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土地綜合利用設想
一、土地利用的主導方向
北京市的土地,以農業用地為主,麵積比例大,類型複雜多樣。土地是農業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是生產力構成的重要因素,土地利用的主導方向,應與農業發展的主導方向保持一致。北京市的農業是典型的城郊型農業,其功能:一是滿足或基本滿足農村人口自養的需要;二是為首都服務,向城市提供優質農副產品,主要是鮮活副食品,同時以部分農副產品和初、深加工產品參與全國大流通和出口創彙:三是保護和美化首都的生態環境,成為首都環境保護的屏障。在這一原則下,北京市土地利用的主導方向應是:以合理開發利用土地資源,維護良好生態環境為基礎,以提高土地資源綜合生產能力,挖掘農業土地資源潛力,建設農業商品生產基地為目標,本著立足資源,全麵規劃,深入開發,增強服務功能的原則,實施農業產業的格局調整,突出農業布局三環分布的特點,即:第一環為城市建築群與農田的插花帶,實施園藝農業,包括蔬菜、花卉、苗圈、果園等;第二環為近郊環帶,主要是蔬菜畜牧混合型農業;第三環是遠郊環帶,為糧、菜、果、林、牧綜合農業。逐步建立以城區為中心的近遠郊及平原一山區綜合環帶農業和城鄉一體的生態環境保護體係,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同步提高,使京郊農業真正建立在物質得以循環,資源得以再生,地力得以提高的良性生態環境基礎上,從而推進專業化、商品化、現代化農業的持續穩定發展,更好地為繁榮首都經濟和改善人民生活服務。
二、農業現代化商品生產基地開發建設構想
90年代郊區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有四個方麵:一是農業生產以糧食為基礎,以副食品為主導,調整結構,增加花色品種,提高質量和效益;二是建設現代化農業商品基地;三是抓好縣、鄉骨幹企業的發展;四是發展農副產品的產後部門。搞好京郊農業商品生產基地建設是豐富首都市場的基本條件,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戰略的重要形式,同時也是促進農村經濟的全麵發展的必要措施。
(一)京郊衣業商品生產基地的總體布局
北京是個特大城市,郊區麵積16000平方公裏以上,氣候條件複雜,土地類型多樣,資源因地而異,具有發展副食品生產的良好條件。京郊多類農業商品生產基地的組成及分布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地區的自然環埭和經濟環境條件,體現了北京地貌類型多樣性的特點,並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京郊農業商品基地包括糧食基地、蔬菜基地、幹鮮果品基地以及養殖業基地(含畜產品基地、水產品基地等)。根據京郊的自然氣候地理條件,以及現實生產發展情況,圍繞區域性產業結構調整的優化模式,農業商品生產基地的布局可以按地區實現專業生產,即:近郊為園藝農業基地(蔬菜、花卉、果園及鮮活副食品);中部為糧食甚地(優質糧食、飼料)一蔬菜基地一副食品基地(禽、肉、蛋、水產品、牛奶);遠郊為幹鮮果品基地一畜產品基地(豬、牛、羊、兔)。目前,基地近、中、遠郊三環與以國營農場為主的基地帶的總格局已基本形成,從而為今後建設和發展商品生產基地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二)京郊衣業商品生產基地的選擇原則與依據
建設農業商品生產基地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實現京郊農業專業化區域分工的主要途徑。在選擇布局生產基地時,既要考慮作為首都大城市市場的需求,又要發揮當地農業資源優勢;既要考慮農業生產的綜合性,又要具有一定的生產規模,對內產生規摸效益,對外形成商品優勢。
1.發揮優勢,突出重點
基地首先要在自然條件適宜、開發曆史較長、生產集中和經營水平較高、產量和商品量大且品質好的地區選建,以促進勞動生產率、土地生產率和商品率的進一步提高。應當明確,商品的集中產地並不一定是基地,但基地應是商品的集中產地。
2.潛力較大,有發展餘地
基地要選建在生產基礎較好的地區,對於目前雖然商品生產基礎較差,但其內涵挖掘的潛力很大,發展商品生產有良好資源條件或特殊意義的地方,也要予以考慮。
3.區位適宜,交通便利
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對農業經濟活動和農產品銷售市場的交通和距離等農業區位因素要給予充分注意。由於農業區位因素的作用,產生的農業地域類型(或農業地域差異)及其相應的地理區域位置結構,一般呈若幹個同心環狀(杜能環)。因此在基地的布設上,應考慮以城市為中心,以交通幹線為輻射線的環帶結構,以利於形成產、供、銷一條龍的農業屮產、流通體係。
4.具有一定規模,分布相對集中連片
生產基地應當以已具有一定規模的產地為雛形,在布局上,同類產品的基地要相對集中連片,以便於領導、管理和進行產前、產中、產後係列服務,以及貯運、加工等配套設施的建設,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增加產品產量和商品量,提高生產基地的現代化經營管理水平。中心企業是基地的核心,應當選取經濟較發達,有一定基礎設施和科技管理水平、有允足的資金來源的地方建立。
5.基地腹地範圍適當,發展可行性充分
在布局基地時必須考慮基地的範圍,艽經濟輻射能力的大小,能否形成一定的規模並能冇較長的生產持久性,即要考慮近期與遠期發展的可能性,對於可以形成規模的要估計階段發展的範圍以及與中心企業的合理配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