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市屬院(所、中心、校)衛生工作(一)(1 / 3)

北京同仁醫院

(東城區東交民巷1號)

基本情況:職工3290人(含眼科研究所、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707人,包括正高級職稱168人、副高級職稱264人、中級職稱910人、初級師842人、初級士420人、見習期人員103人;其他專業技術人員198人(副高級職稱18人、中級職稱57人、初級職稱123人);工勤人員326人;其他人員59人。

醫療設備總價值58321萬元。本年度購置醫療設備總值5477萬元,其中10萬元以上設備90台(件)、100萬元以上設備4台(件)。

獲獎情況。醫院被市委、市政府、市衛生局、市人事局評為2008年度衛生係統先進集體;被市衛生局授予首都國慶60周年慶祝活動醫療衛生保障最佳服務保障獎;榮獲市衛生係統醫院文化建設評比第一名,連續第四年被評為市級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在雙十佳醫院評選中排名市屬醫院第二;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心當選全國總工會“工人先鋒號”;醫院被市衛生局黨組評為先進黨委,眼科中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心、外科、內科支部被評為先進黨支部;被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評為2008醫保管理工作二等獎;《讓光明走向永遠》獲第六屆中國紀錄片國際選片會黨建宣傳類銅牌;醫院“微笑北京,微笑同仁”活動、“光明行動”活動被市衛生局黨組評為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最佳品牌項目”獎牌;連續第四年被市消防局評為消防先進單位。韓德民被中國醫師協會授予中國醫師獎;胡愛蓮被評為首都十大健康衛士;朱慧芳被市衛生局黨組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劉美玲等15人被評為優秀黨員;甄潔被衛生部、全國婦聯、總後勤部衛生部評為全國衛生係統護理專業巾幗建功標兵;孫亮獲市公安局個人三等功。

改革與管理:推進全過程質量管理信息化進程。以醫療質量控製工作信息化為切入點,搭建了由基礎質量、過程質量、終末質量、醫政管理組成的係統整體框架。利用醫院HIS數據搭建危重患者篩查的信息平台。從終末質量管理入手,協調衛生統計係統和醫生工作站係統的對接,規範醫療質量控製和數據統計流程,統一院內統計信息口徑,調整係統指標定義和公式,形成涵蓋醫院科室常用的27項基本醫療終末指標的終末質量管理功能模塊,提高了診療安全性、及時性,保障醫療良性運行。成立手術管理委員會,修訂了《手術管理規定督察及獎懲細則》、《手術質量評議製度》、《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小組工作製度》、《醫療技術準入及臨床應用管理規定》等。在依托於非住院手術麻醉恢複中心和各專科病房的基礎上,醫院推行“一日病房”診療形式。獲批實施的病種和診療項目共19類,涉及眼科、耳鼻喉科、普外科、血液內科、腎內科、消化內科、風濕免疫科、泌尿外科、神經內科、婦產科10個臨床科室。創建人民滿意醫院。醫院設立了谘詢台,為患者開展各項谘詢導醫服務。暑期醫療就診高峰期間,設立屈光專台門診,滿足就診需求。門診及出院患者滿意度均在95%以上。

反商業賄賂。建設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的長效機製,從源頭抓起,開展規章製度“廢、改、立”工作。特別是對藥品、設備、後勤物資采購、工程項目及科研項目經費的管理上,建立了製度化管理、信息化控製、標準化流程的公開透明的管理機製。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調研查找存在的問題,研究製訂落實整改方案,集中解決醫院發展中的突出問題,為建立學院型醫院的發展目標奠定基礎。醫療工作:門診1683455人次,急診202315人次,急診危重症搶救2934人次,搶救成功率91.31%。開放病床1620張,住院42902次,出院42862人次,床位周轉26.46次,病床使用率82.81%,平均住院日11.45天,七日確診率98.56%,出入院診斷符合率99.78%,治愈率77.08%,好轉率20.67%,死亡率0.97%。住院手術28951例。無孕產婦、新生兒死亡。3月,呼吸科RICU正式開放收治患者,共設8張床位。病案管理。製訂了內科、外科係統運行病曆質量評審標準,重點監控手術科室運行病曆,繼續監控終末病曆。甲級病曆合格率96.9%。

