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職場政治有害嗎(1 / 3)

職場政治有害嗎

智庫

作者:高中華 趙晨

在任何組織中,組織政治都是客觀存在的,但真正對員工產生影響的,並不是組織政治現象,而是人們對它的認知;並且這種認知有兩麵性,可能是消極積極的,也可能是積極的

組織政治廣泛存在於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決策之中,對招聘選拔、績效評價、員工晉升等都有影響。研究顯示,這種影響具有兩麵性,可能是負麵的,也可能是正麵的。究竟為何組織政治對一些人的工作態度和行為會造成嚴重的消極影響,而另一些人則不會受到太大的消極影響?個人的政治技能是否是影響因素?

組織政治的兩麵性

組織政治(organizational politics)是指組織成員運用不被組織正式規則認可的手段來影響組織內部利益分配,從而實現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現象。

任何組織都是由不同背景、不同價值觀,以及不同利益訴求的人組成。組織所擁有的資源總是稀缺的,按照正式製度和流程,所有人的利益訴求必然無法同時滿足。在這種情況下,就會有人積極參與正式製度和規則之外的組織政治活動。組織政治是客觀存在的,但對不同的員工,它卻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其實,真正對員工的工作績效產生影響的,並不是組織政治現象,而是員工對這些組織政治現象的主觀解讀,即組織政治知覺。

通常情況下,組織政治會對員工任務績效產生消極影響。人們為了獲取組織給予的報酬,例如工資、獎金、職業發展等,會努力工作。而一旦人們意識到部分人可以通過組織正式規則之外的活動得到更多利益或資源,自己的努力得不到組織報酬係統的認可,他們就會產生消極情緒,並由此產生一係列不良的行為結果:工作滿意度、工作投入、員工士氣、組織認同等會顯著下降,工作焦慮、工作壓力、離職意向、工作挫折感等消極反應會顯著提升。

組織政治還會危害組織公民行為。組織公民行為是那些不在要求之內的自發行為,這種行為能夠提高組織效能。例如,員工對組織的諫言行為、對他人的幫助行為。要讓員工表現出這種具有較高利他性的行為,組織首先需要具備“雷鋒不會吃虧”的公平氛圍。在公平的組織氛圍中,組織成員通常不會刻意去占“老實人”的便宜,員工往往具有較高水平的心理安全感。由於組織政治能夠被組織中少數群體用來影響組織內部利益分配,實現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會破壞組織的公平氛圍。

當組織中的一些員工由於政治技能較低、缺乏參與組織政治的機會、以及本身不願參與政治行為等原因,沒有獲得額外的利益,或者現有利益受損時,他們會產生消極的情感體驗。這將降低他們對組織以及其他同事的信任程度。為了保護自我,不淪落為組織政治活動的犧牲品,他們會減少團隊互助、知識分享等合作行為。組織公民行為就會受到消極影響。

通常情況下,組織政治知覺對員工的影響是消極的。但也有研究表明,這種消極影響具有一定的邊界條件,在某些情況下,組織政治知覺對員工績效的消極影響會減弱,甚至變為正向。

那麼,究竟為何組織政治對一些人會造成嚴重的消極影響,而另一人則不會受到太大的消極影響?正與負之間的邊界在哪裏?個人的政治技能是否是影響因素?

職場中的“政治家”

近年來,作為衡量個體政治技能的重要人格因素,馬基雅維利主義(machiavellianism)在領導力、職業發展研究中得到了廣泛關注。馬基雅維利主義最早來自於16世紀政治學家尼科洛 · 馬基雅維利(Niccolo Machiavelli)的代表作《君主論》。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從政治學領域被引入到了心理學和管理學研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