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特載(一)(1 / 3)

新中國成立60年來首都衛生事業發展情況回顧

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曆來高度重視首都人民的健康,堅持貫徹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宗旨,大力發展首都衛生事業。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首都衛生事業發生了曆史性的變化,衛生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傳染病得到了有效控製,覆蓋北京城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係逐步建立完善,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新技術、新設備大量引進,醫療技術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迅速縮小,臨床救治水平明顯提高。衡量居民健康狀況的3項指標中,嬰兒死亡率由解放初期的117.6‰下降到2009年的3.49‰(戶籍人口),孕產婦死亡率由700/10萬下降至14.55/10萬(戶籍人口),人均期望壽命由52.84歲增長到80.47歲(戶籍人口),首都居民的總體健康水平已經達到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成為以較少的衛生投入取得了較高健康產出的典範。居民健康水平的顯著提高,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和動力,衛生事業充分顯示了在保護人民健康、提高民族素質、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安定等方麵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解放前的北平,由於城市衛生條件差,糞便泛濫於生活環境中,致使腸道傳染病——小兒麻痹症、霍亂、傷寒、細菌性痢疾及蚊蟲傳播的斑疹傷寒、回歸熱、瘧疾和烈性傳染病天花等占據居民死亡原因第一位。大搞衛生運動、消滅和控製傳染病的肆虐和流行、提高人民的衛生健康水平成了新中國人民政府的重要任務。1949年3月初,剛剛解放的北平百廢待舉,市長葉劍英首先發動清潔衛生的群眾運動,帶領幾十萬群眾深入大街小巷清除了200多萬噸垃圾。為了保持清潔衛生,在16個區建立了17000多個衛生組織,分區分片製訂了清掃衛生保潔製度,使城市衛生麵貌煥然一新。新中國成立後的1個月內,時任北京市市長的聶榮臻首先抓的仍然是防治傳染病,他於1949年10月29日主持成立了北京市防疫委員會,並親自擔任主任委員,組織防疫隊伍,製訂了防止鼠疫傳入首都的具體措施,發布了預防鼠疫的公告。1950年6月15日,北京市衛生委員會成立,市長彭真任主任委員,要求各區、縣成立與市衛生委員會相應的組織及辦事機構。1952年3月14日,政務院會議通過決議,成立中央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周恩來總理親自擔任主任委員。北京市也成立了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副市長劉仁任主任委員。這一年3月、9月和11月,北京舉行了3次大規模衛生突擊周活動,周總理要求中央各部門、機關幹部積極參加首都的衛生突擊周活動。此後,衛生突擊周活動形成了製度,每年3月、9月、11月都要舉行衛生突擊周活動,大大改善了城市環境衛生狀況。

要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在大力宣傳和普及衛生知識、改善城市環境衛生狀況的同時,還必須大力控製占死亡原因第一位的傳染病,落實免疫計劃。新中國成立後,牛痘接種率在1949年就幾乎達百分之百,到1950年下半年,肆虐了幾個世紀的天花已在北京絕跡,比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全球消滅天花早29年。為推動計劃免疫工作,黨和國家領導人李先念、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讚、康克清等先後參加了北京市給孩子喂服小兒麻痹糖丸疫苗的活動,有力地推動和提高了疫苗接種率。兒童計劃免疫工作分別於1986年實現以省為單位、1990年實現以縣為單位、1995年實現以鄉為單位的免疫接種率3個85%的目標,比國家規定時限提前了2~4年,計劃免疫相應的傳染病發病率大幅度下降。如期實現了我國政府向國際社會承諾的消滅脊髓灰質炎、新生兒破傷風兩種疾病。1992年,在全國率先將乙肝疫苗納入兒童計劃免疫管理;2006年,又率先將麻風病聯合疫苗及A+C群流腦疫苗納入免疫規劃,填補了國家免疫規劃空白。北京成為全國第一個全麵落實國家擴大免疫規劃的省市,有效地控製了傳染病的發病。

1949年~1955年,居民死亡原因中傳染病占第一位;1956年~1963年,呼吸道疾病占第一位;1964年以後,心血管病、癌症占第一位。因髒亂差及蒼蠅、蚊子、虱子等醫學昆蟲傳播的傳染病在新中國成立15年後退位給了“富貴”病。衛生工作模式也逐漸轉為生物細菌—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古老的文化名城向著現代化文明都市大踏步邁進。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北京進一步加強了公共衛生服務體係的建設,建立健全了應急醫療救治體係和衛生醫療監督體係,完善了疾病監測網絡和傳染病疫情預警預測機製,加強了防治艾滋病、肝炎、非典、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傳染病及食品安全的措施,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體係,圓滿完成了1990年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2008年第二十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醫療衛生保障、食品衛生安全的任務。

1953年,衛生事業基本建設投資隻有1025萬元,到2009年,基建投資增至31.29億元。1979年,北京衛生事業經費隻有3292萬元,到2009年,已增至359632.5萬元。伴隨著經費的增加,北京的醫療衛生軟硬件環境有了明顯改善。北京市的衛生機構從1949年的61個增至2009年的6603個,是1949年的108.2倍。北京市各醫院的床位從1949年的3001張增至2009年的90100張,是1949年的30倍。至2009年,每千常住人口實有床位5.13張(其中戶籍人口為7.23張)。1949年,北京市衛生技術人員有4218人,至2009年增加到160435人,是1949年的38倍。1949年,北京市每千人口擁有醫生1人,至2009年,每千常住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3.55人(其中戶籍人口為5.00人)、注冊護士3.51人(其中戶籍人口為4.9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