醫院感染監測管理。利用HIS係統抗菌藥物監測模塊、感染監測軟件以及護士工作站信息係統實施動態普遍監測。醫院感染發病率1.06%。

醫保工作。全年醫保出院11546人次,出院醫保患者總費用16877.39萬元,次均費用14618元。完成市、區兩級醫保中心的住院病例費用審核、定點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協議書的簽訂、A類醫院申報工作。實行社保卡持卡實時結算,製訂了具體管理製度、落實措施。

醫療支援。組織醫院第八批對口支援大興區基層醫療機構工作,重點加強郊區縣區域醫療中心急危重症的搶救能力。派出18個科室37名中級以上職稱醫師赴大興區醫院服務,並與大興區醫院商談區域醫療中心下一步建設的具體實施方案。醫院與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市人民醫院、太仆寺旗醫院建立對口支援關係,並製訂了《對口支援內蒙古旗縣醫院實施方案》。

護理工作:完善監護室護理記錄單、搶救室來診病人登記單、手術病人交接記錄單、手術核對記錄單、紫外線登記表等,修改技術操作標準5項。科學合理調配人力資源,指導科室彈性排班。增強護士長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舉辦了新老護士長座談會。堅持質量持續改進、護理不良事件管理、護士長每天巡視病房製度、每周質量管理委員會護理質量專項檢查、每月全院護理質量大檢查、護士長值班夜查房製度、危重病護理討論會、護理專家會診製度。全院護理綜合考評:等級護理99.05分,危重病人護理99.19分,消毒隔離99.34分,文件書寫99.47分,搶救車、毒麻藥管理99.88分,健康宣教99.90分,技術操作98.83分。

規範護理科研管理,每季度召開護理科研小組會。全年發表核心論文86篇,比上年增長19.4%。獲批院內資助首發基金項目2項、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基金項目2項。主編書籍2本,參編3本。

製訂了《護理教學查房(生產實習)規範》,舉辦了護理教學查房觀摩活動。內分泌科通過了北京護理學會糖尿病專科護士認證教學基地的評審。手麻科通過了中華護理學會考評,成為手術室專科護士認證教學基地,並成為北京護理學會的手術室專科護士認證基地。完成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護理專業1人次3個月臨床實習帶教,北京護士學校中專班、混合班大專、本科護生146人的生產實習,北京護士學校中專班、首都醫科大學高職班、混合班115人共14周臨床見習,首都醫科大學護理高職班90人次的生產實習。組織首都醫科大學護理學院畢業綜合技能統考,平均分90.06分。

修訂了護理繼續教育製度。申報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3項、市級繼續教育項目41項、區級繼續教育項目10項41講。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1項、市級繼續教育項目50項、區級繼續教育項目64項、單位自管項目5項。全院護士繼續教育達標率100%。科研工作:全年申報科研課題220項,獲批立項67項,其中國家級11項、省部級26項、局級30項,共獲資助經費1806.4萬元,其中單項資助金額在50萬元以上的4項。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韓德民主持完成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研究和診治”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眼科王寧利主持完成的“青光眼性神經損傷的機製及保護研究”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胸外科於磊榮獲世界肺癌研究協會授予的發展中國家科研獎。

年內,醫院申報的耳鼻咽喉頭頸科學生物工程中心獲得教委1000萬元資助。中醫眼科學獲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重點學科批準,成為首醫獲批的7個學科之一。眼科學和耳鼻咽喉科學分別獲60萬元的支持,眼科學與視覺科學實驗室和耳鼻咽喉頭頸科學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分別獲150萬元的經費支持。全年發表科技論文892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00篇,SCI最高影響因子8.398,平均影響因子2.096。參編各類學科著作23部。