的成員也成熟起來,取得了員工的信任,這時就可以逐漸替換原有的素質不夠的班子成員,一步一步實現由班子指揮。這時,一把手可以將指令性方式變成指導性方式。

如果再進一步發展,到了像聯想今天這樣的企業規模,就是參與型的領導方式占據主流了。班子將待解決的事情談清楚,大概方向是什麼,一把手會積極參與研討,但最終會以大家的意見為主。

柳傳誌在談到班子決策模式時,經常會有一個製片人和導演的比喻:現在的自己好像是個製片人,年輕同誌是電影導演,片子怎麼拍,以導演的意思為主,製片人隻給一個大方向。依照這樣的方法,一個企業班子成員的層次、素質就會越來越高,也會使年輕人一層層地湧現出來並充實到最高管理層。(本文摘自《柳問》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